智取生辰纲_54125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5909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取生辰纲_5412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智取生辰纲_5412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取生辰纲_54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取生辰纲_541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瑟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在这里也仅仅给大家提供一家之言。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梦元爱其才将女儿

2、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二、分析:1.首联两句,“五十弦”历来多被人理解成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这种说法虽是一种理解,但多被人质疑。“五十弦”就是瑟的五十弦,并不一定确指诗人的年龄。据记载古瑟就是五十弦,李商隐也常用五十弦人诗,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等,教材注释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诗人在此诗中的“五十弦”恐怕就是实写,并无特殊用意。“无端”即“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可以把它理

3、解成诗人的痴语,是诗人对锦瑟的埋怨。“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瑟之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复。诗人的意思是说:听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绪乱,怅惘难言。从这里也似乎可以看出,诗人之所以写瑟五十弦,目的在于由音繁而取往事繁多之意。北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华年,正是今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青春。所以,首联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某一天因回首青春往事时的一声感慨。2.颔联的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化用了“庄生梦蝶”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竟不知庄周为何人了,后来梦醒,竞怀疑是自己在梦中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化为自

4、己。据此,似乎可以把这句诗理解成,诗人因聆听锦瑟的曲调而思绪翩翩,不知身在何处,美梦醒来,梦境不再,终致心绪繁乱,怅然若失。“迷”有迷失、离去的意思。在这一句诗中,似乎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它是一种情境,也可以说是一个梦。本联下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名为杜鹃,杜鹃暮春啼号,终致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切。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托之于锦瑟之声。3.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民间有一说,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泪

5、珠一般。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中,蓝田是山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盛产美玉。此句大意是说,蓝田山在日光煦照下,冉冉升腾起一股玉气。这是远观的结果。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这种光气只能远观才能得见,近察却是看不到的。因此,蓝田美玉的精气同样只能远观而得。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是不能把握也是无法亲近的。颈联表现的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李商隐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4.尾联拢束全

6、诗,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诗人用两句话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李商隐诗作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三、写作特点:1.李商隐不像一般诗人,把情感内容的强度、深度、广度、状态等等,用可喻、可测、可比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揭示出来。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这些意象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要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它们结构成诗后,略去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遂形成如雾

7、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锦瑟这首诗所呈现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无而又分明可见的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诗的境界超越时空限制,真与幻、古与今、心灵与外物之间也不再有界限存在。究竟写什么?只首尾两联隐约暗示是追忆华年所感,而传达所感的内容则是若干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意象和用以贯串这些意象的迷惘感伤的情绪。2.李诗大量用典。典故由于内涵的浓缩性等原因,如果用得好,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李商隐不仅用典,而且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改造升华,用典方式也别开生面。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出诗意的联想,将人引人浓重的迷惘感伤的情思之中。如“ 望帝春心托杜鹃”,也由原典之悲哀意蕴而引人伤春的感怆,这些典故不是用以表达某种具体明确的意义,而是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四、我的讲课思路:(一)作者介绍:(二)解题:多解。(三)首联:弦繁,音繁,思往事。(四)颔联:怅然若失;悲愁怨愤。(五)颈联:理想可望不可即的哀愁怅恨。(六)尾联:怅惘苦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