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投诉处理程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15829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投诉处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员工投诉处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员工投诉处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员工投诉处理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员工投诉处理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投诉处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投诉处理程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享知识分享快乐员工投诉处理程序第一章总则目的:为保证公司员工投诉渠道通畅,引导内部员工合理、有效的利用内部投诉的工具,规范内部员工投诉及办理,特制定此程序。范围:该制度适用于 * 各职能部门有关员工投诉工作。投诉的范围、原则及方式:投诉分类:第一类:对他人违反公司现行管理制度的投诉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2、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第二类:对他人损坏公司利益行为的投诉1故意涂改公司文件或损毁公司设备物资的;2在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处事不公、以职谋私、弄虚作假等行为;3其他损坏公司利益的行为。第三类:对员工自身权益造成影响的投诉1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强制劳动或在不安全环境下进行生产;2. 在工作过程中

2、受到歧视;3. 在工作过程中受到骚扰、虐待或体罚;4. 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权利受到妨碍;5. 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时间;6. 工资和福利与公司规定不符;7对于工作职责范围内相关事务咨询不予以积极答复(公司保密信息除外)。第四类:员工关系类投诉1故意挑拨员工之间关系;2对同事恶意谩骂、陷害,制造事端;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3利用职权任人唯亲、拉帮结伙,或对同事正当行使民主权利进行打击报复。第五类:对上级工作决策类投诉1上级有贪污、受贿、盗窃、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行为;2. 上级有出卖、泄密等危害企业行为;3. 上级滥用职权,对投诉者有重大不公正行为;4. 上级违章指挥会造成严重事故

3、隐患;5. 上级对其行政处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6. 其他严重不合理行为。第六类: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危害的行为类投诉;第七类:其他类型投诉。投诉原则:投诉人必须对投诉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严禁捏造或恶意夸大事实。如经查实与事实不符,公司对投诉人予以处罚。投诉方式:投诉人应采取实名方式进行投诉。可采用电话、信函、面谈、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投诉,匿名投诉原则上不予接受。第二章员工投诉受理1本公司管理部为投诉通道,负责各种投诉的受理及结果反馈,根据各自在公司组织架构中的位置,不同程度地对员工各类投诉进行处理;2. 涉及经济问题的投诉,由管理部调查取证后,转公司财务部受理;3. 总经理对员工的各类投诉

4、中重大事项进行最终的裁决。第三章员工投诉处理1投诉受理人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本着迅捷、保密、客观的原则进行,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凡被调查的人员必须据实出证,并对调查事项保密;2受理投诉应当在十五日之内做出裁决,投诉人如服从处理则必须履行;3管理部有权为员工辩护,有权代表员工向其直属主管或有关所属部门了解相关细节,并应当在十五日内做出调解,投诉人服从调解则必须履行;4投诉人对处理、调解不服的,可在五日内直接向受理部门提出复议;5. 投诉处理人将相关投诉处理工作资料和报告备案,提交公司人事部存档;6. 投诉人必须对投诉内容的真实性负全责,严禁捏造或恶意夸大事实;7. 投诉受理人必须对处理投诉的过程

5、和结果负责;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8. 被调查人员不可出具伪证或有隐瞒、泄密行为;9. 任何人不得对员工合法投诉给予打击报复;10. 当事人对处理或调解结果无异议但拒不履行的,公司可对其强制执行,必要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处罚。第四章保护检举人管理制度目的:为保障员工依法行使投诉、举报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职责:管理部负责受理员工投诉和举报以及具体调查等日常工作,问题严重的投诉和举报案件,由管理部根据情节作出处理意见,上报总经理。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具有一定职权的员工,都应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程序1. 本公司各部门和对被投诉、

6、举报单位、被举报人以及举报内容有管辖权的, 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依法受理投诉、举报,共同做好保护投诉、举报人合法权益的工作。2. 公司组织都应当鼓励和支持员工依法投诉、 举报,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打击报复投诉、举报人。3. 保护员工举报应当遵循为投诉人、 举报人保密、举报有功受奖和举报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原则。4. 管理部应当为投诉、 举报人投诉举报提供便利条件, 并向员工公布投诉、 举报电话号码(电话:020-66856290-802 )。5. 有关性骚扰的投诉,则应由与投诉人同一性别的人员负责调查处理。6. 投诉举报人对管理部的处理结果有异议或多次投诉、 举报不予受理的,

7、可以向其上层主管陈述意见,并由其上级主管在三十日内将办理情况答复投诉、举报人。7. 受理投诉、举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办理投诉、举报案件,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保护投诉、举报人的合法权益。8.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和妨碍管理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接受投诉、举报和查处投诉、 举报案件。9. 管理部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如被投诉人或被投诉、举报人是员工投诉或投诉、举报的受理或参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与人员或是近亲属或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客观、公正处理的,有权向其主管提出回避要求,情况属实的,有关人员必须回避。10. 严禁将投诉、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等有关情况和投诉、举报内容透露给被投诉

8、、举报人和被投诉、举报单位;被投诉、举报人是单位负责人的,不得将投诉、举报材料转给该负责人所在单位。11. 管理部及其工作人员接受投诉、举报和查处投诉、举报案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保密和保护投诉、举报人隐私规定,以保护投诉、举报人免遭受到报复或其它后果。12. 受理当面投诉、举报应当在能够保密的场所进行,专人接谈,无关人员不得旁听和询问。投诉、举报信件的收发、拆阅、登记、转办、保管和面述或者电话投诉、举报的接待、接听、记录、录音等工作,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严防泄露投诉、举报内容和遗失投诉、举报材料。13. 投诉、举报材料不准私自摘抄和复制。14. 调查被投诉、举报人或被投诉、举报单位的情况时,

9、应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投诉、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不得出示投诉、举报材料。15. 在宣传报道和奖励投诉、举报有功人员时,除征得投诉、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投诉、举报人的姓名和单位。16. 投诉、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时,有权向管理部或上层主管控告。本规定所称打击报复,是指被投诉、举报人或被投诉、举报单位实施的侵害投诉、举报人及其亲属或假想投诉、举报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打击报复投诉、举报人,情节较轻的,应给予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依法送法定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纵容、包庇或收买、指使他人对投诉、举报人打击报复的,适用前

10、款规定。17. 投诉、举报人因投诉、举报而受到纪律处分以及其他不公正待遇的,管理部应按照管辖权限予以纠正,或建议做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及其上级机关予以纠正。 投诉、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因投诉、举报造成投诉、举报人及其亲属的名誉、财产受到侵害的,管理部应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投诉、举报人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18. 受理投诉、举报的工作人员在办理投诉、举报案件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支援部或其上层主管应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压、隐匿或私自销毁投诉、举报材料;刁难、威胁投诉、举报人;殴打、污辱投诉、举报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投诉、举报;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相关记录员工投诉处理记录表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员工投诉处理记录表投诉人姓名部门岗位投诉事项()薪资、福利()其它投诉内容面谈时间接待人问题简要描述:调查情况 :建议解决方案:处理记录协调结果:经办人: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备注: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