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5829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代码: 00353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英语专业(二)的免考加试课程。是为培养自 学应考者的科学素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状况掌握情况的一门基础课程。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具有全面性、历史性和时代性。该课程总结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严格遵循历史的 逻辑,全面清晰地梳理出科学进步的历史线索,并把科学作为社会进步的源头和先导,着力于探讨科学革 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承递关系,揭示科学发现和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的思想,同时结合现 实揭示科技进步的双面效应。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

2、标是使自考者掌握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认清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科学精 神和方法论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扩大创新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框架和科学史 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念。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专业课构成中为基础课程。无先期课程。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 论 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科学技术的分类和整体结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含义,明确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总体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科学技术的含义(重点)识记:( 1)科学

3、的定义( 2)技术的定义理解:( 1)科学定义的四层含义( 2)技术的属性( 3)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二)科学技术的结构体系(次重点)识记:( 1)研究的类型( 2)科学的分类( 3)技术的分类理解:( 1)现代科学技术整体结构的特性( 2)科学技术发育的三个阶段(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次重点)识记: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理解:( 1)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的表现( 2)科学技术社会变革功能的实现途径第一章 古代科学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萌芽以及中国、古希腊罗马和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发展状 况,理解中国、古希腊罗马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其为近代科学所作的思想理论和

4、物质技术上的准备,明 确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科技史上的地位。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科学技术知识的萌芽(一般) 识记:(1)科学技术知识萌芽时期的各种表现:工具的制造、火的使用、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制陶技术与原始手工业的兴起、文明的浮现(2)古代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科学技术成就(3)古印度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理解:( 1)工具的制造对古代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2)火的使用对人类的生存和演化所起到的作用(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重点)识记: 古代中国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理解: 古代中国的科学自然观应用: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三)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次重点

5、)识记: 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技术成就理解: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四)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重点)识记: 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成就应用: 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第二章 近代科学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以及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明确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不同 时期的科学成就以及进步意义,理解近代科学中理性要素的增长,形成对近代科学总体状况的基本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般)识记: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的背景理解: 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二)近代科学革命(重点) 识记:(1)哥白尼日心说、哈维血液循环

6、论、开普勒行星理论的基本观点 理解:( 1)哥白尼日心说、哈维血液循环论、开普勒行星理论在科学史上的重要意义(2)伽利略对近代科学的贡献(三)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次重点)识记:( 1)牛顿力学体系: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机械自然观(2)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内容理解: 机械自然观的观点及其影响(四)第一次技术革命(一般)识记: 纺织机的革新与蒸汽机的改进过程理解: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意义(五)经典物理学的成熟与第二次技术革命(一般)识记: 经典物理学的成熟和第二次技术革命过程:热学的形成、光学的发展、电磁学的建立、电力技术革命理解: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意义(六)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重点)识记:( 1

7、)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成就( 2)道尔顿新原子论的主要观点( 3)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 观点( 4)细胞学说的核心思想( 5)“水成论”和“火成论” ,“灾变论”和“渐变论”理解:( 1)变量数学在数学史上的意义( 2)氧化说在近代化学史上的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意义( 4)19 世纪三大发现的意义应用: 分析近代科学中理性要素的增长第三章 现代物理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来以物理学上的三大成就为基础构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 系,掌握这一时期物理学上发生的重大科学事件,理解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各种主要的物理学理论,掌握现 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形成

8、对现代物理学的总体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19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次重点)识记:(1) X 射线的发现( 2)放射性的发现( 3)电子的发现 理解: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二)绝对时空观和以太之谜(一般)理解: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及其评价(三)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重点)识记: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提出理解:( 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观点( 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3)狭义相对论新的推论( 4)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和广义原理(5)广义相对论的基本观点(四)量子力学与物质结构理论(重点)理解:( 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内容( 2)爱因斯

9、坦光量子理论( 3)卢瑟福原子模型( 4)波尔原子 结构模型( 5)物质结构理论( 6)德罗波意波理论( 7)薛定谔方程( 8)量子力学( 9)十二种基本粒子第四章 现代化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体系和发展趋势,掌握这一时期化学上发生的重大科学事件,理 解现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其他重要分支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掌握现代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形成对 现代化学的总体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现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 (次重点)理解: 现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应用: 分析现代化学从描述性走向推理性的表现(二)现代无机化学(重点)理解:( 1)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基

10、本特点( 2)现代周期系理论( 3)现代化学键理论(三)现代有机化学(重点)识记:(1)有机化学的两大方面的成就( 2)有机结构理论方面的重大成就( 3)20 世纪 50年代以后 有机化学发展特点( 4)物理有机方法在生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范围理解: 20 世纪有机合成发展的三个显著特点(四)现代化学的其它重要分支(一般)识记:( 1)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分析化学的发展( 3)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基本宗 旨、研究状况理解:( 1)施陶丁格的大分子学说( 2)聚斯和尤里的天体分析化学研究( 3)太空合成化学( 4)地 球化学第五章 现代生物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

11、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主要代表,了解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上的主要人物 和科学事件,理解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的理论,掌握现代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形成对现代 生物学的完整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一般)识记:( 1)现代生物学革命( 2)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主要代表(二)现代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次重点)识记:( 1)遗传学发展的两个阶段:经典遗传学阶段和分子遗传学阶段(2)孟德尔、摩尔根的贡献理解:( 1)孟德尔遗传规律( 2)摩尔根基因理论 应用: 运用孟德尔遗传规律对给出的例子进行分析(三)分子生物学的产生(重点)识记: 艾弗里、沃森、克里

12、克的贡献理解:( 1)基因的化学本质是 DNA (2)DNA 双螺旋结构( 3)遗传密码与中心法则应用: 分析今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四)细胞生物学的进展(次重点)识记: 辛格、尼科尔森的贡献理解: 流动镶嵌模型应用: 分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及方向(五)神经生物学(重点)识记:( 1)神经系统( 2)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组成( 3)神经元的结构和种类( 4)突触的结构和功 能( 5)神经通过突触而传递的特点( 6)神经化学递质及其种类( 7)脑的构造( 8)脑的功能分区( 9)大 脑皮层功能分区( 10)条件反射、记忆、印随、模仿的概念(11)学习的形式理解:( 1)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2)

13、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3)记忆的种类与障碍( 4)学习与记 忆的机理应用: 判断和运用各种学习的形式第六章 现代天文学和现代地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宇宙、星系、太阳系、地球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理解有关天文和地学的一些主 要理论和学说,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文学和地学知识,形成对现代天文学和现代地学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重点)识记: 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各种理论及其提出者理解:( 1)牛顿“无限无边”宇宙模型( 2)爱因斯坦“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 3)哈勃定律( 4) 大爆炸宇宙理论( 5)宇宙暴胀论(二)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 (

14、一般) 识记:( 1)星系( 2)银河系 理解: 60 年代探测星系四大发现及其意义(三)恒星和太阳系(次重点)识记:( 1)恒星演化的三个阶段( 2)恒星的三种归宿( 3)太阳系的构成理解: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四)行星地球及其构造(次重点)识记:( 1)行星地球的特征( 2)地球的圈层构造(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构造)(五)地球的起源和演化(一般)识记: 地球的年龄理解: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六)大地构造学说(重点) 识记: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理解:( 1)大陆漂移说( 2 )海底扩张学说( 3 )板块构造学说第七章 现代数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15、,了解现代数学从“数学危机”到新的数学观念形成的过程,了解现代数学的重大进 展和现代数学的新的分支学科情况,理解现代数学中的主要新观念,掌握现代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构成 对以基于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的数学基础理论为基石的现代数学体系比较全面的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现代数学思潮(次重点)识记:( 1)三次数学危机( 2)数学基础问题上形成的三个主要学派( 3)莱布尼茨、弗雷格和罗素、 布劳维尔、希尔伯特在现代数学上的贡献理解:( 1)罗素的悖论( 2)逻辑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3)直觉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4)形式主义 学派的主要观点( 5)新的数学观念(二)现代数学的重大发展(重点)识记:( 1)现代数学三个方面的重大发展( 2)图灵、莫尔斯、费歇尔、弗莱希、伏尔泰拉、罗卡、哈里斯、冯诺依曼和诺维纳对现代数学的贡献理解:( 1)应用数学( 2)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3)纯粹数学( 4)罗卡 -伏尔泰拉模型(三)现代数学的新分支(重点)识记:(1)数理逻辑、模糊数学、运筹学的概念( 2)莱布尼茨、罗素、怀特海、扎德对三大数学分 支的贡献( 3)数理逻辑的内容( 4)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