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5816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学习监测(B) 北师大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所选择的答案填入相对应表格内。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选项史实推论A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马关条约大大加

2、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辛丑条约清政府完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4.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那一横线处为走救国之路, A 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 B 下诏变法反对变法维新, C 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 D 慷慨就义5.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维新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 B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3、进程 D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6.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7.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建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封建统治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9.“女学

4、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10.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1.在某校八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

5、运动的序幕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2.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13.“从此千里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边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A火车轮船的传入 B大众传媒的兴起C有线电报的出现 D社会习俗的变化14.近代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这首竹枝词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是

6、A星期工作制度 B大众传媒的流行C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D民从服饰的多样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第17题7分,共29分。)15.(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材料二 材料三: 图一 图二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

7、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 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图一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二图二是同盟会纲领,后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上提出了什么理论?(1分)(4)根据材料四,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16.(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187

8、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年材料二 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驶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四 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列举一个即可,1分)(2)材料二是中国发

9、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1分)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1分)(3)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什么法律?(2分)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1分)(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1分)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1分)(5)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1分)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7.(共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

10、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材料三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请回答:(

11、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制约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1分)(2)根据材料二,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2分)(3)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现状,光绪帝和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2分)(4)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目的。(2分)第二单元学习监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所选择的答案填入相对应表格内。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CDAACCBCBDCC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第15题10分,

12、第16题12分,第17题7分,共29分。)15.(1)洋务运动;(1分)“自强”“求富”。(2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分)(2)谭嗣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2分)顽固派的实力过于强大,光绪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2分,说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分)(3)三民主义(1分)(4)新文化运动。(1分)16.(1)洋务派;(1分)李鸿章、左宗棠或张之洞等(1分)(2)戊戌变法(1分);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分)(3)孙中山(1分);中华民

13、国临时约法(1分)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分)(4)新文化运动(1分);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1分)(5)失败。(1分)洋务运动最终破产,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1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主要是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1分)17.(1)科举制的实行(或“八股取士”)。(1分)(2)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官僚士绅到培养近代化人才。(1分)教学内容:从侧重西方科技知识转向关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1分)(3)光绪帝创办京师大学堂(或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八股文);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任写其中2条即可,2分)(4)通过初等教育侧重效忠国家观念的教育,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侧重专业人才培养,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