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1573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上机模考题(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泼水节是我国哪一个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A.彝族B.傣族C.瑶族D.珞巴族2.为了方便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编有二十四节气歌,其第三句为“秋处露秋寒霜降”,其中“处”的意思为()。A.秋季结束B.正当秋季C.霜降之际D.夏季结束3.两河流域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发源地,其中两河是指()。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B.印度河和恒河C.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D.长江和黄河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雅尔塔体系与凡尔

2、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相同点是()。A.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体系B.都以欧洲为中心C.都严惩了德国和日本D.都是世界大战后产生的6.下列选项中()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维果斯基D.奥苏伯尔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A.强制性B.免费性C.普遍性D.基础性8.澶渊之盟是指()。A.北宋与金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B.北宋与西夏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C.北宋与大理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D.北宋与辽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9.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

3、的()角色。A.授业、解惑者B.示范者C.管理者D.心理医生10.人们常说的“耄耋之年”是指()。A.六十岁B.七十岁C.八九十岁D.百岁二、材料分析题1.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伤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一天早上,李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 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从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后来 这位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2、某中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

4、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 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问题:(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2)从教育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三、写作题请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泼水节是我国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本题选B。2.【答案】D。解析:“处”为“结束”的意思,“处”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意为

5、夏天即将结束。因此本题选D。3.【答案】A。解析: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因此本题选A。4.【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因此本题选B。5.【答案】D。解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雅尔塔体系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此本题选D。6.【答案】A7.【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因此本题选D。8.【答案】D。解析:北宋建立后,与辽征战多年。澶渊之

6、盟订立之前,北宋军队先是射杀了辽元帅,后又有宋真宗、寇准一行人抵达前线亲自督战,宋军士气大 涨,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宋朝接受了辽的议和提议,双方于1004年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北宋给辽割地赔款。这个盟约对北宋来说是带有屈辱性质 的。因此本题选D。9.【答案】B。解析: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因此本题选B。10.【答案】C。解析: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百岁为期颐之年。因此本题选C。二、材料分析题1.【参考答案】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苏老师的

7、教育行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充分践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苏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立志帮助这名学生使其有所改变,并为此而努力。正是遵循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体现。2.关爱学生。苏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最终帮助该学生变得积极、活泼起来。正是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教书育人。材料中苏老师通过和学生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最终使学生变得积极、活泼起来,更好的促进了

8、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书的同时更好的做到了育人。综上,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充分践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2.【参考答案】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行为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 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的老师将男生的头往黑板上撞,没有做到关爱学生。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为人师

9、表。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材料中的老师当同学上黑板做不出题时,用非常粗俗的话骂学生,语言不文明规范,没有做到为人师表。(2)从教育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我国的教师法第八条第4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第1项“规定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材料中的老师用非常粗俗的话骂学生,最终造成了学生厌学甚至弃学的严重结果;其行为严重违背了

10、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 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综上所述,材料中数学实习老师的行为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三、写作题【参考答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尔玛女士一样,同样一片地方,却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教师看待学生,也应如此,要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热爱全体学生。斯宾塞曾说过:“仔细观察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塞尔玛之所以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

11、写了一本快乐 的城堡,正是因为她的仔细观察和主动乐观地探究周围一切的精神。作为教师也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 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关爱学生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塞尔玛女士开始研究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欣赏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楼,正是她开始热爱这片天 地的过程。关爱学生,要爱全体学生,在整个班集体中,教师不仅要爱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关爱学生,要使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充分发扬 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学还应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

12、生身上都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正如塞尔玛母亲的回信上:“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 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作为教师,要充分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引导其通过利用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和完全的性格特征。总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重视他。他们都很在乎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每个学生身上都汇集着不同色彩的光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 点,不管他学习好与不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潜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教师要热爱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用心去 面对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最真诚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好学生。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 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