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15688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5热释光剂量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5热释光剂量仪实验目的1. 了解热释光剂量仪的工作原理,并掌握热释光剂量仪的正确使用方法。2, 了解照射距离和屏蔽材料对测定 射线照射量的影响,并掌握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 则。实验内容1. 测量LiF元件的发光曲线,选择加热程序。2. 校准热释光剂量仪。3. 用光和法测量不同照射距离上的照射量。4. 根据对减弱照射量的要求,选择铅屏蔽体的厚度。原理热释光剂量法(即TLD)与通常采用的电离室或胶片等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是:组 织等效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能量响应好,可测较长时间内的累积剂量,性能稳定, 使用方便,并可对。、乃、丫、n、p、n等各种射线及粒子进行测量。因此,热释光剂量法 在辐

2、射防护测量,特别是个人剂量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热释光剂量仪方框图如图1所示。热释光剂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经辐照后的待测元件由仪器内的电热片或热气等加 热,待测元件加热后所发出的光,通过光路系统滤光、反射、聚焦后,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 成电信号。输出显示可用率表指示出发光峰的高度(峰高法)或以数字显示出电荷积分值(光 和法),最后再换算出待测元件所接受到的照射量。1.热释光物质受到电离辐射等作用后,将辐射能量储存于陷阱中。当加热时,陷阱中的能量便以 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热释发光。具有热释发光特性的物质称为热释光磷光体(简 称磷光体),如锰激活的硫酸钙CaSO4(Mn)、镁钛激活的氟化

3、锂LiF(Mg、Ti)、氧化铍BeO 等。磷光体的发光机制可以用固体的能带理论解释。假设磷光体内只存在一种陷阱,并且忽 略电子的多次俘获,则热释光的强度I为:1 = nS exp( k.)(1) 这里,S为一常数,k是玻耳兹曼常数, T是加热温度(K),n是在所考虑时刻 陷阱能级8上的电子数。强度I与磷光 体所吸收的辐射能量成正比,因此通 常用光电倍增管测量热释光的强度, 就可以探测辐射及确定辐射剂量。2.发光强度曲线:碣度,1、LiF(TLDTOO)的发光曲线热释光的强度与加热温度(或加 热时间)的关系曲线叫做发光曲线。 如图2所示。晶体受热时,电子首先 由较浅的陷阱中释放出来,当这些陷 阱

4、中储存的电子全部释放完时,光强 度减小,形成图中的第一个峰。随着 加热温度的增高,较深的陷阱中的电子被释放,又形成了图中的其它的峰。发光曲线的形状 与材料性质、加热速度、热处理工艺和射线种类等有关。对于辐射剂量测量的热释光磷光体, 要求发光曲线尽量简单,并且主峰温度要适中。发光曲线下的面积叫做发光总额。同一种磷光体,若接受的照射量一定,则发光总额是 一个常数。因此,原则上可以用任何一个峰的积分强度确定剂量。但是低温峰一般不稳定, 有严重的衰退现象,必须在预热阶段予以消除。很高温度下的峰是红外辐射的贡献,不适宜 用作剂量测量。对LiF元件通常测量的是210C下的第五个峰。另外,剂量也可以与峰的高

5、 度相联系。所以测量发光强度一般有两种方法:(1)峰高法一测量发光曲线中峰的高度。这一方法具有测速快、衰退影响小、本底 荧光和热辐射本底干扰小等优点。它的主要缺点是,因为峰的高度是加热速度的函数,所以 加热速度和加热过程的重复性对测量带来的影响比较大。(2)光和法一测量发光曲线下的面积,亦称面积法。这一方法受升温速度和加热过 程重复性的影响小,可以采用较高的升温速度,并可采用测量发光曲线中一部分面积的方法(窗户测量法)消除低温峰及噪声本底的影响。它的主要缺点是受“假荧光”热释光本底及 残余剂量干扰较大。所以在测量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阶段和“退火”阶段的温度。合 理地选择各阶段持续时间,以保

6、证磷光体各个部分的温度达到平衡,以利于充分释放储存的 辐射能量。3. 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学特性灵敏度:指单位照射量的热释光响应。它与元件热释光材料性质和含量、激活剂种类、 射线能量和入射方向、热处理条件等有关。一般原子序数较高的元件,灵敏度提高。照射量响应:在照射量10-3伦-103伦范围内,许多磷光体对辐射的响应是线性的。当照 射量更大时,常出现非线性现象。能量响应:即热释光灵敏度与辐照能量的依赖关系。它与元件材料的原子序数、颗粒度、 射线种类有关。一般原子序数高的元件比原子序数低的元件能量响应差,因此使用时需要外 加过滤器进行能量补偿。LiF元件在能量大于30keV情况下,在25%的精度内

7、对能量依赖 性很小。衰退:指受过辐照的磷光体,热释光会自行减弱。衰退的快慢与磷光体种类、环境温度、 光照等因素有关。如果测量LiF的主峰,在室温下可以保存几十天。光效应:指磷光体的热释光在可见光、紫外光的作用下可产生衰退和假剂量两种效应。 它的强弱与磷光体的种类、辐照历史等有关,如LiF的光效应小,而MgSiO4 (Tb)的光效 应比较大,所以在使用中应注意光屏蔽。重复性:热释光元件可以重复使用,但发光曲线形状、灵敏度等在测量加热过程或长期 存放中会发生改变,因此在重复使用时,一般需进行退火即再生,退火条件必须认真选择, 并定期进行刻度。分散性:指同一批探测器在相同退火、照射和测量条件下,热释

8、光灵敏度的相对偏差(以 百分数来表示)。实际上,它除了与探测器灵敏度的分散性和重复性有关外,还包括了测量 系统的涨落和操作的不重复性。因此,使用前应进行探测器分散性的筛选,分组作出修正系 数。在测量过程中还应尽量保证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操作技术的重复性。本底:通常将未经人为辐照的元件的测量值统称为本底(或“假荧光)。它包括元件表 面与空气中水气或有机杂质接触产生的化学热释光和摩擦产生的摩擦热释光。它与材料的种 类和使用条件有关,因此,必须注意保持元件和加热盘的清洁。在低剂量测量时更要设法予 以减少或扣除。方向性:探测器灵敏度与辐射入射方向的依赖关系。它与射线的能量和探测器的形状有 关。4. 照射

9、量率的计算与屏蔽体厚度的选择:(1) 当空气和周围物体对Y射线的吸收、散射可以忽略时,对于一个活度为A居里 的各向同性的Y放射性点源,在距离r米处的照射量率为:X (伦琴/小时)=竺(2)r 2其中r表示1居里的各向同性Y放射性点源,在距离1米处所产生的照射量率,称为Y照射 率常数。它的单位是伦琴米2/居里小时。当Y放射性用毫克镭当量表示时,有X (伦琴/小时)=84竺(3)r2其中M为毫克镭当量数,常数8.4是由毫克镭当量的定义而引入的。(2) 照射量率正比于y放射源的活度,因此可采用以下关系计算屏蔽体的厚度:I = I e*(4)0I = I e-efi(5)0I = I be-卬(6)公

10、式中x为屏蔽体的厚度(厘米);为总的线性衰减系数(厘米-1); /为一定物质的质量 吸收系数与该物质密度的乘积(厘米-1); b为累积因子,它反映了散射对吸收规律的影响,其定义为:真实的y通量与对应于窄束系数计算得到的y通量之比即b = I/10e-卬。实验装置I-F变换器计数率表记录仪待测元件加热盘加热电流控制单元实验仪器热释光剂量仪FJ-4271台热释光元件JR1152C40-50 个计算机1台退火炉FJ411A1台60Co点源1个实验步骤1. 测量发光曲线,确定加热程序。a)调节热释光剂量仪,使其处于不分阶段线性升温状态。将被60Co源辐照过的 JR1152C型元件放入加热盘中,并注意保

11、持两者之间的良好接触。b)选择合适的率表量程。c)测量JR1152C型元件的发光曲线,标出各峰对应的温度。d)选择预热、测量、退火三阶段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升温周期等2. 校准热释光剂量仪a)按照已确定的加热程序,调整好仪器的工作条件。b)用1伦LiF标准元件调整高压,使读数平均值在1伦左右。c)用10毫伦LiF标准元件调整“零点”电位器(或“本底”拨码开光),使读数 平均值在10毫伦左右,不得有明显的系统误差。也可以调整“零点”电位器, 使空盘加热时仪器读数在01之间。d)记录此时标准光源读数及“零点”电位器位置。以后每次测量应检查标准光 源读数及零点,如果明显偏离,应再行调整。校准时采用的元件

12、材料、尺寸、形状、射线的种类和能量以及仪器的加热程序,必须 与正式使用时相同。3.测量a)测量JR1152C型元件的本底,算出平均值b)测量不同距离的照射量,算出不同距离的平均照射量率并进行比较,找出照 射量率与距离的关系。将照射量率的实验值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分析产 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所得照射量率与距离的使用条件。c)屏蔽体厚度的选择,按照照射量率减弱倍数的要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 公式,计算所需要的铅屏蔽体的厚度。根据计算结果,将一定厚度的铅板加 入测量架内,用60Co源照射屏蔽后的JR1152C型元件。d)每次测量完毕,立即用退火炉对元件退火以备下次实验使用思考题1. 试述使用热释光剂量仪时,确定加热程序的原则。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将会对测量 结果带来什么影响?2. 在剂量测量中应如何选择热释光探测器?3. 某工作人员在离379毫居里的60Co源1m处工作,假如容许他接受0.5mSv的剂量 当量,试计算他在该处最多工作多长时间?假如此次实验必须在1小时内才能完成, 应采取什么措施? (1Sv=100雷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