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15675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税收考试范围一 名词解释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定的对象和标准,非惩罚性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一种方式。 2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3代收代缴义务人: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和单位。4 纳税人 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亦称纳税主体。5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6税率:是指纳税人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与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7边际税率:是指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8税收原那么:就是国家

2、设计税收制度、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准那么和行为标准。9受益原那么 各人所承当的税负与其从政府公共效劳中 获得的利益相一致。10能力原那么:根据各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当的税收。11最小牺牲说边际均等牺牲说:全体纳税人因纳税所直接牺牲的效用最小,即全社会所获得的效用最大12税收行政效率 即征税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中消耗本钱最小。征收费用直接的征税本钱。缴纳费用奉行纳税费用13税收的经济效率:它要求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损失最小。14税收的额外负担: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干扰了纳税人正常的经

3、济决策,从而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15税收职能:税收职能是税收这一分配范畴自身固有的和经常起作用的职责或功能16税收调节职能:是指税收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社会成员占有社会产品份额,影响其经济利益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功能也称调节经济职能或经济职能。,17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等方面做出的反响, 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用。18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19替代效应:指税收的课征引起人们对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选择的改变,即以一种经济行为代替另一种经济行为

4、。20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同时等额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21洛伦茨曲线: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22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23税收对收入分配的效应 是指从宏观角度讲,税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从税收收入和税收支出两个方面对国民收入进行调节,使税后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改变的效应。 24税收负担:因国家征税带给纳税人的一种经济负担,简称税负25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全部或局部地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26税收归宿:指税收负担通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27前转: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

5、,通过提价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置者或最终消费者28后转: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逆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降价的方法向后转嫁给商品的供应者或劳动者二 简答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概念的理解1、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2、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3、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规定性的形式特征4、税收的非惩罚性,说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5、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价值6、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二简述对税收“三性的认识1、“三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A、无偿性是第一性,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方面。 B、“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证。C、“强制性表达了税收的“规定性。2、“三

6、性是区别一种分配方式是税与非税的根本标志3、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坚持其共性的根底上保持其阶级性。三简述征税对象是税收要素中最根本要素的原因1、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之间相区别的最主要标志;2、征税对象表达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3、征税对象是其他要素确实定的根底。四简述累进税率的特点?并说明与比例税率的区别。特点1、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不利于投资2、计算复杂,不便于征收3、符合公平原那么,能够表达量能负担4、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纳税人所得的增长速度区别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其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税 累进税率是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五简述瓦格纳的“4项9条税收原那么1、财政政

7、策原那么。 1收入充分原那么2收入弹性原那么2、国民经济原那么。3慎选税源原那么4慎选税种原那么3、社会正义原那么 5普遍原那么 6平等原那么4、税务行政原那么。7确实原那么8便利原那么9节省原那么六简述税收收入弹性与税收增长、GDP增长之间的关系1、Er=0,税收无弹性,税收对经济增长没反响,税收增长速度为0。2、Er1,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反响,税收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七简述如何实现税收的时机公平1、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在课税机制上应该对所有纳税人都同等对待,以便为其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公平竞争。2、需要通过差异税收调节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

8、,以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八简述经济学、税收学上的社会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1、它不是平均主义的社会公平,是效率根底上的社会公平。,2、税收应对天赋及其奉献保持中性,对劳动及其奉献给予鼓励。3、对由于外在因素所形成的特殊利益,可以累进税率计征的方法给予一定程度的“剥夺。九简述提高税收经济效率的途径减少税收的经济本钱,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益市场本身能够使资源到达最优配置时税收中性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市场本身不能够使资源到达最优配置时税收非中性税收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十简述税收的中性原那么与税收的调节原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1、在个别税种上,从效率上看,如果实行税收中兴有利,那么无须税收调节。从整个税制上看,税

9、收中性与税收调节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并存的。2、税收中兴与税收调节效劳的目标与作用的层次有所不同。税收中性着眼于资源的配置,主要效劳微观效率的目标,而税收调节既与资源配置有关,也关注收入分配,效劳与效率和公平两个目标。3、现实的看,税收中性也内含着一定的税收调节因素,因为税收中性是相对的,完全的税收中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十一简述对税收职能概念的理解1、税收职能是由税收本质决定的。2、税收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税收职能是就税收整体而言的,是通过具体税种表达的。十二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税收财政职能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1、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主要还是次要地位2、税收财政

10、收入总量3、税种的形式结构问题税种数量;各税种在税收总额中比重十三简述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看,税收的调节职能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2、调节社会总供求,促进经济稳定3、调节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开展十四简述税收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1、从整个税收分配过程看,起支配作用的始终是税收财政职能。2、调节和监督是组织收入的保证。3、调节以监督反映的情况为依据,同时监督又能更好地保证调节的顺利实现。十五简述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收入效应:指政府课税后,生产者价格下降,企业支配收入的减少,可支配生产要素减少,商品生产量下降,企业最终生产水平下降。 2、替代效应:政府

11、课税后,生产者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的生产代替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十六简述税收对劳动力供应的效应?1、收入效应:征税使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为到达原有的经济收入水平,纳税人将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工作时间。 收入效应的大小由平均税率决定。正比 2、替代效应:征税引起纳税人闲暇和工作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工资率,闲暇价格,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税率上下。 正比 3、结论二者作用相反 该影响取决于总效应十七简述等额的人头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哪一个更能鼓励个人的劳动力供应?并说明原因。结论:人

12、头税比例所得税累进所得税征税使可支配收入减少,都会产生收入效应;由于同额,收入效应相等劳动力供应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资率不变,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都会产生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资率;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不会对收入效应产生抵消作用;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会对收入效应产生抵消作用,且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对收入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比例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对收入效应的抵消作用。因为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而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即由于同额,累进的平均税率比例的平均税率比例的边际税率,从而得到,累进的边际税率比例的边际税率,边际税率与替代效应的大小成正比。十八简述

13、税收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对投资收益课税,投资收入 ,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消费,投资。2、替代效应:对投资收益征税,投资收益率 ,改变了投资和消费的相对价格,投资本钱 ,投资价格 ,消费,投资,消费来替代投资。 十九简述税收对家庭储蓄的影响?1、收入效应:对所得课税,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对纳税人生产两方面的影响,为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减少消费,相对上升储蓄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为维持原有的消费水平,减少储蓄占个人收入比重。2、替代效应:对利息收入课税,利息收入,储蓄的吸引力,消费,储蓄,以消费替代储蓄。二十简述合理确定我国税收负担的标准?1、保证国家履行职能对于资金

14、的需要2、理论上不应超过根据拉弗曲线原理计算出来的税收负担率的最高限度3、正确处理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关系 4、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5、区别税与非税收入,准确测定税负总水平6、注意国际比拟。二十一简述税负转嫁的三种根本形式及实现条件,并作出图示。前转实现条件:供 求 原材料生产者 制造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混转实现条件:供求根本平衡 原材料生产者 商品制造商 商品批发商 三、论述一、试论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1.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增加投资 替代效应:减少投资 结论 作用方向相反 取决于总效应2.税率,企业所得税,税后留利,投资能力。 反之亦然。3.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取决于税收扣除额与会计扣除额的比拟:如果税收扣除额会计扣除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