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15501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安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语 文2015.10.21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信息等填涂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综合题均完成在答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法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

2、,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

3、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

4、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5、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

6、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B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

7、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也。收少机警,不持细行。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积年,床板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初除太学博士。及尔朱荣于河阴滥害朝士,收亦在围中,以日晏获免。吏部尚书李神俊重收才学,奏授司徒记室参军。永安三年,右迁为北主客郎中。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

8、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孝武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山之阳,旬有六日。时寒,朝野嗟怨。帝与从官及诸妃主,奇伎异饰,多非礼度。收欲言则惧,欲默不能已,乃上南狩赋以讽焉。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帝手诏报焉,甚见褒美。郑伯谓曰:“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天保元年,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二年,诏撰魏史。四年,除魏尹,故优以厚禄,专在史阁,不知郡事。初,帝令群臣各言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出魏书。”故帝使收专其任。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收于是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辩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表而上闻之。时论既言收著史不平,帝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

9、讨。前后投诉,百有余人,或云遗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收皆随状答之。(杨)愔尝谓收曰:“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古。但恨论及诸家枝叶亲姻,过为繁碎,与旧史体例不同耳。”收曰:“往以中国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枝派。望公观过知仁,以免尤责。”(选自北史,有删改)【注】东观:东汉洛阳南宫中一观阁名,为藏书、校书、撰书之地,后泛指宫中藏书、撰书之处。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五,颇已属文 属:撰写B节闵帝立,妙简近侍 简:选拔C帝手诏报焉 报:报答D但恨论及诸家枝叶亲姻 恨:遗憾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10、右迁”指升官,古代官位常常以“右”为尊,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与之相对,“左迁”指贬官。B“七步之才”有指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典故出自曹植,文中用这一典故赞美了魏收的文学才华。C“阳”指山和水的南面,如“华山之阳”指华山的南面;与之相对,“阴”指山和水的北面,如“江阴”指长江的北面。D“中国”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有所不同,它指中原地区,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的“中国”。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收从小聪明机智,不拘小节,他本想凭借武艺使自己显贵,但因受到荥阳人郑伯的取笑而改变志向,专心读书,

11、并坚持不懈,终于以文才而出名。B节闵帝为测试魏收的文才令他撰写封禅书,魏收一挥而就,几乎不作修改,显示了非凡的才华。于是,节闵帝在贾思同的建议下升任魏收做散骑侍郎。C皇帝曾令群臣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魏收说自己的志向是“尽快把魏史写出来”,所以皇帝让魏收专门从事修史的工作,并且勉励他要秉笔直书。D魏史撰写完毕之后,一些人认为撰写不公,纷纷指责魏收,魏收对他们所提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对杨愔关于史书体例问题,魏收也作了解释。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除魏尹,故优以厚禄,专在史阁,不知郡事。译文: (2)或云遗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

12、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雨晴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争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8请分析第二联在写景方面的特色。(5分)答: 9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陈与义诗中“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即从“卧看牵牛织女星”点化而来,但两者表达的感情却不相同,请比较。(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长江永恒的句子是:“_,_。”(2)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来

13、说明自己和小人绝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暮年返乡的感慨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遇 见(俄罗斯)拉丽萨普罗斯库林娜地铁猛地停住了。她没来得及抓住扶手。如果不是被人扶住,她就摔倒了。她回过头,要感谢及时出手相助的人,但看到时,她心头一颤,感觉这张脸似曾相识。在拥挤的车厢里,他微笑着点头,她微笑着回应。她确定自己认错人了,再也不朝他那边看到站后,她下了车,从容地四处张望一下,不再想刚才的事,心里盘算着明天

14、要做什么,就回家了。每天都是如此。晚上,她在凉台的茶几上铺好桌布,把茶杯斟满,就在那里静静地坐着,听绿叶簌簌,听细雨潇潇,忘却了早已凉掉的茶。她自己也像杯中的茶一样失去了温度。今晚有些不同往常。她呷了一口茶,走进花园。暖湿的夜晚,久居花园的夜莺在动听地鸣唱,仿佛要把她从多年的噩梦中叫醒。她也曾经爱过,幸福过,后来他参军了,就如同所有十八九岁的男孩子。他写信,她回信。他经常来信,后来有一天,来信忽然中断了。她等待着,可是再也没有收到一封信,她鼓足勇气去了他家。他妈妈如此解释:“他爱上别人了,很快就会有孩子”回到家,她把自己锁在房间哭了很久,不理会家人的敲门声。很快,他的父母搬走了。她依然在盼他的来信,盼他来解释为何如此。她依然不能相信这种无情的背叛。重阅以往的信件,她始终无法释怀,为什么青梅竹马的恋人会移情别恋?她终究没有等到他的来信,但会永远记得他。在一年之内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变得更加孤独。她刻苦学习,全身心投入事业。她觉得一切都还在前方,她肯定会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他,但是时光荏苒清晨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