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5488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增城市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成在试题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

2、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聆听 / 伶仃 模样 / 顶礼膜拜 B. 黝黑 / 蹂躏 荒谬 / 引颈受戮C. 管束 / 宽恕 论语 / 精巧绝伦D. 尖锐 / 花瑞 惶恐 / 张皇失措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毫不犹豫 义愤填鹰 铃珑剔透 绝处逢生 B. 碌碌终生 苦心孤诣 浑身泄数 讥寒交迫 C. 颠沛流离 长途跋涉 穷愁缭倒 再接再励D. 扑朔迷离 粗制滥造 觥筹交错 恍然大

3、悟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航班失联,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失联乘客的亲友们忧心忡忡,网友们在网上留言和祈福,各国救援力量在海上展开通力合作。但个别媒体未能以尊重生命的态度,及时正确传递事件信息,反而吹毛求疵,把各种基于片面的揣测和谣言过分散布,骇人听闻,错误引导着舆论走向,这对当事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A忧心忡忡 B吹毛求疵 C骇人听闻 D不言而喻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经过一年的生长,荔枝的树梢一方面会变得很密,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另一方面蛀蒂虫 对果树的侵害也要注意提防。 B. 随着增江河的清澈河水流入,2.14平方公里的挂绿湖湖

4、面将形成,挂绿湖也由此超越白 云湖、海珠湖等成为广州目前最大的。 C. 本次道德讲堂旨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普及道德理念、弘扬道德精神、展 示道德力量,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道德风尚。D. 增城撤市设区后,要高起点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广州东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同时拥有城际铁路、国家铁路、城市地铁三种轨道交通方式。 5. 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分)增城地理优势明显。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区内的白水寨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挂绿荔枝母树、何仙姑家庙、千

5、年古藤、正果佛爷寺、畲族村等景点每年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A. B. C. D. 6. 书海翱翔,我们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的不同经历,感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 的感悟。请从“施耐庵、鲁迅、奥斯特洛夫斯基、丹尼尔笛福”中挑选人物,仿照示例把 句子补充完整,不超过70字。(5分) 示例: 我回到清朝,仿佛听到蒲松龄在讲述山市幻境的神奇壮观;我 , 仿佛 ;我 ,仿佛 ;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6、) A羌管悠悠满地霜,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B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C又送君归去,才始送春归。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D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E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F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

7、春)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四季中的花,在诗人笔下各具情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描绘杨花飘飞、布谷啼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摹写夏夜蛙声阵阵、稻花透香;陶渊明饮酒中“ , ”,再现秋菊淡雅、南山悠悠;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点染冬梅凛然风骨、虽死犹香。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2)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3)余强饮

8、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4)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

9、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陈寿隆中对)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DBA 苟全性命于乱世 时人莫之许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潭中鱼可百许头C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咨臣以当世之事 将军宜枉驾顾之10. 把“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甲乙两段都写了“三顾茅庐”的故事,都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B甲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10、侯。”这句话表明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C甲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披露了诸葛亮感恩戴德之情,表明他忠谏的 心意。D乙文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 混战的不满。12.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羁旅”、“寥落”分别是什么意思?(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10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慈悲的力量车耳 慈悲

11、这个词应该出自宗教语言,慈指的是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指的是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进一步讲,慈悲心是形容人心肠善良态度慈和之意,俗话讲就是心肠好。慈悲的近义词有和善、慈爱、体恤和宽容,它的反义词则是冷酷和残忍。 慈悲不完全和同情划等号,慈悲与同情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因为恐惧而怜悯是同情,因为爱而怜悯是慈悲。 古今中外,无论是谦谦君子还是江湖义气,无论是绅士风度还是骑士精神都是讲慈悲的。 三国演义中,关羽率领精兵在狭窄的华容道截住了溃败的曹操,看到对手狼狈的样子,他想起自己落魄时被曹操收留在大营、奉为上宾以礼相待的往事,慈悲之心战胜了责任感,念旧的

12、他就让出通道放走了曹操。事后,他敢作敢当回营负荆请罪。结果,宽厚的诸葛亮也以仁慈之心原谅他的过错。 九三年中,雨果笔下那个百战百胜、身为富有领主的后代拥有爵位却效力于巴黎公社的革命者郭文,率兵前往西部省份旺岱向旧势力、自己的亲叔爷宣战。大获全胜的郭文在捕获叔爷后又将其放走了,自己为此上了断头台,以生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法国式“捉放曹”的原因是这位曾经残忍的叔爷甘愿冒着被俘的风险在熊熊大火中舍命救出了几个幼童。 用雨果的话说就是:“在一个绝对正义的革命主义之上,有一个绝对正义的人道主义。”或许受到雨果大力渲染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染,几十年后在日内瓦,人类第一次以国际公约形式规定了交战双方不杀降,不虐俘,于是人类的慈悲和怜悯在全世界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