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154335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让我们幼教工作者明确,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个体需要,保证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期望,通过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构建获得孩子个性的自由张扬,提升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聪明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的学习。一、师幼互动,设置区域内容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小班化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

2、目标。这其中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同时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去布置活动的场所,并且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在课程内容的提供上注重开放、互动、综合。为使幼儿能以适合其能力发展特点的方式从事多项活动,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课程内容的“活动菜单”,作为幼儿发展活动的内容,提供幼儿选择;如在角色活动区我们设计了扮演角色、接待、布置、烹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菜单,在认知活动区建立了认识时间、认识空间、小实验、设计及辩论代码、分类、对应、记忆、感知

3、觉、记录、小创造、想象、发现、变化等活动菜单,力求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自由选择、富有个性地发展。二、选择材料,激发探究精神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选择形似性材料以延长幼儿探究的时间。选择稳秘性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选择可选择性材料以训练幼儿思维多变性。选择障碍性材料以锻炼幼儿的坚持性。选择新奇性材料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选择运动性材料以增强幼儿思维灵活性。选择工具箱以激发幼儿自由探索。三、注重引导,支持幼儿活动小班化的环境中,由于人数的减少

4、,每一个幼儿受到教师的关注机会大大地增加了。教师与幼儿的频繁接触,犹如亲子关系。因此,在互动上尽量做到人格上平等、能力上帮助、交往上尊重。教师的作用是适时、适当的点拨与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相信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关注孩子。在活动中,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教师庆在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幼儿在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应保证幼儿游戏中的自由选择权、自主决定权。从而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

5、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小班突出直观性、趣味性,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大班则应趋于理性的指导。评价追求双向性。包括幼儿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同时注重多元化评价,决不限于使用“是”与“非”的观点,多运用“很好”、“再怎么样就更好了”、“你真能干”、“你再试试”等评价语言。四、交叉活动为了让同一年龄段而能力又各有差异的孩子都有不同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建构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对活动群体做了重新的调整。将同班群体、同龄群体、混龄体灵活组合,适当调整,更好地提高每一个不同水平的幼儿能力。同时让孩子在同班、同龄

6、、混龄三个维度中得到了更多关于社会交往、社会情感的经验。对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使我们看到:无论哪一个年龄段班级,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可以认为此种课程模式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真正体现了优质教育的效果。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构建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归纳、总结、反思后我们觉得要想让孩子在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中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做到“关注一个主体、把握两个依据、解决三种关系”。即:关注一个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两个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依据、纲要精神的依据;解决三种关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