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5351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以下偏方仅供参考。 1、治疗痤疮,酒渣鼻偏方: 凉血清肺饮 【来 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丹皮 9克赤芍 9克黄芩 9克知母 9 克生石膏 30 克桑白皮 9 克枇杷叶 9 克生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 血清肺【主治】痤疮,酒渣鼻。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大青叶。 【方论】 方中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石膏清胃 热;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脾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酒渣鼻诸 证。 2、治疗痔疮的偏方: 百草丸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组成】百草霜 120克黄芩栀子各 30克黄连槐花地榆各 15克 【

2、用法】上为末,打糊为丸。每服 9 克,清汤送下。 【主治】痔疮出血。生肌凤雏膏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轻粉末 3克乳香末血竭末龙骨末各 1.5克【用法】用鸡蛋 10余个,煮 熟,去白用黄,铜勺内熬油约 9克,倾入盏内,加轻粉等四味,和匀。每日早、 午、晚用鸡翎蘸涂疮口内,以膏盖贴。 【功用】生肌长肉。 【主治】痈疽、痔疮 溃后,腐肉已脱,新肌未生。 地榆散5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组 成】地榆黄耆枳壳槟榔川芎黄芩槐花赤芍药羌活各 3克白蔹蜂房(炒焦甘草(炙各 1.5克 【用法】上药用水 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主治】痔疮肿 痛。二子散 【来源】疡科选粹卷五。

3、 【组成】木鳖子五倍子各等分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调敷。 【主治】痔疮肛门热肿。防风秦艽汤 【来源】外科正 宗卷三。 【组成】防风秦艽当归川芎生地白芍赤茯苓连翘各 3克槟榔甘草栀子 地榆枳壳槐角白芷苍术各 1.8克 【用法】上药用水 400毫升,煎至 320毫升,空腹 时服。 【功用】祛风解毒,清肠止血。 【主治】痔疮便血,肛门坠重作痛。 【加 减】便秘者,加大黄 6克。 槐花散 1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五。 【组成】槐 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 【用法】上药经炮制后,各 称等分,研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 6克,空腹时服。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下 气。 【主治】肠

4、风,脏毒,痔疮便血,血色鲜红或紫暗,证属湿热内蕴者。 【禁 忌】便血日久,见有气虚或阴虚者,非本方所宜。 【方论】方中槐花清大肠湿 热,凉血止血,为君;侧柏叶助槐花凉血止血,炒荆芥祛风理血为臣;枳壳宽肠利 气为佐、使。合用共奏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之功。 槐皮膏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组成】槐皮150克甘草当归白芷各 60克陈豉桃仁各 50 粒(去皮赤小豆 70克 【用法】上七味,锉碎,以猪脂 1.2升煎,候白芷黄,膏成,去滓。涂患处,日用三 次。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解毒。 【主治】肛门痒痛,痔疮。 加减六味丸 【来 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

5、90克山药(乳蒸 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 45克泽泻(盐水蒸30克当归(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壳,隔 纸炒丹参(酒蒸各 60克自败龟版(浸净童便,炙酥,研为极细末远志(去心,甘草水 泡,蒸各120克 【用法】共为末,用金石斛 120克、金银花 360克熬膏,和炼蜜 为丸。每早淡盐汤送下 12克。 【主治】痔疮。 坎宫锭子 【来源】医宗金鉴 卷六十二。 【组成】京墨 30克胡黄连 6克熊胆9克麝香 1.5克儿茶 6克冰片 2.1克 牛黄0.9克 【用法】上七味药,为末,用猪胆汁为君,加生姜汁、大黄(水浸液、 酽醋各少许相和,制成药锭。用凉水磨浓,以笔蘸涂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热毒疮

6、疡,焮赤肿痛;并治痔疮。 枯痔散【来源】仙拈集卷四。 【组成】红砒(放旧瓦上火煅白烟将尽取起枯矾各 3克乌梅(烧存性 6克白灵药 1.5 克 【用法】研细末,用时以口津调涂痔上,一日二次。初敷不肿,五六日出臭 水,出尽,其痔干枯,不用上药。 【主治】痔疮。宽肠丸 【来源】世医得效 方卷七。 【组成】黄连枳壳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主治】痔疮便秘。 消痔丸 【来源】疡 医大全卷二十三。 【组成】生地120克(水洗片芩45克金银花枳壳(麸炒秦艽各 30克防风大黄(九制当归苍术(米泔浸,炒地龙槐花(炒赤芍各 60克 【用法】研末, 炼蜜为丸

7、。每次服 9克,空腹时白汤送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疏风。 【主 治】痔疮痔漏初起,人壮便秘,血分壅热者。 通灵黄金膏【来源】杨氏家藏 方卷十二。 【组成】木香当归(洗,焙金毛狗脊(去毛防风(去芦头白及白蔹香白 芷白术乳香(别研松脂(别研枫香(别研杏仁(去皮、尖,别研各 30克 【用法】上药 除乳香、枫香、松脂外,各焙干细锉,用清油 1.5千克,炼熟放冷,浸药子银石器 内,文武火养三日,勿令大沸,恐损药力,常似鱼眼,候香白芷黄为度。滤过,别 入净锅内,入黄蜡 250克,细罗黄丹 60克,次入已研之枫香、乳香,用槐、柳枝 子不住手搅,再上慢火熬少时,候凝膏成。每先用膏药 3.7克,蛤粉为衣,

8、温酒送下,次用药涂病处。如损折者,以竹夹夹直,用药涂之。患缠喉风,服药不下者,先用药于喉外摩之,候喉宽,然后服之。牙疼齿浮出血者,以药填齿缝内,如有清水吐之。耳内停风气,疼痛作声,纸捻纴药在耳内。 【主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瘰窃,发背,脑 疽,远年恶疮,臁疮,缠喉风,痔疮,鼻内生疮,牙疼。 猪脏丸 【来源】仁斋 直指卷二十三。 【异名】脏连丸(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黄连 60克(锉碎 嫩猪脏70厘米(去肥 【用法】以黄连塞满猪脏,扎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以米饮送下。【主治】痔疮便血作痛, 多食易饥,肛门重坠者。 药线【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9、【组成】芫花 15 克壁钱6克白色细衣线 9克 【用法】上三物,用水 250毫升,盛贮小瓷罐内,慢 火煮至汤干为度,取线阴干。凡遇痔疮、瘿瘤顶大蒂小之证,用线一根,患大者二 根,双扣系扎患处,两头留线,日渐紧之,其患自然紫黑,冰冷不热为度。轻者七 日,重者十五日后,必枯落,以月白珍珠散收口甚效。 【主治】诸痔、瘿瘤,生 似蕈形。 熊胆膏 2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七。 【组成】熊胆研细脑子(研细 各少许【用法】用井花水调,以鸡羽拂痔上。 【主治】痔疮肿痛。 止痛丸【来 源】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羌活30克郁李仁45克大黄24克槟榔木香桂心 川芎各15克【用法】共研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

10、,空腹时用白汤下。【主治】痔疮痛甚,大便燥结者。 落痔汤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四。 【异 名】起痔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防风荆芥栀子槐角 苦参甘草各30克朴消15克【用法】上药分作三服,用水煎洗。待痔落之后,搽 生肌散。如痔旁肉不赤肿,枯黑即落,不必用此。 【主治】痔疮。 祛风解毒汤【来源】寿世保元卷五。 【组成】黄连 3 克黄芩 3 克赤芍 3 克枳壳 (麸炒 3 克黄 柏3克槐花3克连翘4.5克大黄(酒蒸4.5克苦参4.5克【用法】上锉。水煎,空腹 时服,或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克,用温开水送下。 【主治】痔疮肿痛初 起。 三品一条枪【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组成】明矾60克白砒45克雄黄 7.2克乳香 3.6克 【用法】先将砒、矾入小罐内,炭火煅红,青烟已尽,旋起白 烟,片时,待上下红彻住火,将罐放地上一夜,取出约有砒、矶净末3O克,再加 人雄黄、乳香,共研细末,厚糊调稠搓成如线条状,阴干,用时插人疮孔内。【功用】祛腐化管。 【主治】痔疮、瘘疮翻花、瘿瘤、瘰疬、疗疮、发背等腐肉 不祛或有瘘管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