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15237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论文一、概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有右岸厂房坝段,右安右非7坝段。主坝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坝体体积构造复杂。三峡重力坝采用柱状分缝的浇筑方法,在各坝段和坝块间设有横缝和纵缝,在高程EL.148.62m以下的横缝和纵缝设计有接缝灌浆系统,其中横缝灌浆系统采用拔管成孔的施工工艺;一般要求在低温季节对接缝灌浆系统进展灌浆。二、设计要求各灌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方可进展灌浆:1、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温度必须到达设计规定值。2、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龄期宜大于6个月,在采取有效冷却措施情况下也不宜少于4个月。3、除顶层

2、外,灌区上部混凝土厚度不宜少于6m。(招标文件为9m)其温度应到达设计规定值。4、接缝的张开度不宜小于0.5mm。5、灌区周边封闭良好,管路和缝面畅通。三、施工工艺1、后期冷却按照坝体灌区的设计稳定温度,按方案进展后期冷却。后期冷却期间一般在12月份采取制冷,次年1月份以后采用系统水。考虑施工进度安排,每灌季后期冷却采用分期进展。后期冷却期间,每套冷却管路冷却降温根据技术要求进展通水,并且每天进展一次管口换向通水,以保证砼降温梯度不大于1/d.2、灌浆温度坝体混凝土温度观测除了依靠预埋的电阻式温度计,还利用冷却水管闷温测温,闷温检查一般要求对冷却水管充水封闭5天左右。为了保证精度,测温温度计采

3、用刻度为050 ,最小读数不大于0.5 的水银温度计。每套冷却水管采用温度计测量15组数据,去掉读数系列首尾13个及与平均值相差23 以上的不合理数值后,取均值为最终测温成果。3、缝面张开度缝面张开度是决定水泥灌浆及选用浆液稠度的重要条件。灌前观测分析p 张开度,为制定合理的灌浆措施提供根据。测量缝面张开度可采用:(1)在典型缝面埋设电阻差动式测缝计测读。(2)在廊道穿缝面部位或表层部位,通过钻孔,用带有刻度放大镜的孔探仪测量。(3)理论计算=式中:接缝面张开度();K K 同坝块上下层约束系数,当上下层混凝土已冷却至稳定温度,K =K =1.0;a混凝土线膨胀系数6.210 ;L L 两侧坝

4、块长度,m;T 后浇块混凝土在计算点处最高温度;T 后浇块混凝土到达最高温度T 时先浇块在计算点处的温度;G G 分别为后浇块的稳定温度;V V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当量温度;W W 自重横向变形温度。4、通水检查通水检查缝面的畅通情况,查明灌区的封闭程度及窜漏位置,检查管路系统。单开式通水检查:以80%的灌浆压力从一个进浆管口进水,在进水管口到达设计压力条件下,监测其它各管口压力,并依次开启一个管口测读每个管口的单开出水量,灌区一般要求至少有一套管路畅通,其流量大于30L/min,两排气管的单开流量大于25 L/min。封闭式通水检查:选择一个较畅通的管口进水,其它各管口关闭,待排气管到达设计

5、压力时,检查灌区是否外漏。测量灌区的缝容、总漏水率及串通量;灌区漏水量一般小于15 L/min不再进展处理,对灌区水量大于15 L/min,那么要求必须处理至合格。5、预灌性压水检查为最后验证灌区是否封闭性良好具备灌浆条件的最后工序,预测灌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确定灌区是否具备开灌条件,在开灌前必须先进展灌区预灌性压水检查,压水压力等于灌浆压力,待预灌性压水检查完毕后根据资料,对于需要采取特殊灌浆工艺的灌区提早进展准备。6、浸泡与冲洗灌前每个灌区的缝面浸泡时间不少于24小时,然后用风、水轮换冲洗各管口及缝面,直到排气管回水澄清,然后再用风吹净缝面的积水,方可施行灌浆作业。7、灌浆材料接缝灌

6、浆应使用强度等级为52.5Mpa新颖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比外表应不小于3500cm /g,或通过80 m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5%;当坝体接缝张开度小于0.5mm时,对水泥细度的要求为通过71 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2%。水泥经湿磨之后,其粘度略有增加。如表1所示湿磨水泥的粘度变化表1注:1cp=0.001pa.s为改善浆液的分散性、流动性,进步水泥浆的析水稳定性和可灌性,在浆液中掺适量的高效减水济。8、灌浆压力灌浆压力的使用应满足下述条件:(1)浆液在缝面内有足够的流动速度,排气管的排浆压力及排浆浓度到达设计要求,且压时不长。(2)在灌浆压力作用下,灌区低部不产生过大的压力变形,所以使用的灌浆压

7、力仅是保证排气管排浆畅通条件下的最小值,用下式进展计算。P=P +(1+ )P进浆压力,(Pa);P 排气槽压力,(Pa);浆液密度,(g/ );H浆拄高度,();缝面压力损失系数,横缝 0.3,纵缝 0.50.6灌区高度与缝面压力损失系表横缝灌浆压力:灌区层顶一般采用0.20.25MPa;纵缝灌浆压力:灌区层顶一般采用0.20.25MPa;无压重混凝土:灌区层顶一般采用0.05MPa。9、灌浆浆液水灰比对于灌区缝面张开度在1.0以内,管路及缝面畅通的正常灌区,纵缝采用2:1,1:1,0.5:1,三个比级进展灌浆,横缝采用1:1和0.5:1两个比级进展灌浆。四、灌浆施工1、灌浆顺序(1)自下面

8、向上逐层进展灌浆。(2)在同一高程上,先灌纵缝,再灌横缝,纵缝灌注宜从下游向上游推进,其目的是使由接缝灌浆可能引起的变形倾向上游,有利于大坝的运行稳定。2、各灌区间隔时间(1)同一高程的纵缝(或横缝)灌区不能连续灌注时,一个灌区灌浆完毕3天后,其相邻的纵缝(或横缝)灌区方可灌注。假设相邻的灌区具备灌浆条件,采用逐区连续灌浆方式,前一灌区灌完毕后8小时以内,必须开场后一灌区的灌浆,否那么应间隔3天后再进展后区的灌浆。(2)同一坝缝的下一层灌区完毕10天后,上层灌区方可开场灌浆,假设上、下层灌区完毕后4小时以内进展,否那么应间隔10天后再进展上一层灌区的灌浆工作。3、灌浆工艺灌浆前,用经过滤的压缩

9、空气吹尽缝面积水,然后选取最畅通的进浆管进浆,备用管路及回浆管口敞开,待排出浆后关闭其管口闸阀,使浆液迅速地扩散及均匀上升到排气管排出最浓一级水泥浆后,逐一关闭排气管口闸阀,在设计压力下灌注到不吸浆,再延续20min即可完毕灌浆工作。在灌浆过程中,假设排气管排浆不畅,在严格监控缝面增开度的条件下(横缝0.3mm,纵缝0.5mm),尽量增大灌浆压力,以保证排气压力和排浆浓度进均到达设计要求。假设无效那么在顺灌完毕后立即从两根排气管中进展倒灌。倒灌应使用最浓一级浆液,在设计压力下,缝面停顿吸浆,持续10min即可完毕。4、特殊情况处理(1)灌区外漏灌前压水检查灌区,对灌区外漏的缝面进展凿槽嵌缝处理

10、。(2)上下区互串灌区对于串区在详细施工时根据“一泵一区”的原那么,在相应部位布置两台灌浆泵,施灌时先从下层灌区进浆,待上层灌区各管口出浆后用另一台灌浆泵对上层灌区灌浆,在屏浆时以各自的排气压力为准,同时,上下灌区完毕时间相差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假如两个灌区不能“一泵一区”灌浆时,下层灌区的灌浆过程中,上层灌区采用通循环水冲洗。(3)缝面畅通性差的灌区处理灌前灌区检查发现22-223-1-5、A-1-1、YF2-7灌区排气管单开流量较小,缝面畅通性较差;24-2-7、8、9三个灌区缝面畅通性差,灌区两根排气单开出水量小于20 L/min,经四方协调会确定:22-223-1-5、A-1-1、YF

11、2-7三个灌区采用42.5级湿磨水泥灌注,24-2-7、8、9三个灌区采用52.5级超细水泥进展灌注。五、接缝灌浆灌后质量检查接缝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p 灌浆过程及资料、钻孔取芯、压水检查为主,并结合孔内录像等手段进展综合性检查。检查孔重点布置在灌浆过程有异常情况及灌浆资料分析p 有异常的灌区或其它情况的灌区。右安右非7坝段共布置9个检查孔,对24-2-7、8和21-2-3三个区的两个检查孔进展孔内电视录像检查。检查孔采取率均在99%以上,获得率均在98%以上,完成的取芯孔均可见缝面水泥结石,结石厚度一般在0.5mm2.5mm之间,最小厚度约0.1mm、最大厚度2.5mm,与两侧混凝土胶结连成一体的最长芯样为150cm结石呈青灰色。缝内水泥填充密实,胶结良好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