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劝学文言基础知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151291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劝学文言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劝学文言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劝学文言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劝学文言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劝学文言基础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基础知识】字词解析注音释义以为轮( ,音ru,使弯曲)虽有槁暴(槁,音go,枯干)金就砺则利(砺,音l,磨刀石)吾尝跂而望矣(跂,音q,提起脚跟站着)假舆马者(舆,音y,车)金石可镂(镂,音lo,雕刻)蟹六跪而二螯(螯,音o,蟹钳)故不积跬步(跬,ku,半步)通假字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词性活用A名词作动词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B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一词多义劝 动词A勉励、奖励劝学(本课)无庆赏之劝(韩非子难势)B劝说 劝秦王显岩

2、穴之土(史记商君列传) 疾A名词 君有疾在腠理(病扁鹊见蔡桓公) 公为有窃疾矣(毛病,缺点公输)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痛苦,疾苦)B动词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痛恨,厌恶屈原列传) 膑至,宠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妒忌孙子吴起列传) C形容词,副词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指声音宏亮) 跃马疾走过之,若有追逐者(快,迅速报刘一丈书)绝A动词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石钟山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渡过) B副词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常,极游黄山记) 而

3、心目自力俱穷,绝无踪响(绝对,完全促织)致A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表达,赤壁之战) 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招致教战守策)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招来信陵君窃符救赵)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得到送东阳马生序) B名词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情趣芙蕖) C副词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极、尽张衡法)强A形容词qing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强盛赤壁之战)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健壮劝学) 赏赐百千强(有余,略多木兰诗) B副词qing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竭力、尽力战国策赵策四) 留侯病

4、,自强起(勉强史记留侯世家)古今异义故木受绳则直(古:墨线。今:泛指所有绳索。词义扩大) 金就砺则利(古:金属制品。今:黄金。词义缩小) 蟹六跪而二螯(古:蟹腿。今:跪下。词义转移) 蚓无爪下之利(古:爪子和牙齿。今: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博学(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广博)源于本文的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直刻个不停,金属石头也能雕刻。意为只要不停努力,困难的事情也能完成。句式解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因果判断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

5、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因果判断句)难句解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与现代汉语“可以”差不多。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是“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和“为”是两个动词。“ ”解释为“使弯曲”;“为”做成。“以”作连词“而”讲,用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

6、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全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词义扩大,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句中两个“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