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5006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202X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1 20_(请自填)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以党建引领,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一主线,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总胜利! 以党建引领,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优势和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党始终是脱贫攻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加强党的领导,脱贫攻坚才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关头越艰难,越不能松劲,尤其是今年年初又遭遇重大疫情,收官

2、之年面临挑战更严峻,这就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和担当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思想引领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以党建引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稳步向前的“有力抓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始终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扮演着强化带头的角色。强化党建引领,就要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搭建一个好班子,铸造一支好队伍,扎实做好党建工作,为脱贫攻坚的冲刺插上“硬翅膀”。 以党建引领,要健全选贤任能制度。让优秀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3、精兵强将不可缺少。要善于挖掘人才,从政治素质强、品行好、讲规矩、守纪律、有能力的优秀干部中选派第一书记,让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责任、敢担当、善创新的干部做群众的“领路人”。此外,加强党建引领,党员干部也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做好脱贫攻坚、干事创业的表率,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治理能力,为脱贫攻坚冲刺贡献力量。以党建引领,要加强作风建设。让脱贫攻坚之路始终保持风清气正。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际,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党建担当,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对

4、不担当作为、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行为也要及时纠正,让基层党员干部可以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虽然,当前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又面临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是,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面对危机,我们更要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转危为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初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因疫致贫人口的重点帮扶,相信通过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我们一定能赢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2 的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

5、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 美丽娄星更是走在了精准扶贫的前沿。4月12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下发娄底市娄星区关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解难惠民促发展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的活动方案,力求经过在全区开展百个单位驻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贫困户脱贫的百千万活动来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根据区委目标要求,要想在20(请自填)年实现娄星区20_(请自填)多人脱离贫困,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理解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经

6、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先输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拜托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支付本领,构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进驻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 换血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

7、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在全区贫困地区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想贫困地区倾斜,将产业链链接到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无处可去、无处可发挥的问题,以兴新产业的新技能带动贫困群众技术提升和创新;二是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先修路,仅有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同把自家门口的道路硬化中单担当起来,才能为当地的发展、当地人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统筹农村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员的优势,带动当地技能培训的发展,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农民不会干的敢为和剩余劳动

8、力转移就业的难题,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用武之处。 造血当从心。心,最关键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仅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了,才能让大家看到未来的期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娄星区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驱,干部群众必须上下团结,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全区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全区民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3 走实群众路线 夯实

9、扶贫之基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生问题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毛泽东曾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毛主席把解决民生问题上升到保障革命取得成功的政治高度,指导着战争年代的革命先驱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为夺取全面胜利而艰苦奋斗,更指引着新一代共产党人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奋

10、勇前行。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中央和上级力量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于是,推进好扶贫工作,最需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扶贫部署尊重群众、扶贫举措问计群众、扶贫实施依靠群众、扶贫成果惠及群众,充分汲取山区群众的不竭智慧,凝聚山区群众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让“政策、机遇”这股春风,吹绿贫困山区的致富树,借“产业、科技”这块新砖,铺通贫困山区的小康路。 规划部署要尊重群众意愿。“凡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应当和群众商量

11、,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越俎代庖、削足适履只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扶贫开发始终是贫困地区群众自己的事业,贫困群众的所需所盼,群众自己最清楚。在确定项目前,重心下移接地气,深入拟安排项目村组,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筛选,积极征求群众发展愿望,发现、总结群众在艰苦环境中长期生产劳作积累的致富经验和创新成果,结合村情民意,科学合理地为群众选出最急需、最实用、最可行的项目,群众才会把党员干部当作自家人,“掏心窝子”同想问题、共谋对策,探索出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的新法子、新路径。 措施决策要顺应群众期盼。不能一味听从行政命令怎么干,怎么发展还得由群众说了算。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坚持让群众参与,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12、,将“参与”和“转变”理念贯穿于始终。政府“赋权于民”,由过去的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从操作者转变为辅助者,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经验阅历和视角层次等方面的不足,引导群众全面参与、自主决定发展项目并主动参与到实施扶贫项目中来。通过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才能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最终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发展”的转变,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项目实施要发挥群众力量。“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实施好扶贫项目,要始终把贫困群众作为扶贫开发的主体力量,干部扑下身子“帮扶不包办”,群众跟上步子“肯干又能干”。通过政策

13、引领、制度完善、目标制定、知识传授等方式,提升贫困群众认知境界,坚定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信念,教育贫困群众掌握科学技术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最终凝聚起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推进扶贫向前发展。 共享成果要接受群众监督。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扶贫开发亦然。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扶贫开发的成果,扶贫开发才有效绩可言。同时,好的大政方针必须以谦虚谨慎的忧患意识为思想前提,用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作保障。扶贫开发是国家的重点惠民政策,关联部门多、资金大、人员杂,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和“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观念,以完善的项目

14、公示公开、督查检查等机制,让群众进行监督,请群众参与管理,提高扶贫开发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才能把扶贫这台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群众真正受实惠。 实践证明,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只有把对党负责和为民尽责统一起来,把坚持大政方针和通达村情民意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竭力珍惜民力,有效保障民生,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扶贫开发才能真正成为为民、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4 _年月,按照县政府要求,我们驻胡家坨镇坨村驻村帮扶小组3名帮扶队员来到胡家坨镇坨村,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使我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助力了成长。 一、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农民的心更近了

15、 怀着一颗爱民敬民的心,我们走进了坨村。驻村帮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了个人行为,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对坨关怀的具体体现。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与接触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气”,实打实地给群众排忧解难,把这样的驻村帮扶当成一场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当成送关怀送温暖的实际行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表情,我们脸上洋溢着最诚挚的微笑,带着党的关怀,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家庭,静心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在走村串户的路上,我们和村民们结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几个月来,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围墙换上了

16、铁艺墙,村民广场还新装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坨村群众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基层干部接触多了,对基层的了解更深了 驻村帮扶工作一边面要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层干部协调合作。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的时间多了,通过他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通过与基层干部的接触,我们发现:一是基层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量大;二是基层财政所保障水平低;三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乡镇职能不对称;四是乡镇财政缺乏自主财源,管理不规范;五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落后,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六是乡镇财政是财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业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