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4997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范文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1 、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含义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

2、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 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 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

3、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 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 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3 、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 从实践中刻苦锻炼。(一) 高

4、校要从生存的高度, 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二) 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使大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三) 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得到提高(四) 高校应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二、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1 、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本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江西省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使高校成为引领江西省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进而为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政策建议,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身为 21 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2 、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我组全体成员在经过明确分工的情况下, 于 5 月 2 日 5 月 7 日期间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进行实地调查。全组分为 3 个小队,第一队:李双女、苏丝绢、邓双婕、欧阳圆圆 , 调查外语外贸;第二队:范晓晓、王晓芳、付莹,调查南昌工程学院;第三组:周星星、吴婷婷、周游、黄丽君,调查江西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