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14992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生产与改善现场管理学习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 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 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一个目标”是低成本 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是准 时化与人员自主化.“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 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据麻省理工学院汽车研究小组沃麦克和琼斯统计,在初步实施精 益生产方式的企业,通过用户的逆向拉动,把典型的“批量”生产系统转 化为连续流动,可使整个系统的劳动生产率翻一番,同时减少完成生产 时间的 90%,减少整个系统库存量的 90%;在用户手中发现错

2、误、生 产过程中的废品率下降一半;新产品面市的时间缩短一半;用户只 需再增加极少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产品系列范围内更多的变型品种.当 “精益”生产方式在企业实施两、三年后还能够通过持续的改进将“生 产率再翻一番,同时库存量、失误率和供货时间再减少一半”.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给企业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 的要求.按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生产现场管理必须合理地组织现场的 各种生产要素,做到人流、物流运转有序,信息流及时准确,使生产现 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可控的状态.具体地讲,就是生产上精心组织, 管理上精雕细刻,工艺上精益求精,成本上精打细算,操作上精耕细作, 精神上精诚团结.一、“八个零”

3、是企业现场管理的终极目标按照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企业现场管理的目标是达到“八个零”, 即合理定置物品,工作需用时寻找时间为零;合理布局生产现场,物流 走向损耗为零;合理安排生产,产品浪费及库存积压为零;严格工艺 纪律和工艺操作规程,操作失误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现象为零;加强现 场巡检和设备维护保养,装置“跑、冒、滴、漏”现象为零;准确及时 填写各种现场原始记录,规范现场各类信息标识,装置系统程控仪表、电讯、计算机保持有效运转,信息显示、传递误差现象为零;严格安 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隐患、事故为零;不断提高现场 人员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气,现场人员不良行为为零. 管理上的精雕

4、细刻,实际上是确保现场各类问题的发生为零.比如对生 产现场的定置管理,就是使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科学化 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 现场文明生产水平的目的.二、全员努力,精心组织生产是关键精益生产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则是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依据, 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配置 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力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竞 争的市场,企业应把精心组织好生产作为搞好生产现场管理的首要任 务,同时以市场需求指导现场管理,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效益状况,调 度生产现场的运作.对盈利的产品满产高产,微利或市场不

5、好的产品限 产,没有边际利润的产品停产.本着精简、合理、优化、高效的原则, 根据市场需要,重新核定生产现场岗位的定员定编.对生产能力过剩的 生产装置,可通过对生产工艺线的整体分配和生产负荷的系统测算,反 复平衡、调整,实行岗位优化组合、人员竞争上岗,把人力消耗和人工 成本降到最低点.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规范管理,优化生产现场,对不利 于生产有效运行、影响生产现场整体形象的现场问题 ,比如“脏、乱 差”和“跑、冒、滴、漏”现象,下大力气治理整改,为安全、稳定、有 效生产,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三、精益求精是工艺管理的基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面 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一

6、切为了用户,一切满足用户”,始终是企业的生 产经营宗旨.鉴于目前用户对产品的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挑 剔,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要,企业有必要制订一系列优化生产工 艺方案,不断改进产品工艺配方,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比如根据 iso9000 质量认证标准 ,加强对产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人、机、料 法、环等环节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把着重点放在对工 艺方法的改进上.在工艺改进方面,企业应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提倡“拧干的毛巾再拧一把”,深入开展工艺攻关活动.严格工艺技术规程和 岗位操作法,根据市场要求,对企业生产岗位的工艺卡片内容重新进行 修订.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

7、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生产 部位,设立关键工序控制点,明确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和检验分析人员的 职责.严格按工艺卡片要求进行工艺指标的控制,杜绝违反工艺纪律的 现象.四、成本上必须精打细算生产现场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以班组经济核算为主.为了进一步落 实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和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充分调动现场人 员当家理财、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节能降耗、节支增效,企业 可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本着干什么、管什么、就算什么的原则, 要求生产现场成本核算要能够直接反映生产一线班组的工作成果,要 符合实际,算而有用.通过预测、记录、比较、分析和控制,核算现场 的消耗与取得的生产成果,找出和堵塞漏洞,挖

8、潜增效,同时向现场人 员进一步明确今后班组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现场成本核算内容包括 生产成果和生产消耗两个方面,具体经济指标有产量、质量、设备利 用率、原材料、动力、能耗、工时利用、安全生产等.目前,企业现场 生产成本核算大多数是采取“三比、两找、一落实”的方法.所谓“三 比”,就是本班组本期实际同计划指标(或承包指标)、定额相比,本 期实际同上期完成情况比,本期实际情况同兄弟班组相比.所谓“两找”, 就是找原因,找经验教训.所谓“一落实”,就是把改进的有关工作措施逐 一落实到现场人员和各个岗位上,并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 有指标”.五、操作上精耕细作为了提高现场人员的操作水平,规范操

9、作行为,确保操作无误,企业 可在生产一线操作岗位开展优秀操作员评选和操作无差错竞赛活动, 定期举办操作工培训班,推广生产一线劳动模范创造的先进操作法,进 行操作失误反思,适应不同的操作岗位和专业要求,制订不同的操作规 程(比如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等).这样不 但可以提高广大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能锻炼和培养一支 具有高度敬业精神、操作经验丰富、临场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故能力 比较强的操作队伍.在上岗操作方面,上岗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合格 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特点及工艺、设备和物料状况,学徒、学员 等无证人员必须有专人监护,严禁独立上岗.在岗位练兵方面,操作人 员不但要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原理、技术指标,对岗位所管辖 设备,也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 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坚持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四过硬”,即操作技术过硬,维护保养设备 过硬,产品质量过硬,复杂情况下处理问题过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