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4916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治理对策;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农业生产的负面伴随产物,具有随机 性大、多样性强、复杂度高、监测难度大等特点1,其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 重视2。农业面源污染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农村生态系统和农村 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形式3。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 正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4,农业 面源污染的多源性、广泛性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 所在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仅是提高农产品质 量、提升农村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也是做好当 前农业生态环

2、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 为此,本文立足于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梳理 分析了化肥、农药、农膜和畜禽粪便等不同污染源防治现状 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滁州市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借鉴。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1.1农药农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施用农药是保证作物增产增收 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 滁州市农药使用主体正逐步由分散的个体农户向农村新型 经营主体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转移,全市现有统防统治组织 2379个,统防统治面积覆盖率达44%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 达38%以上,通过病虫精准测报、加快药械替代、实施统防 统治、开展绿色

3、防控等措施,指导适期防治,提高农药利用 效率、降低农药用量和提升防治效果。全市农药使用量已由 2015年最高值5958t (实物量),减至2019年的5017t,减 幅为15.8%;平均农药施用量为7.01kg/hm2。农业农村部最 新公布数据,2019年全国农药利用率为39.8%,较2015年 提高4.6个百分点,但仍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6, 余下的部分农药流失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污染农业生态 环境。农药的过量使用、结构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导致有 效利用率较低,是造成农药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主要 因素7。1.2化肥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发挥着

4、重要作用,创造了在人多地少的国家粮食自 给的奇迹。自2015年以来,滁州市推广化肥“三替两减” 模式(新型高效肥料替代传统肥料、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先进施肥方式替代落后施肥方式,科学减少化肥用量、合理 减少施肥次数),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了负增长。2019 年全市化肥总用量32.28万t (纯养分),较2015年减少3.43 万t,减幅达9.6%,平均施用化肥450kg/hm2。2019年全国 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滁州 市水稻、小麦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4.8%、30%和46%。 据安徽省两地研究结果,麦稻轮作制下农田氮肥流失率在 6%9%,磷肥流失率在0

5、.45%1.2% 8,9。农田过量施 肥是导致作物肥料利用效率下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并将会损害土壤的长期生 产能力,使得高效率的农业生产难以为继10。1.3农膜农膜具有保温、保墒、增肥、除草等作用,随着现代农 业的发展,农用地膜的覆盖占比不断升高,应用范围日益扩 大,在增加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滁州市地膜 覆盖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尤以分水岭地区发展“五早” 作物居多。近年来,滁州市强化源头控制,从地膜替代、减 量和减少残留3条技术路径上,推广地膜减量替代新技术新 方法,有效治理“白色污染”,推动地膜的科学合理利用。2019年全市农膜总用量超

6、过3800t,其中地膜约占60%,地 膜覆盖面积约4万hm2。据滁州市地膜残留监测国控点调查 监测,030cm 土壤中残留量在9.526.1kg/hm2,当季地 膜回收率约为80%。由于目前使用的绝大部分地膜为不可降 解的塑料,尤其是残存小碎片膜回收较难,自行分解极慢, 累积残留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污染土壤环境。研究表明, 随着土壤中残膜量的增加,土壤容不断增大、孔隙率减小、 pH上升、有效养分下降,对作物的出苗保苗、生长发育及产 量均产生了严重影响】11。1.4畜禽粪污畜禽粪污既是污染源,也是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对 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近年来,通 过实施畜牧振兴计划

7、,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循环畜牧业新技术 模式,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畜牧业科技示范场点, 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动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畜禽养 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19年,全市现有规模畜禽养殖场 1277家,其中大型规模畜禽养殖场420家。据滁州市畜牧兽 医局测算,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为690.30万t,畜禽养殖废 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达到85%以上,局部性养殖面源污染问 题仍然严重。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伴随而来的大 量畜禽粪污的产生,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如 不能及时处理和转化利用,任其随意排放流失,不仅浪费宝 贵的有机资源,还污染空气(恶臭)、水体,滋生蚊虫和传 播病原

8、体。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1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尚缺乏集成配套、成本可控、 简便实用的成熟技术体系,治理大多以工程防治、农艺防治 为主,尚未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技术 与管理的有效结合、种植和养殖的有机融合、局部与整体的 衔接不够,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理解不透彻、技术落 实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具体。2.2缺乏有效的经济利益驱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一家一户的耕作方 式仍占主体,许多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观念根深蒂固,农 业清洁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程度低,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引导 不足,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 的状况

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宜的低成本、增效益的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方法,很难让农民改变原有的生产 方式,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2.3缺乏全面的监测调查体系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 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控制难度 大,加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调查工作起步晚,当前仍然缺乏 对农业面源污染长期的基础性监测调查与研究,监测机构不 稳定,工作经费难保障,基础数据不完善,难以对农业面源 污染实行有效的监控,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变化动态和趋势存 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影响了科学防治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的 制定。2.4缺乏健全的污染防治机制当前,农业面源污染

10、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已得到了全 社会的认同,但依然缺乏有效的机制。从国家到地方出台的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大都是以规范性文件或专项 规划中提及,而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尚属空白,缺乏健全的农 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难以调动和激励不同利益群 体参与其中。3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3.1推进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农药投入,以化肥农药科学减量与有 效替代为关键技术,科学施肥与合理用药,突破化肥农药“双 减”技术难题。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 把过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尽快降下 来,提高

11、化肥农药利用效率,降低化肥农药流失量。3.2推进农业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有效消纳和减少农业废弃物,就地就近进行有效循环利 用,从根本上化解废弃物,使之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大力 推广发酵床养殖、沼气工程建设、有机肥生产、种养结合等 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技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 用。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积极贯彻落实地膜新国标,示范推广可降解地膜,探索建立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 处理处置机制和体系,消除白色污染和残留农药二次污染。3.3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集成应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配套技术,从源头上控 制农业投入品投入,过程中实施合理的预防调控,末端上转 化农牧等废弃物。集成推广

12、如稻一虾连作、猪一沼一菜等高 效模式,开展以农户为载体的家庭绿色农场建设、企业为主 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及其产业化经营,实现农牧结 合、种养循环,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3.4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作制度化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 得到完全解决的,需要长期不懈的治理。因此,今后要不断 加大工作力度,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进一步强化 顶层设计、加大规划实施,强化依法推动、加大监管执法, 强化财政保障、加大社会参与,强化监测预警、加大科技支 撑,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3.5推进舆论宣传的常态化借助网络、电视、

13、手机App等现代传媒技术,开展科普 宣传,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基层干群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 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大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引 导和规范农民生产生活行为方式,鼓励企业、农民采取环境 友好技术,让社会大众认识、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 治工作中。参考文献1 赵欣.浅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现状与对策 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 80-84.2 尚杰,尹晓宇.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减量化 研究口.生态经济,2016,32 (5): 196-199.3 王建英,邢鹏远,袁海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原因 分析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 216-217.4 毕

14、海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要把握好关键点J.黑龙江粮食,2015,5: 6-8.5杨滨键,尚杰,于法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 27 (2): 236-245.6马晓峰.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技术J.植物医生,2018, 4:49-51.7董燕婕,张树秋,赵善仓,等.农产品生产环节存 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探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2: 63-66.8王桂苓,马友华,孙兴旺,等.巢湖流域麦稻轮作 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 (2): 6-10,29.9娄云,朱国美,赵怀瑾,等.皖东地区麦稻轮作农 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 (2): 78-80.10 闫湘,金继运,梁鸣早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增 产效应与肥料利用效率J .土壤,2017,49 (6): 1067 - 1077.11赵玺,周彦芳,张亚萍,等农用残膜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8, 46 (11) : 14-15, 21.12 李丹阳,孙少泽,马若男,等山西省畜禽粪污年 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36(4): 480-4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