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4890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了解格律知识:对仗、押韵、平仄、词牌、曲牌、句式。诗歌体裁: 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依题材分类: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诗歌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情。6、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二、诗歌语言风格: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三、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2、或艺术手法):1、分析表现手法:对比(对比反衬)、衬托、渲染、烘托、比兴、细节描写、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心理刻画等。情感角度的变化,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也叫对写法。如高适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2、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 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3、把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实景、虚景、远景、近景、正面、侧面、 动景、静景、乐景、哀景、工笔、白描 、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

3、觉、触觉、味觉)。 (观察角度的变化。视觉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空间角度: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等。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4、行文构思(结构特点):一句一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象相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欲扬先抑 、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中寄予着诗人的情感。 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虚实相生、想象联想: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实际相结

4、合。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手法。 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细节描写:细微之处(动作、神情、情节等)真实、准确、传神。比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使用叠词:增加韵律感,起强调作用。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借代:以简代繁,以特征代其物, 比拟: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反问:加强语气。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 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