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14770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浆技术规程Word编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注浆技术规程_国家行业安全规范规程标准条例制度作者:飞天之龙 点击:413次1、 总 则1.0.1 以水泥-水玻璃为主要浆液的双液注浆技术,因其用料普通、来源广、价格低廉、污染较轻,且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等特点,在国内外建筑工程中已被大量采用,取得了诸多成 熟经验,亦有若干科研成果。尤其在当今基础工程处理和事故、疑难工程治理时被广泛应用 且甚受欢迎。但是到目前止,国内建筑工程行业尚没有相应的技术规程,这与工程实际所需 不符。为此,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针,总结工程施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在 侧重实际应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并编

2、制本规程。1.0.2 建筑工程双液注浆采用的注浆材料有多种, 应用范围亦较广。 考虑到第一次编写注浆 规程,而某些化学注浆材料的非完全公开性及应用的局限性,本规程仅涉及水泥、水玻璃为 主的双液注浆;注浆范围亦注重于软弱地层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处理、结构补强及预注浆 堵水、防渗等。伴随工程实践的日益拓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盼规程执行后,经工程实 践的检验,总结其发展成果再对其相关内容修改、补充和完善。1.0.3 本规程涉及的工程内容与现行的若干标准、规程等规范性文件有重叠和关联。因此, 在执行过程中,应与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规程等配套使用。3、 基本规定3.1. 基本资料3.1.1 为了保证施

3、工质量,实施双液注浆前,应该取得施工和设计的详细资料。3.1.2 注浆浆液配比的选择和注浆效果, 与所注地层的特性关联密切。 针对双液注浆工程的 特点,本条明确规定了岩土勘察应取得土层的孔隙比、土层的渗透系数,为确定地层的可注 性、注浆量等提供设计依据。表中数据是总结注浆工程实例和有关资料取得。对于没有取得 相关地层参数的情况下,可参考表中数据取值。3.2 注浆材料和浆液3.2.1 注浆时, 应根据注浆之目的和环境水的腐蚀性等因素选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通用硅 酸盐水泥GB175 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施双液注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因 为水玻璃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反应的活性较好, 而与矿渣水

4、泥的反应活性不很理想; 在充填注 浆时,对活性及强度要求不高,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但效果不及 普通硅酸盐水泥。3.2.2 水玻璃模数表示其所含二氧化硅与氧化钠摩尔数的比值, 其数值大小对固结体质量影 响较大。模数高时,二氧化硅含量高,固结体强度随之增高,浆液胶凝时间随之减小;模数 小时,二氧化硅含量低,固结体强度低。总结大量实际工程常用的水玻璃模数,本规程取 2.43.2,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工程中的需要。 水玻璃溶液浓度用“波美度”(B)表示。其浓度的高低对固结体性能颇具影响,浓度 低,固结体强度低;浓度太高,粘度增加,浆液可注性差。本规程综合工程常用水玻璃浓度, 取

5、4B 以上。但在实际应用时,需分批经室内试验并检验其效果后决定其具体数值。在通 常条件下,最好选用以工业纯碱为原料生产的水玻璃,其性能比较稳定;以土硷和元明粉 (Na2SO4)生产的水玻璃其性能不甚稳定,建议慎重采用。3.2.3 由于各地的水质有差别, 为了保证注浆工程的质量, 本条对双液注浆的拌合用水进行 了规定。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3.3 注浆设备和机具3.3.1 对于双液注浆施工的设备和机具,实际工程中是多种多样的。1 根据注浆方式不同,可选用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冲击回转钻进和振动射水钻进 等成 孔方式选择成孔设备。2 制浆设备可采用旋流式制浆机、双层立

6、式搅拌机等。3 采用专用双液注浆泵,可以更好的实现双液浆的配合比,如选用代用注浆泵,应满足双液注浆的技术要求。3.3.2 该条仅对搅拌机的性能选择提出了要求, 而没有列举出具体的机型。 拌制塑性屈服强 度大于 20Pa 的膏状浆液,就必须采用搅拌机。另外,为了能保证连续地进行灌注,搅拌机 的拌合能力还应与注浆泵的排量相适应。3.3.3 注入双液浆,注浆泵应优先选用专用的双液注浆泵,其注浆压力稳定,且便于控制。3.3.4 根据不同的工程可以选择不同材料及规格的注浆管。 注浆管承压能力的规定, 目的是 保证注浆管路和施工人员的安全。3.3.5 压力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它将直接影响到注浆压力的控制

7、和注浆的效果。 为了防止 浆液进入压力表和压力表的使用寿命,本条文提出了“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隔浆可用塑料薄膜等实现。3.3.6 该条提出了对注浆塞的原则性要求。 通常使用的注浆塞有螺杆挤压胶球式、 气胀或水 胀胶囊式,还有孔口封闭器等。在第四系地层中使用注浆塞,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有效性。3.3.7 根据双液注浆的目的和注入浆液的凝胶时间, 可采用浆液孔底混合和孔口混合。 浆液 凝胶时间较快,地下动水流和挤密注浆时,可采用孔底混合;浆液凝胶时间长,浆液扩散半 径要求较大时,可采用孔口混合。混合器的结构和长度应能保证双液浆混合均匀。3.4 浆液的制备 3.4.3 考虑到浆液中可能存

8、有渣滓,它不仅影响注浆效果,而且易引发注浆泵故障等,故增 加了对浆液过滤的要求。3.4.4 依据工程实践经验, 该条文明确了集中制浆站输送浆液所采用的水灰比。 为防止浆液 在输送过程中离析、沉淀堵塞管路,又不因此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和温升,根据实践经验又 规定了对输送浆液流速的基本要求。3.4.5 实际工程中,水玻璃浓度在使用前应进行稀释。 3.5 试 验 3.5.1 永久性建(构)筑物基础处理工程在施工前须进行注浆试验。针对不同水文、工程地 质条件, 选取适合的钻孔工艺及合理的注浆方法, 并通过室内浆材配比试验及现场注浆试验, 确定适合不同区段水文地质条件下浆液配比和注浆工艺,为优化设计及后续

9、施工提供依据。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3.5.2 试验孔原则上每隔 10m30m 布置一孔, 当地质条件复杂须保证具有不同水文地质特 征地段至少有一组试验孔。 先导孔及注浆生产性试验孔深度超过设计孔深不小于注浆段长的 两倍,须全孔取芯,并详细记录地层分层状况及地层特性。3.5.3 注浆试验孔深应与设计孔相同。 试验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地层结构选 取相应的注浆方法, 一般采用孔口封闭、 自下而上孔内阻塞分段注浆, 当被注地层深度较深、 施工难度较大时, 也可采取自上而下分段注浆。 后续施工参数的选取一般参照注浆试验的参 数选取,因此,在注浆过程中应对试验

10、参数进行整理和分析,优化注浆参数。 3.5.4 采用注水试验孔(渗水试验采取挖坑注水、钻孔注水和围井注水 3 种试验办法) ,同 时取出岩芯直接观测,并检测出各注水孔试验的渗透系数 K设计要求值。对重要的或永久 性建(构)筑物堵水防渗工程的注浆试验,一般采用围井试验,以确定设计施工参数。 4 软弱地层注浆加固 4.1 一般规定 4.1.1 根据注浆法的种类(双泵单管、双泵双管、单泵双管、单泵单管等几种形式)的不同 及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加固形状(如柱状、条状和块状),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对方案 的可行性分析时应包括:(1)基础的特性;(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分析;(3)注浆方法选

11、用条件等工程技术内容。4.1.2 注浆方案确定后, 由于地层和加固机理的不同, 应结合工程情况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 性施工来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 在工程技术条件相似或技术要求相差不多的情况下, 可类比 其它工程经验,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 4.2 设计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4.2.1 注浆加固软弱地层时, 其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取决于主体结构的要求和临近建筑物的 影响,并根据附加应力的扩散和变形、稳定性的校核,确定注浆加固的深度及范围。4.2.2 注浆孔布置 对于软弱地层加固注浆, 采用等距布置或梅花型布置是工程上常用的形式。 由于加固的 区域或目的的不同,也可以采

12、用别的方式,如长条形的注浆加固。给出的注浆孔间距和排间 距为初步设计时选用。在砂性土层渗透注浆孔距取 0.81.2m;在粘性土层,劈裂注浆孔间 距取 1.02.0m。注浆孔深度应考虑地基附加应力及地基软弱层验算的要求,原则上应该穿 透软弱层。4.2.3 在注浆前,在注浆场地进行注浆试验,通过注浆试验来确定注浆压力。渗透注浆可以 根据注浆试验曲线确定注浆压力。4.2.4 当地层采用渗透注浆时, 初步设计时的注浆压力确定可根据本条的经验公式确定。 其 中管道阻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 = p f + p j = 1.015 p f 式中:p 为总阻力损失, MPa;p flv 2 ,MPa; p j

13、 为局部阻力损失,MPa;按沿程阻力损失的 1.5计 2d 算; 为沿程阻力系数; 为浆液容重 KN/m3; l 为注浆管长 m; v 为浆液流速 m2/s; d 为为沿程阻力, p f = 注浆管直径 m。4.2.5 当地层采用劈裂注浆时,给出的最小注浆压力是考虑地层应力和土体抗拉强度确定 的。公式中土体抗拉强度 t 可取 5KPa40KPa。4.2.6 渗透注浆效果好坏取决于渗透半径内体积土的孔隙充填程度和固结程度。充填率越 高,注浆的效果越好。劈裂注浆的注浆量与注浆范围内浆脉的多少有关,浆脉越多,注浆量 也越多,注浆效果也越好,但浆液有个最佳注浆量。压密注浆的注浆量和浆泡的直径有关。 压

14、密范围越大,要求的浆泡直径也越大。但在不产生劈裂的条件下,浆泡直径是很有限的, 注浆量亦有限。一般应根据试验确定。 4.2.7 在没有进行注浆试验时, 渗透注浆的注浆量可根据本条列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得 出的注浆量需要通过注浆试验核定。浆液损失系数 在岩体中一般取 0.80.9,在土体中取 0.40.95。4.2.8 对于劈裂注浆,在没有注浆试验和经验参数时,可用本条所列公式进行计算。在含水 量较大的地层中注浆时,可采用 4.2.8-1 进行计算,在压缩性较大的土层中注浆时,采用公 式 4.2.8-2 进行计算,其中压缩临塑荷载 p 0 =3 (c cot + d ) + d ,式中 为土

15、体的摩擦 cot + 2角; 为土体重度,KN/m ; c 为土体内聚力; d 为注浆孔深度 m。在一般地层中宜采用4.2.8-3 的经验法公式进行计算。在实际注浆施工中,可能在岩土体中同时有渗透、劈裂、 压密注浆等。因此,在选用注浆量时应取上述公式计算的较大值作为设计注浆量。加压系数 f 的取值可根据现场情况,取 1.051.20。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4.2.9 注浆泵的排量直接影响到注浆压力值和效果的好坏, 在地层渗透性较好的地层中, 注 浆量可取较大值;在地层渗透性较差的地层中,应取较小值。4.2.11 桩底以下地基加固深度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及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的要求。在本规程中是直径小于 800mm 的桩定义为小直径桩, 直径大于或等于 800mm 的桩定义为大直径桩。桩底以下地基加固深度是按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7-2002 提出的,对于摩擦桩,一般应在全桩周加固,对于长径比大于 20 的桩,其摩阻力在地面下 3m4m 至桩底以下 0.5m 作用较大,因而注浆应超过此范围。4.3 施工 4.3.1 在注浆前,应选取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