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14764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课程代码:学时: 32 学分: 2讲课学时: 上机/实验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适用学校各专业开课院系: 社会科学学院教材: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商务出版社梁传孙,伍锐明,吴敏洁 主编主要参考书:助人历程与技巧四川大学出版社 黄惠惠 编著人际关系与沟通机械工业出版社张文光主编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中国城市出版社卡耐基著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是一门职业技能学科,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

2、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若不具备这一素质条件,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的社会沟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沟通的理念、知识,学会运用沟通的技巧。(二)本门课程教学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对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的兴趣;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疏解价值冲突的方法;认识压力的内涵,掌握处理压力的原则方法;掌握团队合作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团队冲突。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掌

3、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疏解价值冲突的方法;认识压力的内涵,掌握处理压力的原则方法;掌握团队合作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团队冲突。由于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这种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该课程考核应注重实践环节,考核知识应用,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第一章 学科介绍及经验学习法 教学要求:提升对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的兴趣;认知及评价过去的学习方法,明白本课程所使用的教与学的方法:经验学习法。一、为何要认识自己?二、要与人沟通吗?三、你怎样学习?(一)讲解教授与发现学习(二)经验学习法(三)学习模式量度表 第二章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教学要求:掌握工作关系的

4、特征;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的工作关系的三个核心条件;明白建立人本服务的的工作关系的特征、尺度。一、服务使用者的角度二、工作关系的特征三、建立工作关系的核心条件 第三章沟通 教学要求:认识沟通的含义和功能,掌握沟通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分析影响沟通的元素和各种沟通障碍的成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方法。一、沟通的定义和功能二、沟通过程中的各种元素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四、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功能和作用五、影响沟通的因素和各种沟通障碍的成因六、有效沟通的方法 第四章沟通模式 教学要求:认识萨提尔沟通模式,掌握萨提尔沟通模式特色、成因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反思觉察自己的沟通形态并分析成因;掌握转化现存沟通形态

5、的方法。一、萨提尔沟通模式二、萨提尔沟通模式的五种沟通形态三、功能不良的沟通形态的成因四、转化现有沟通形态的方法 第五章人本服务沟通技巧(一) 教学要求: 认识专注行为、鼓励和开放地邀请谈话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在行为上联系表达这三种技巧;在人际沟通中掌握运用“专注行为、鼓励和开放地邀请谈话”的技巧。一、有效的聆听(一)有效的聆听的要素(二)影响有效聆听的因素 二、专注行为(一)面向对方(二)开放姿势(三)目光接触(四)适当表达(五)跟进谈话三、稍加鼓励(一)言语鼓励(二)非言语鼓励四、开放式地邀请谈话(一)开放式地邀请谈话的种类(二)开放式地邀请谈话的应用第六章人本服务沟通技巧教学要求:能够描

6、述内容反映、感受反映和总结的具体内容和说明它们的重要性;在行为上表达这三种技巧;在人际沟通中使用这三种技巧。一、内容反映(一)内容反映含义(二)有效的内容反映的要素二、感受反映(一)感受反映含义(二)有效的感受反映的要素三、总结(一)总结含义(二)有效的总结的要素四、技巧的整合(一)技巧的整合含义(二)有效的技巧的整合的要素第七章坚定行为与协商技巧教学要求:认识坚定行为的含义,掌握坚定行为背后的核心信念和价值;掌握坚定行为的基本技巧和运用;掌握协商过程及所需技巧。一、坚定行为(一)坚定行为含义(二)坚定行为背后的核心信念和价值(三)坚定行为的基本技巧和运用二、协商技巧(一)协商技巧含义(二)协

7、商的基本技巧和运用第八章价值观教学要求:了解价值观和道德的基本含义,明白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认识有关价值观和道德的学说,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能解释取向背后的理由。一、价值观(一)价值观含义(二)价值观对个人行为表现的影响二、道德(一)道德的含义(二)道德的学说第九章个人及专业价值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和同学在不同事情上的价值取向。一、价值观的反思(一)人生目标(二)社会阶层(三)性别二、专业价值(一)尊重个人(二)对服务使用者的承担(三)社会承担三、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的关系第十章价值冲突与疏解教学要求:了解价值冲突,认识本专业中不同类别的价值冲突和它们对服务过

8、程的影响;明白疏解价值冲突的基本原则。一、价值冲突(一)价值冲突含义(二)价值冲突对个人行为表现的影响二、专业上的价值冲突(一)服务使用者自身面对的价值冲突(二)服务使用者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价值冲突(三)服务使用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价值冲突(四)专业价值之间的冲突三、如何处理价值冲突(一)确认冲突的存在(二)明确核心问题(三)寻找相关事实(四)建议可能出路(五)衡量价值轻重四、个人的成长第十一章自我的概念教学要求:明确认识自我在人本服务中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我的范畴和认识自我的具体方法。一、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二、认识自我范畴(一)外表和举止(二)爱好和厌恶(三)性格(四)价值观(五)长处和弱点(六

9、)感受三、如何处理认识自我(一)自我表白(二)心灵之窗(三)重要的提醒第十二章 自我的建构教学要求:明白人在情境的含义和它在认识自我和别人方面的提示;了解个人、环境、自我塑形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相关的案例。一、人在情境二、个人素质三、微观环境(一)家庭(二)学校学习经验(三)职业工作经验(四)所属组织(五)特别经验四、宏观环境(一)社会(二)社会阶层(三)文化(四)社会标签五、互动的成果第十三章 压力处理及个人身心健康教学要求:明白压力的定义、性质和种类;分辨不同种类压力的来源和不同来源间的互动关系;掌握压力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处理压力的原则和方法。一、压力(一)压力含义(二)压力的学说二、不

10、同的压力来源(一)与个人因素有关的压力来源(二)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压力来源三、压力的征兆及个人健康状况评估(一)与个人工作、学习有关(二)与机构整体有关(三)压力的影响四、处理压力的原则和个人身心健康的方法(一)处理压力的原则(二)个人身心健康的方法第十四章 团队合作及领导教学要求:明白团队合作和领导的定义、性质;认识团队领导和成员应有的表现和技巧;认识处理团队合作的注意事项。一、团队(一)团队含义(二)团队六个“P”二、为何应用团队工作三、有效的团队(一)团队规模(二)团队发展阶段(三)团队任务性质四、团队发展阶段五、团队领导六、团队成员七、团队会议第十五章 持续学习及总结教学要求:明白持续学

11、习和总结的定义、性质;认识持续学习和总结的实施操作方法;学科回顾及总结。一、持续学习(一)持续学习含义(二)持续学习重要性二、成为自己学习的舵手(一)态度(二)行为三、订立各人学习计划四、学科回顾及总结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课程单元课程内容课内总学时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第一章概述学科介绍及经验学习法2学时2学时第二章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人本服务工作关系的特征;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的工作关系2学时2学时第三章沟通沟通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影响沟通的元素和各种沟通障碍的成因;基本的沟通方法。2学时2学时第四章沟通模式萨提尔沟通模式特色、成因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2、转化现存沟通形态6学时2学时4学时第五章人本服务沟通技巧(一)在人际沟通中掌握运用“专注行为、鼓励和开放地邀请谈话”的技巧。2学时1学时1学时第六章人本服务沟通技巧在人际沟通中使用内容反映、感受反映和总结这三种技巧。2学时1学时1学时第七章坚定行为与协商技巧坚定行为的基本技巧和运用;协商过程及所需技巧。2学时1学时1学时第八章价值观价值观和道德的含义、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反思个人的价值取向,并能解释取向背后的理由。4学时2学时2学时第九章个人及专业价值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和同学在不同事情上的价值取向。4学时2学时2学时第十章价值冲突与疏解不同类别的价值冲突和它们对服务过

13、程的影响;疏解价值冲突的基本原则。4学时2学时2学时第十一章自我的概念自我在人本服务中的重要性,认识自我的范畴和认识自我的具体方法。3学时2学时1学时第十二章自我的建构人在情境的含义和它在认识自我和别人方面的提示;个人、环境、自我塑形之间的互动关系4学时2学时2学时第十三章压力处理及个人身心健康压力的定义、性质和种类;不同种类压力的来源和不同来源间的互动关系;压力带来的影响;处理压力的原则和方法。4学时2学时2学时第十四章团队合作及领导团队合作和领导的定义、性质;团队领导和成员应有的表现和技巧;处理团队合作的注意事项。2学时1学时1学时第十五章持续学习及总结持续学习和总结的定义、性质;持续学习

14、和总结的实施操作方法;学科回顾及总结。2学时1学时1学时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对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的兴趣;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疏解价值冲突的方法;认识压力的内涵,掌握处理压力的原则方法;掌握团队合作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团队冲突。六、说明1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无2 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在教案的各章节中均有提示。3 有关课程考核问题课程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平时考核60%期末考试40%分项实训综合实训开卷笔试35%25%40%4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