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147004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但愿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但愿为哨兵。学时提高作业一 地球与地图 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题。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都市位置论述对的的是 (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甲不小于乙 B.甲不不小于乙C甲等于乙 D难以判断【解析】选,选B。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W向东到60的东半球。A、三都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

2、跨度均不不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不不小于乙。 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据此完毕、4题。3.M点的地理坐标为( )A.90E,NB90W,4C.90E,45D.90W,4.自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地的方向为( )A东北B.正北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解析】3选C,选B。第3题,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阐明位于极点,位于某一大陆上,可以拟定为南极点。图中左侧为经线,则M点的地理坐标为90,45S。第4题,P、N位于同一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距离最短,故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正北。读国内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题。.图中公路

3、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也许是( )A.45米 B.50米.50米 .600米6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000 B120 00 C.14 00 D2 000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尽量连接居民点在山沟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在陡坡段增长“之”字状弯曲尽量避免跨越河流A . .D.【解析】5选,6选,7选B。第5题,甲地海拔最低,为10米,丙地海拔最高,为5006米,因此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接近600米,但不等于600米。第6题,比例尺=。第题,图中公路尽量沿山沟延伸,在陡坡处呈

4、“之”字状。8甲为国内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乙为沿甲图中某剖面线所绘的地形剖面图。乙图所示地形剖面是沿甲图中的哪条线段所绘( )导学号0863A.bB.cd .e D.【解析】选C。乙图中,起点处海拔约为21米,故a、g两点不符合。最高点接近右端点,故cd线不符合。9.下图为国内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2)该地筹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0米。你与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根据图示信息阐明理由。【解析】第()题,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海拔在549米,地面起伏,坡度和缓,属于丘陵地形类型;甲地位于两

5、个山顶之间,属于鞍部。第()题,这一问是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修建水库具有调节水资源时间分派不均、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方面的作用、汇水面积大、河谷狭窄,利于建坝等方面分析赞成的理由;也可从修建水库会沉没耕地,使人均耕地减少、需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建设成本高,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方面分析不赞成的理由。答案:(1)丘陵;鞍部。(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派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需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长建设成本;沉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

6、减少。 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回答1题。1.最合适与A地共同使用该图的国家是().印度B.中国C.澳大利亚.美国.对跖点是地球同始终径的两个端点,下列有关图中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对的的是( ).都位于东半球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C.不也许同步属于同一日期.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 千米.图中地位于悉尼的()A.正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正西方【解析】1选A,选B,3选。第1题,由材料可知,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

7、地图,在纬线图上重要体现的是纬度差别,由图可知A点与印度经度几乎没有差别,重要为纬度差别,因此最合适使用该图,而其她三国,都既有经度差别也有纬度差别,因此不合合用该地图。第2题,对跖点是有关地心对称的点,它们纬度数相似,分别为南北纬度,经度和为18。互为对跖点的两地一定分属两个半球,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由于划分日期的线有两条,如果互为对跖点的两地同步位于零时经线与80经线一侧,就会是同一日期。互为对跖点的两地球面最短距离相差约0 00千米。第题,由点与悉尼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现,A点在南极洲,位于悉尼南方,且从悉尼向方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跨过的经度数小,A在西,因此A在悉尼西南方向。【误区警示】

8、解答本题易浮现的错误:(1)不能对的结识到纬线图上重要体现的是纬度差别。(2)忽视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的位置关系:经度相对,和为18;纬度相反,数值相等。(3)没有掌握极地经纬网判断方向的措施“以极地定南北,以自转定东西”。 (广州模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毕4、5题。导学号086.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5.该地拟修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 )A.乙处 B.丙处 .丁处D.戊处【解析】4选B,5选D。第4题,乙地等高线较为稀疏,也许看到梯田;丙地线路两侧等高线密

9、集,坡度陡,能欣赏到峡谷风光;甲丁之间有山脊阻挡不可通视;行进方向由西南向东北。第题,戊处位于峡谷,其上游有集水区域,因而该地作为坝址建水库最佳。下图示意国内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7题。.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有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山沟C.山脊D.山顶7.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也许是( ).5米 B.18米C.220米 D.25米【解析】选,7选C。第题,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也许位于山沟或山脊。根据题目论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有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沟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

10、足,因此林木密集区位于山沟地带。第7题,图示区域东、西两侧之间最多有条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为30米,可以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dH(n)(n为相隔等高线的条数,为等高距)计算东、西最大高差应当为0米H240米。【加固训练】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去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状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毕(1)、(2)题。(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甲、乙 B甲、丙 C.乙、丁D.乙、戊【解析】()选D,

11、(2)选B。第(1)题,由于是“台风过后”,测量本次台风的降水量已经不也许;溪谷中的蒸发量不是学生实习可以测量出来的;但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溪谷所在地的坡度和洪水过后形成的堆积物粒径的大小。第(2)题,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结合图中档高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山沟;溪谷发育在山沟中,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自然在山沟中,而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8.(蚌埠模拟)图为某大陆东部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从地形上看,图2四幅剖面图与图1甲乙线段通过地最相符的是()【解析】选B。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区域面积不大,甲乙沿线气温高下重要取决于海拔的影响。海拔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

12、因此从甲向乙方向依次通过山顶和山沟地貌。9.(能力挑战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今年暑假对国内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她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窗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与否能解释其中因素?(2)该小组的几位同窗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窗站在C处、另一位同窗站在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窗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窗?为什么?()该小组的两位同窗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浮现了图右侧两种状况,你觉得对的反映G剖面

13、的是_,请在两图中标出GH和E的交点。()两位同窗分别在A、B两地测量本地的气温,你觉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在山沟,山沟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第()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为山沟,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为山脊。如果两地之间有山脊相隔,就会阻挡视线,山沟则不会。第()题,G、H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从G到H海拔是先升高再减少,故选。G和E的交点I为H间的最高点,D间的最低点。第(4)题,图中档高距为100米,B处海拔为700米,A处海拔为 20米,两地的垂直高差为0米,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 000米,气温约下降 ,故两地之间相差约3 。答案:()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处的同窗,由于C、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窗,由于D、之间是鞍部,不会阻挡视线。(3)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长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