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4562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课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课 最宝贵的一门课教学目标:1、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2、 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3、 围绕话题“遵守秩序和规则”,结合实际谈谈认识。4、 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理发、留学、秩序、素质、相约等。5、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子的运用。(1)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例外?(2) 无奈之中,他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3) 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呢?(4) 何必等这么久呢?6、 通过词语和课文学习,积累词语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7

2、、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确立制度观、纪律观念、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字词句的掌握,写作训练。教法:引导法学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学前的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课时:7课时第一课时 课文一的学习 11、最宝贵的一门课课时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加深对学习方法的认识。3、通过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确立制度观、纪律观念。教学重点: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2、加深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一、讨论入: 1、讨论:遵守纪律的必要性,以及不遵守纪律会带来什么危害。

3、(引入课文学习。)二、 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要求:(1)解决不认识的汉字. (2)标出自然段。三、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时作业)1、分小组合作互助的方式,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问题:(1) 、理发师为什么两次拒绝给那位中国人理发?(2)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觉得这个故事不可思议?(3)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发上争执?(4) 、中国留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结果怎样?(5) 为什么说这是最宝贵的一门课?(6) 文中说我们的民族可能丢掉了“美好的东西”,想想看,它指的是什么?三、 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答。(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

4、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 2、抢答课后课文练习题。四、指导感情朗读。1、 大声朗读,达到流利的程度。2、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七、 板书设计:11、 最宝贵的一门课(问题展示)第二课时 词语句型学习课时目标:1、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2、掌握文中的句型教学重点:句型的运用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学习词语。1、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理发:剪发和形成发型的动作或过程。留学:到外国学习或研究。 性质:指事物的特性,本质。秩序:整齐而有条理的状况。素质:素养。2、 从汉字的意义和组合方式学习下列词语。接待、相约、闹市、不以为然、井然有序3、

5、根据词语解释或联系已学过的词语,掌握下列新词。例外、顽固、争执、坦然、标记、何必、崇尚、是非、感慨万千等。4、词语例释。 (1)指导学生自读解释理解词语。 (2)读词组,学生说说还可以组成那些词组。 (3)请学生模仿造句,教师进行指导。二、学习句型(课时作业) (1)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例外? 例如:反正没人了,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2)无奈之中,他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 例如:无奈之中,我们只好同意了。 (3)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呢? 例如:既然他不同意,你为什么还要做呢? (4)何必等这么久呢? 例如:你又何必把他叫过去? (让学生说说,

6、教师指导。)三、小结并布置作业:1、用所学词语说话2、熟读词语四、板书设计: 11、最宝贵的一门课 句型学习:(1)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例外? 例如:反正没人了,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2)无奈之中,他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 例如:无奈之中,我们只好同意了。 (3)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呢? 例如:既然他不同意,你为什么还要做呢? (4)何必等这么久呢? 例如:你又何必把他叫过去?第三课时 用听说读写方式学习课文课时目标:1. 完成课后听力训练。2. 会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 听力训练1、 完成教科书上课后听力练习。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二、

7、 说话训练1、 复述课文(课时作业)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课文,尽可能做到完善。2、 讲故事比赛。(1)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2)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3) 师生一同点评。三、 写话练习。1、 写一写:应该怎样遵守纪律。2、 师巡视指导,学生边想边写。3、 全班交流,请同学读一读所写内容。4、 点评,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熟练地复述课文。五、板书设计:11、最宝贵的一门课模仿造句第四课时 课文二的阅读理解课文二:一诺千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8、。教学重点:理解“一诺千金”的意思。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故事导入1、师板书课题:课文二:一诺千金2、生齐读课题,并说说对这个词语的理解。3、师讲“一诺千金”的故事 关于“一诺千金”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下面老师给你讲讲这个故事。“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是:“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就是说,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故事就是这样的。4、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主人翁季布是个什么样的人?5、升举手发言,围绕“讲信用、耿直、狭义”来说即可。6、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诚信方面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来,快速读一遍课

9、文。二、初读课文。1、解决不认识的汉字。 2、读通句子三、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课文讲了一个故事:是小时侯的同学小男孩讲信用,如期归还两块钱的事。四、再读课文,质疑解疑。(课时作业)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问题做好标记。2、小组内解决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全班解决。3、学习故事内容(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我的心理都有那些变化?为什么回游这样的变化?“难堪”是什么意思?小男孩为什么要难堪?如果你是那位男生,你当时是怎么想的?(2)读了这个故事,那里最让你感动?你想对哪个男生说什么?

10、五、拓展延伸1、请大家讲一讲你所知道的诚信故事。2、课外阅读有关诚信的书,写一篇读后感。六、小结并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积累字词。七、板书设计:课文二:一诺千金第五课时 用听说方式学习课文二课时目标:1、完成听力训练。2、会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听力训练1、教师把课文内容改编成听力短文,读给学生听。2、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二、说话训练1、复述课文(课时作业)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课文,尽可能做到完善。2、进行复述课文比赛三、小结并布置作业:1、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2、积累字词。四、板书设计:课文二:一诺千金第六课时 学习生字词课时目标: 1、能够正

11、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并会组词。 2、理解并会运用本课词语。教学重点:生字学习。教学难点:词语的掌握。教学过程:一、生字学习 1、展示本课生字。2、分析字形结构。3、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要按笔画笔顺规范写生字)二、学习本课词语。1、展示本课词语:留、何、非、检、素2、逐个理解词语。3、词语运用,用所学词语造句。(课时作业)4、读词语。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字词练习。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五、板书设计:生子:留、何、非、检、素第七课时 口语交际活动课时目标:1、 完成课后交际活动。2、 结合本课话题能够顺利进行表达。教学重点:积极参与交际活动。教学难点: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一、真实交际。1、学生完全脱离教科书进行表达。2、老师给出情景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要在已学课文和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话题,联系真实情景进行表达。)二、口语交际。(课时作业) 1、完成教科书上课后练习中的“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话题,设计以下情景,让学生积极讨论表达。情景: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秩序和规则?(学生进行讨论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准确。)三、小结并布置作业。1、积累字词;2、预习新课。四、板书设计:11、最宝贵的一门课课文二:一诺千金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