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1446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住区发展与规划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城镇的研究本文摘要:本文先列出小城镇的相关概念;提出国外对我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小城镇规划理论;最后举例长江中下游的小城镇的布局与规划来具体的呈现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面貌;结论:总结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不足,应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建设优化城市!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 长江三角洲一 小城镇的形成与相关概念(一)聚落的形成和居民点的分化聚落,也称居民点,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聚居的地点,它是人们按照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聚居的地方。它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有各种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他公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

2、会大约有几十万年时间,原始人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与采集的狩猎与采集经济生活,没有形成固定的住所。一万或一万二千年以前,原始人学会了种植,使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开来,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渔业、畜牧业开始分离,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将剩余的劳动产品用来交换,进而出现了商品贸易,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牧业劳动开始分离,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这次劳动大分工使居民点开始分化,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居民点乡村;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居民点城镇,这时人们也进入了永久的定居生活的时代【1】。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们摆脱了依赖风力、水利等

3、天然能源的局面,工业在城市中迅速聚集和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用地的功能和布局也比以前复杂的多。20世纪后期,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这时的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渐渐突破了城区界限,向周围的郊区发展,原有的行政区划、政治单位都被打破。历史上旧的“城区”和“乡村”的概念隐退了,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他毗邻的内地、腹地形成统一的大型都会地带。(二)小城镇的相关概念(1)城镇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就业、人口分布和人类聚居地结构的变化过程。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和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还应包括

4、城乡质量品味的提高,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等各类城市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工作、居住、交通通信、休憩等各种功能的增强,以及效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合理使用等【2】。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提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与平台。尽管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各个国家实行的政策和选择的途径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其进程有着一般性的规律,即城镇化发展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在1979年研究了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 曲线,并将城镇化过程分为

5、三个阶段,即城镇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以及进入高度城镇化发展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高于70%)。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化都是从第一产业为主导逐渐过渡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逐渐过渡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但是就业结构的转换普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农业就业人数的下降更是大大滞后于产值下降的速度,这就造成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城市,从而使城乡收入等方面的差距普遍存在于各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工业化前期差距表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在工业化中期,差距保持相对稳定;工业化后期,差距呈缩小的趋势;在工业化结束时可实现初步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居民收入一般可达到城市居民

6、的85%左右;在后工业化社会,差距进一步缩小乃至基本消除,出现城乡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局面。这是城乡收入和其他差距变动的倒“U”型曲线规律。(2)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从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过程看,一个城市可能要经历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1950年,欧洲人口明显集中在大城市中心;1960年人口从市中心向周围分散;1970年以后,这一进程加快,城市中心区发展衰退,出现“空心”城市;1980年城市中心开始复兴,开始人口返还大城市的趋势。而当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由于农村经济增长赶不上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推动大量失业农民进程,希望寻找工作机

7、会和较好的生存条件。这种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人们称为生计城市化。(3)乡村城市化乡村的城市化,也称乡村城镇化。其定义同城镇化一样,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对此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国外的学者对乡村城市化内涵的理解多侧重于人口、文化价值观从城市向乡村的扩散。如美国学者M.Pacioner认为乡村城市化是城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向乡村地区扩散的社会变动过程,最明显和最直接的表现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自然流动。法国学者Pierre Merlinr认为,“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空间的缓慢的城市化过程3”,是在乡村居住区周围发生的,乡村城市化地区的人口是由城市内迁移而来的,其原因是一部分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环境

8、,而且土地价格低,付款方式等因素有利于在乡下购买或者建造住宅。小汽车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大量涌现促进了这一过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占百分之几的国家,大部分乡村的劳动力要么去城里上班,要么从事非农工作,家庭也能享受到以前只有城市才有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可见,乡村地区已经城市化了。(4)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或城乡融合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空间等要素上交融、协同发展的过程。西方学者多将城乡一体化理解为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有的大都会中心向较小的聚落或者尚未工业化地区转移,所形成的城市和乡村混合的新区域。(5)小城镇的概念由于各国的国情、

9、行政管理、人口的不同,和城市的定义一样,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城镇和城镇化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小城镇就是规模较小的介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二 国外对我国有影响的小城镇规划理论这里列举一些对小城镇规划影响比较大的理论(一) 城镇发展模式的理论(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霍华德针对当时的城市尤其是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所面临的拥挤、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主张,倡导社会改革,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机构形态取代分离的旧的社会结构形态。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在田园城市的边缘设有工厂企业。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万人,超过了

10、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城市,“新城镇也会有自己的乡村带”,在行政管理上是两座城市。但是有专设的快速交通,一座城市的居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另一城市,所以两座城市的居民实际上属于一个社区”。这样保证了大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大城市所产生的各种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够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在它的影响下,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霍华德组织筹措资金,在距伦敦东北56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该城市的设计是在霍华德的指导下由恩温和帕克完成的。虽然已经建成的莱彻沃斯田园城市并没有像霍华德所期盼的那样,在英国引起连锁反映,但是他的思想和主张对城

11、市规划的意义是深远的,并为以此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了世界性的运动。(2) 广亩城市:1932年美国建筑师赖特在正在消失的城市以及宽阔的田地中提出“广亩城市”。他主张城市分散,认为大城市应当自行消失,取消城市,建立一种新的,半农田式社团广亩城市:在大量普及的条件下,把几种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上。建议发展一种完全分散,低密度的城市来促进这种趋势。(3) 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几种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沙里宁认为,城市和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因此城市

12、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应与此相一致。他认为“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所以这条原则,也应当做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有机疏散时把大城市目前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为功能的集中点”。在这样的意义上,架构起了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即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集镇,它们彼此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带隔离开来【4】。(4) 柯布西耶的雅典宪章该宪章的有三大贡献: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芒福德提出,今天农村就是明天的城市。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不能割裂。创造性的概括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这是柯布西耶的杰出贡献,并以此提出阳光城的概念,即拆除城市中的低矮房,建设若干座高

13、楼大厦,以享受充足的阳光。提出保存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的重要性。(二)区域规划理论(1)格迪斯的学说:格迪斯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最早注意到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的研究,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揭示了现代城市成长和发展的动力。1915年格迪斯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他指出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了城市发展显著的集中。在这些地区,城市已有向郊外扩展的趋势,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体系中。(2)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的考察研究,1933年完成了中心地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

14、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镇的职能、大小与空间结构分布的学说,即城市的“级别规模“学说或城市的区位理论。其要点是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等三个方面对城市的分布、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理想的正六边形城市体系模式。(3)增长极核论:增长极核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在1955年提出的。增长极核策略的主要观点是使工业等快速的在少数极核进行,以促进集合本身的增长,然后以极核的影响来带动附近的发展。增长极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曾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一些发展中国家集中力量发展了一些中心城市,但由于有些国家片面运用增长极核策略,导致大城市更加膨胀。到70年代有些国家实行重大策略转移,

15、积极发展小城镇。从80年代开始,各发展中国家相继地把发展重点转向推动次级城市的策略,主张把次级城市的发展规划建立在国家规划的基础上,完善中心地理论,将全国分为若干区域,以区域内选择或布置次级城市作为发展的中心。例如泰国把全国分为一个中央区和三个边缘区,每区选定一到两个区域增长中心,一到两个次级增长中心和若干个低级增长中心。(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和边缘的关系式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初期是核心区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的控制,然后是依赖的强化,核心区通过控制效应强化对边缘的控制,然后是边缘获得效果,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交易、咨询、知识等交流增加,促使边缘发展,并随着扩散作用加强,

16、边缘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取代核心。三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这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为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现状特征(1) 村镇空间仍以传统的分散布局为主,但已经呈现逐渐集中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的村镇空间布局依然以传统的分散型布局形态为主,村镇选址延续了长久以来自然经济影响下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的要求。广大的村镇依然散布在乡间原有的水草丰满之地或者交通便利之处。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不再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随之带来的是村镇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滑,由农业耕作决定的村镇活动圈已经不是村镇布局的决定性力量。在各种纷繁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村镇人口集中已经成为趋势,虽然在空间上人口的流动和村镇用地的集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对应,但各级政府已经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出台了各类措施以推进村镇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