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4453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部2。3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 103页、104页例1、 105页做一做和阅读资料。【教材分析】主要教学内容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关变式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

2、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 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解题 思路。【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的解题思路。能解决生活中“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猜测、列表、画图、假设等活动解决 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及学习单【设计理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重在向学生

3、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体现学习过程和思维的训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 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想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1 .古题激趣(课件出示)2 .揭示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形成策略1 .出示103页例1。2 .理解题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3 .猜一猜鸡兔各几只?引发学生有序思考。4 .自主探究解题方法。(师巡视及时了解学情)5 .汇报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1)列表法(2)画图法(3)假设法6 .引导小结假设法的一般解题思路。三、策略梳理,建立模型1 .回顾整理解题方法。2 .解答古题,体

4、会假设法的一般性。3 .感受“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初步感悟这一数学模型。四、推广应用,形成技能。1 .第105页做一做。2 .猜一猜活动。3 .课外推荐第105页“阅读资料”【板书设计】“鸡兔”同笼方法:假设全是鸡:8X2=160)26-16=10 (条)4-2=2 (条)假设全是兔:8X4=320)32-26=6(条)4-2=2(条)兔:10+2=5(只)鸡:8-5=3 (只)鸡:6+ 2=3(只)兔:8-3=5 (只)猜测法 一列表法 一画图法 尸假设法 验证答:鸡有3只,兔有5只【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 .本节课我就开门见山的引入古题,明确任务,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欲望, 使

5、学生很快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全程参与思维活动。2 .由于四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鸡兔同笼”问题, 学生理解假设法有一定的 难度,因此我比较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难度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自主尝试,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 发展。3 .能抓住重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鸡兔只数与腿 数的变化规律,为理解假设法铺垫基础, 通过画图法的直观展示,加深对假设法 理理解,从而很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4 .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思维得到锻炼。二、存在的问题1 .语言缺乏感染力和亲和力,造成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各环节过渡语不 够自然。2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三、我的困惑1 .如何自然又高效的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2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3 .如何合理把握各环节的时间?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