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1445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实验一轮复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年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考点一: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1、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 (4)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或用酒精灯加热),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酒精灯)拿开,过一会,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

2、小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启普发生器:关闭活塞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启普发生器不漏气3净化干燥与反应装置 (1)杂质产生原因:反应过程中有挥发性物质,如用盐酸制取的气体中一般有HCl;从溶液中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气副反应或杂质参加反就引起,如制乙烯时含SO2;乙炔中的H2S等 (2)装置基本类型: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来设计(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吸收剂的依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的差异主要考虑的是吸收效果,而不是现象选择一种与杂质反应快而且反应完全的除杂剂 一般情况下: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

3、来吸收;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选用吸收剂的原则: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要保持装置气体畅通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气体 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

4、酸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H2SHBrHI等(5)气体净化与干燥装置连接次序 洗气装置总是进气管插入接近瓶底,出气管口略出瓶塞干燥管总是大口进,小口出气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SO2Br

5、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4收集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1)易溶或与水反应的气体:用向上(或下)排空气法 (2)与空气成分反应或与空气密度相近的气体:排水(液)法 (3)可溶性气体考虑用排液法 (4)两种方法皆可用时,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若欲制取的气体要求干燥,用排空气法或排非水溶剂法 2装置基本类型:5尾气处理装置-安全装置 尾气的处理方法:直接排放直接吸收防倒吸吸收燃烧处理 处理装置 (1)直接吸收 (2)防止倒吸装置的设计 防止倒吸一般采用下列措施: a切断装置:将有可能产生液

6、体倒吸的密闭装置系统切断,以防止液体倒吸,如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甲烷时,通常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实验结束时,必须先从水槽中将导管拿出来,然后熄灭酒精灯 b设置防护装置: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对气体的吸收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少,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瓶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下一个装置所示,对于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气体在有机溶剂不会倒吸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少,使吸收液倒吸进入干燥管的吸

7、收液本身质量大于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似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这种装置又称安全瓶平衡压强式: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见恒压式);防堵塞安全装置式:为防止反应体系中压强减少,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闭装置系统中连接一个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的作用,防止溶液的倒吸为防止粉末或糊状物堵塞导气管,可将棉花团置于导管口处液封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

8、一只小试管(3)防污染安全装置:燃烧处理或袋装 判断原则 (1)有毒污染环境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 (2)尾气吸收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和吸收装置 直接吸收:Cl2H2SNO2 防倒吸:HClNH3SO2 常用吸收剂:水,NaOH溶液,硫酸铜溶液 (3)可燃性气体且难用吸收剂吸收:燃烧处理或袋装如CO考点二: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附:高中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点总结一、温度计可以册那几种温度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

9、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实验室蒸馏石油。测定乙醇的沸点。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二、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三、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

10、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

11、1(OH)3。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四、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

12、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

13、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

14、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