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14095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言4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5(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义5(二)传统文化的现状5(三)国内传统文化教育现状6(四)国外传统文化教育现状6(五)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7二、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8(一)小学教育中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8(二)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素材的筛选9三、小学教育的现状10(一)师资现状10(二)学生现状101.小学生的心理特征102.小学生的思维模式113.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1(三)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常见方式121.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常见方式122.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12总结15【参考文献】15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研究【摘

2、要】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凝聚了太多前人智慧的结晶,闪耀着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作为当代人,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并传承下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从传统文化中选取素材纳入小学教育的范畴,旨在培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优质人格的人才。本文将对传统文化中素材的选取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出筛选素材的原则,以及为了更好的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现有的教育模式需要进行的调整与优化。【关键词】传统文化 筛选素材 教育模式【Abstract】Five thousand years ofsplendid Chinesehistory,embodies thecrystals are too many pre

3、decessors wisdom,with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moral integrity.As a contemporaryperson,how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and strengthen it is what we need to think about.Selecting thematerial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primary schooleducation is tocultivatethose who are

4、 of high-quality in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culture.This paper will have a debate on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rom the traditionalculture,and is going to sum upthe principle ofselection,andsom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the existingmode of educationnecessary for better carrying out the tr

5、aditional culture to pupils.【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material selection educational mode.【正文】 前言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流淌着的是无数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和优良传统。人们常说,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力的。而经过时间层层过滤留下来的,则是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的。据调查显示,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如年少时的年画、神奇的萨满文化、以口弦以及哇呜为代表的宁夏回族民间乐器等等传统文化与技艺。我国从古至今都沿袭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可见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

6、教育都是建国之根本,只有大量的输出各方面的人才,才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前进。我国义务教育仍处于九年制,但正在不断的努力向十二年制义务教育跨越,而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根基,是打好基础的第一块基石,因此也是国内教育界,文化界等十分重视的时间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强以至于他们可以全面发展自身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将传统文化纳入小学教育的范畴,不仅可以从小培养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还可以将其传承发扬下去。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00年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硬实力不断得以提高完善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成为了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

7、辉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美德都预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容小觑。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义在本文中,传统文化指中华传统文化,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从书籍文献、文化物品等客观存在的形式,到思维方式、道德礼仪、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民族特色以及风尚习俗等等抽象存在的形式,每一项都蕴藏着每个时代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最充实的精神家园,也是前人为全世界人民留下的伟大财富。不仅能够提供文化的滋养,而且融会其中的智

8、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是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和精神的重要资源。本文中,传统文化教育指的是选取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作为素材,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方法,从而来熏陶和培养受教育者。在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的研究”这一选题展开讨论前,需要明确的是传统文化中自然有其保守过时的部分,我们的态度从来都不是一味的复兴与传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并且能够流传下来,至今仍不被人诟病的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值得我们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继承的。而不结合时代背景,只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并不能创造任何的进步。(二)传统文化的现状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听到“年味”越来越淡的抱怨,“年味”

9、是什么?是张灯结彩的喜庆、是家家团圆的热闹、是对联、是年画、是鞭炮、是年夜饭、是红包对联渐渐的变成了印刷品,很多人已分不清上下联的区别,年少记忆中那一抹墨香也渐渐的消失了。年画中的门神成了形容一个人长相的流行用语,却再也不是当年灶头上方贴着的美好愿景。是我们渐渐的遗忘了传统的风俗习惯还是传统的风俗已渐渐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雾霾;春晚铺张浪费耗资巨大,已被七成网友表示应该取消等等新的现象告诉我们,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当下还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习惯与需求。变淡的“年味”只是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我们必须正视部分传统文化由于我们的不继承不重视而渐渐的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10、。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传统文化流失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活动为了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保护意识。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国学热”“汉服热”“读经热”等等热火朝天的活动词,上文中也已提及不结合时代背景,就一味的拿来主义,并不能为当前的形势创造任何的进步。而国内外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都呈现出群情高涨的模样。(三)国内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从1994年开始,就有教育界人士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的活动,并于1995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由当时几位德高望重的议员紧急提案呼吁建立“幼年古典学校”。而老舍之子舒乙也在北京建立了“圣陶”小学,并响亮的喊出“培养国学大师”的口号。不久后。广东省

11、的某一小学也开始试行读经教育。此后,读经教育在国内被广泛的推行。发起者与推行者旨在通过中国古代字字珠玑的经典文学,可以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儒雅睿智的优美人格。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并未冷却,而是更广泛的掀起了全球各地的中国传统文化热。评选国学大师、开办国学院、百家讲坛再到汉服热、私塾热、以及全球联合祭孔,包括全球五十多个地区建立一百多所孔子学院,以及汉语热等等活动一波接一波的开展。(四)国外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众所周知,日韩与我国的许多传统文化是重叠的,不仅我国教育界人士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日韩教育中也不乏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比如日本,以“不易”和“流行”为教学原则,不易当指保持

12、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流行当指体现时代发展的内容。这就像极了日本民族特色,不仅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通过摔跤、柔道等传统体育活动培养顽强竞争、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还注重文化层面的民族特色化(通过茶道、花道等学习促进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韩国主要是在儒学文化的熏陶与继承上颇花心思,不仅开设了必修课程从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等方面进行熏陶,同时还表现出了极强的民族热情,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民族气节让韩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就像我们常说的,文化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瑰宝,从国外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珍贵。而现代人的培养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我们的祖

13、先通过自身的经历留下的智慧结晶,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五)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2004年,儒学大师蒋庆先生耗时两年编撰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一套十二册书籍出版,却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讨论。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针对这一通本撰文批评,从网络到现实媒体,逐步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的讨论,针锋相对。南师大的刘晓东老师也曾针对当下过热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提出了若干质疑,从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立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这一场讨论带来的影响就是,能够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教育技术、以及儿童学习的习惯,去挖掘更适合当下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再也不是一味的重现古代“跪着读经”“通读诗书”等场景,而

14、是去粗取精,筛选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保护儿童阅读权利,在接触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仍然要保证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全方位人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对儿童自身发展最好的方式。二、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一)小学教育中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传统文化包含了经典文学文献作品、文化物品的现实存在的形式,以及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等抽象存在的形式存在和延续。包罗万象,目不暇接,即使去其糟粕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适合纳入小学教育的素材范畴。因此,必须建立起健全的完善的筛选原则,以及结合当下教育模式探讨出最适宜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这样才能更高效更立体的

15、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在当下小学课程中,也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比如:在山东人美版美术课本中,涉及到了年画、风筝、剪纸、刺绣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可以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形式,选取学生熟悉的那一类艺术形式进行简单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同时,本人走访并参与了南京某小学星期五的素质活动中发现,该小学正在大力推广传统体育设施空竹。不得不说,空竹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设施,难度系数较大,不仅能够锻炼四肢的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劲椎,活动筋骨。但是,当下空竹玩家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年轻人中会抖空竹的越来越少,甚至有的人都将其归为“杂耍”一类。看到,国内有小学正积极的培养学生抖空竹的兴趣,并且形势一片大好,就不会再担心这些传统的体育设施会被不断出现的新型玩具替代了。国内小学力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是经常被选为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的领域。当然,也有很多被忽略的或者说没有被大范围学习的传统文化,比如:民风民俗、民族工艺等,反之,书法、国画等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已经有所了解甚至正在学习中。那么,有些尚未被纳入小学教育范畴的传统文化,可以从中选取有趣的内容,将其简化,并通过参观、实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