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13780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 (1)、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2)、对老人进行亲情慰藉(即情感的精神赡养)。 子女对家里老人的赡养不仅只着眼于物质上的照顾,还应该对老年人多关心,给予精神与心灵上的慰藉。这对不少年轻人来讲就有点不解了,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对老年人精神上的关系。下面,小编告诉你老年人精神赡养表现形式有哪些。 1、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积极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包括(1)、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即物化的精神赡养)。如购买电视机和其他必要娱乐器具等精神生活物品或者给付相应的费用。(2)、对老人

2、进行亲情慰藉(即情感的精神赡养)。这里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有道德层面的和法律层面的。从道德层面上看,非常广泛,要求很高,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但总的要求是:尽量做到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人常常感到欣慰。从法律层面看,对老人必要的探视或看望等,是不可缺少的。2、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不对老人制造精神痛苦或精神虐待。包括:(1)、在行为上不伤害老人(如侮辱行为和动作),更不能殴打老人。(2)、在言语上不伤害老人(不讽刺挖苦老人),更不能辱骂老人。(3)、不能限制老人生活自由和人身自由。如老人再婚,找伴侣、交朋友,参加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对其他精神生活的追求,都不能进行限制。从其性质看,不作为

3、形式的精神赡养,主要是法律层面的。也就是说,不作为的精神赡养,要求赡养义务人通过不作为的形式来实现精神赡养。如果作为后,往往会触犯法律,情节严重者,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老年人精神赡养,从其形式或方式上划分,有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和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从其内容上划分,有物化的精神赡养和情感的精神赡养;从其性质上划分,有法律层面的精神赡养和道德层面的精神赡养。在对老年人进行赡养的时候,物质肯定是最基础的,但是在满足物质赡养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对其精神予以关怀,这样同时进行这两方面才能说真正尽到了作为子女的赡养义务。而关于精神赡养具体又有两方面,一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是不对其进行精神通过或虐待。更多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欢迎你到网站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