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3751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拌和站建设草稿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北铁路有限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工程指挥部、项目部,监理站,设计配合组: 根据铁道部工管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283号)、铁路混凝土拌合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 /CR 9223-2015)和苏北铁路有限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的要求,为实现拌和站建设、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文明施工等全面标准化,建立混凝土拌和站和人员信用考核机制,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现印发苏北公司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苏北铁路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3日苏北铁路有限

2、公司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拌和站建设、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文明施工等全面标准化,建立混凝土拌和站和人员信用考核机制,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拌和站管理除符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总公司、上海局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苏北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担的大中型铁路基建项目拌和站。第二章 基本规定第五条 拌和站应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由专门从事混凝土生产的部门或分部组织实施。第六条 拌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混凝土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负直接责任。第八条 公司在拌和站建

3、成后负责组织验收。 第九条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方案进行审批,做好拌和站日常监管工作,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监控原材料进场验收、签认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拌合物质量等工作。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制定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或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定信息化管理流程。第十一条 拌和站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存储、传输、统计分析生产数据,达到监控混凝土生产工程机质量追溯的目的。系统应能实现材料进场与混凝土出站信息管理、重点场所及关键生产过程监控、自动生成统计数据报表、误差超标报警提示等功能,与拌和站既有生产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见

4、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附录A)。11.1 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分为铁路总公司、公司两级管理平台,施工(监理)单位一级采集应用平台。管理平台由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统一布置,应用平台由施工单位根据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自行建立,并接入管理平台。11.2 公司及施工和监理单位应按照附录A配备拌和站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11.3 公司应督促监理、施工单位按统一的格式和接口要求安装应用软件并接入公司拌和站管理平台,不符合要求的拌和站不予验收合格。第十二条 拌和站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第三章 拌和站建站与验收第十三条 拌和站设置13.1拌和站选址

5、和建设应符合国家环水保相关规定,避开易发地质灾害、水害及其他灾害位置,方便生产和运输。主要有以下因素:选择地势稍高,场地不积水;建厂地址状况好,地基承载力较高;环保因素;交通便捷;应考虑混凝土的最远运输距离,供应半径不宜大于15km;建设地点用水、用电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应将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排污规划,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永久和临时建筑相结合,减少征地拆迁及复垦量。13.2 施工单位应在建站前组织现场调查,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际工程量编制建站方案,结合信息化系统接口要求,确定设备配套、场地布局及环水保措施,确保建站安全,保证生

6、产能力满足工程需要,建站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13.3 拌和站建设标准、数量或站址布置改变时应报公司批准。13.4拌和站规模:一般线下拌和站面积不小于20亩,梁场不小于40亩。13.5拌和站大门及封闭:采取不低于2m的砖砌围墙(做墙皮,外侧粉刷为白色,上有灰瓦压顶,下有勒脚装饰线30cm)或通透式围栏封闭,场地出入口设置牢固美观、开启方便的大门,并在大门左侧设置单位(场地)铭牌(如:*局1#拌和站,标段内拌和站远离北京方向编号依次顺延),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13.5拌和站分区根据储料仓与拌和站计量斗的相对位置不同,拌和站平面布置可分为“一”型、“二”型和“L”型。根据平面布置合理分区。

7、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试验检测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分为:材料储存区、材料计量区、拌合作业区。生产区应设置工程概况、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消防保卫、管理人员名单和监督电话、厂区平面布置图、配合比标识牌、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等公告牌等。辅助生产区分为:运输车停放区、砂石清洗区。为减少站内各种作业车辆相互干扰,站内标示出材料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车的运输路线,各作业车辆按照指定线路行驶。试验检测区分为:骨科检测室、粉料细度检测室、混凝土室、标养区。办公生活区:员工宿舍、食堂、锅炉房、浴室、文体活动室、厕所等。办公生活区设置相关标识。各种宣传标语应醒目,区内空地宜设立宣传栏、黑

8、板报、读报栏等。现场文明标志,按原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的通知(铁建设200944号)执行。13.4 拌和站场地布置基本要求。场地设置符合标准化要求,建站前应上报文明施工规划,包括平面布置图、效果图、功能分区、绿化、排水、供电、建设方案等。拌和站的所有场地除绿化外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冬季地面硬化时应考虑冻土层对地基的影响,将冻土层换填,避免地基下沉。基底处理完毕后,面层重车行走主要道路水泥标号应不低于C30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20cm。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间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管),排水沟地面采用水泥

9、砂浆进行抹面。13.4.1骨料堆场骨料储存量、堆场面积应满足生产需求和相关规定。骨料储存量可按下式计算:为了提高车辆使用率,保证安全生产,料仓距离机组以最近为原则。砂、石料仓储量宜在2000方以上,且合格料应满足两个生产高峰的需要。碎石按分级配并分为合格区和待检区存放,砂子存放分为合格区和待检区,用隔墙隔开,隔墙采用混凝土灌注,高度不低于2m,保证各种材料不得混仓,上面距离墙顶15cm设堆高线,下设15cm起底线;包括储料斗在内的所有地材存放场地必须加设轻型钢结构顶棚,沙子、碎石料仓最少设置八个,合格砂仓宜设置2个交替使用。满足储备不同厂家的材料。各种存料区和各种材料挂设标识牌清晰,一律在料仓

10、左侧标识。配备骨料清洗设备,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清洗能力应满足生产需要。骨料清洗区高于地面5cm,依次设置单向流水坡、排水沟、沉淀池。仓内地面用混凝土硬化,高于仓外地面3cm以上,设3%的排水坡度,仓后部混凝土标号和厚度应加强。储料仓前水沟采用暗沟,设置盲管,雨水管处用铁篦子或钢板遮盖。上料斗要遮盖 如图料仓前水沟设置拌和站设备 配置和数量根据需要13.4.2试验组建设要求试验组是工地实验室派驻拌和站,仅对原材料进行初级检测,仅出具试验检测记录,未经母体实验室授权不得出具试验检测报告。试验组工作内容:主要负责粗细骨料、粉煤灰、矿粉等的常规检测,出具混凝土施工配料单,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

11、施工现场的拌合物性能,按验标要求的频率制作混凝土试件,并填写相应的试验资料,不能检测的项目应送上级试验室检测,由驻拌合站监理按频率进行见证。应配备压力机,根据需要配置万能试验机。人员配备满足要求,全员持证上岗。辅助设施配备要求:1、试验站应建立满足工作需要的环境场所,有温、湿度需要的所有检测工作间均应安装空调,保证现场的温、湿度达到要求。2、试验站应备有消防安全设施试验检测急需用品,房屋面积宜不少于150平方米,养护室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3、每个试验站应配备至少1台电脑,1辆试验用车及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必须的办公用品。所有试验室均应接通网络,便于信息交流与沟通。试验组仪器配置根据需要人员配置:站长、技术主管、信息员。试验组长、试验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调度、设备管理员、操作员、罐车司机、装载机司机、电工等。制定相应岗位职责,除规定要求专职外,其余可兼职。外加剂罐应保温防晒,类似活动板房。其地面盖度高于场地。各项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