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3745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调查-基于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系部名称:教育系项目名称: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状况调查-基于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指导老师:曹光海团队成员:刘聪、李晓薇、李琪、王玉敏、王晓龙、亓冉冉、张春波实践地点:济宁市老年大学、济宁市老年公寓、曲阜市沂河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场所、济宁市陵城镇鲍庄村、陵城镇红庙村以及济宁、济南、潍坊、枣庄、莱芜等相关城乡地区实践时间:(1)集体实践时间:2011年6月11日2011年7月一五日 (2)分小组实践时间:2011年7月一五日

2、2011年8月1日1、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保等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三.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龄化问题已逐步提上国家议程。而山东省老龄委发布的山东省2008-2020年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一三37.2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14.20%,高出全国2.2

3、个百分点。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自2008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10年每年净增72万老年人,将比全国提前5年结束人口红利期,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老龄化的加速,致使老龄问题更加明显,老年人精神状况备受社会关注。抑郁、孤独等是威胁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高龄化,这种危害将越来越大。老年抑郁症、孤独感是以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内心孤寂为特征的一种情感性的心理障碍,可能会导致躯体功能下降、自杀倾向等,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生命质量。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精神状况,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解决问题需要从问题的根

4、部入手,因此我们自六月至九月初,先后赴往济南、济宁、曲阜、章丘等地,对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以此为契机,通过我们的调查来了解山东省老年人精神现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知识,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素养的老年人心理精神状态,从而指导老年人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享受人生。调研期间,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精神面貌的老年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们的心灵得到巨大的触动和震撼,让我们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和前进的脚步。通过几天的调研,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怀揣热人生哲学、对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我们原本属于陌生的群体,本不可能有交

5、集的,正是因为“调研山东”我们有了焦点。2、研究概述2.1 取样本次调研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暑假放假之前(6月11、12日),我们赴济宁市老年大学、济宁市百花公园和济宁学院教师公寓展开调研。第二阶段为暑期7月5日至7日,我们一早骑车到曲阜体育馆和沂河公园对前去晨练的老年人进行调研访问,次日赶赴陵城镇鲍庄,得到村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村内街巷里发放调研问卷进行调研。第三阶段为暑期7月11日至14日,调研小组赶赴济南、章丘,先后在济南泉城广场、大明湖东岸、章丘市百脉泉公园针对晨练和夜间散步的老年人进行问卷发放、调研。第四阶段为暑期7月一五日至9月1日,调研小组队员分成小分队,分赴枣庄、潍坊、

6、莱芜各地独自进行调研。2.2 测量工具问卷为专业心理量表(见附表一),由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老年抑郁量表(GDS)和UCLA孤独量表组成,有严格的计分标准,科学的结果解释。2.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用于测量个体社会关系的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有客观支持(即患者所接受到的实际支持),主观支持(即患者所能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支持利用度是反映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包括倾诉方式、求助方式和参加活动的情况)3个分量表。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该量表经长期使用表明设计基本合理, 有效、简便、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 具有

7、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2.22 老年抑郁量表(GDS)老年抑郁量表(GDS有30个条目,其中10条用反序计分(回答“否”表示抑郁存在),20条用正序计(回答“是”表示抑郁存在)。在最高分30分中,得010分可视为正常范围,即无郁症,1120分显示轻度抑郁,而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2.23 UCLA孤独量表量表UCLA孤独量表量表共20个条目,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其中有一条用正序陈述语言较困难),每个项目为四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孤独度程度越高。2.3 数据收集与整理调研前指导老师曹光海老师召集所有调研队员

8、开会,针对调查时间、地点选择以及调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然后重点针对问卷的指导语、相关内容以及和老年人交流的技巧等问题,曹老师做了详细介绍,让我们这些很少可以接触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我们顿时信心倍增。会议第二天,我们就正式展开了这场风风火火的调研。调研过程中,老年人和调研队员一对一完成问卷,然后当场回收问卷。被试填写问卷之前,调查队员将问卷的填写方法一一介绍清楚,然后让老年人独立的、不受影响的完成问卷。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有因文化程度低及视力差等原因无法自行填写问卷的老年人,调研队员将会为老年人读问卷或由我们的调研队员代填的方式进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和他们交流会出现各种问

9、题,比如有的老人会很排斥我们,完全拒绝和我们合作,另一种极端就是会滔滔不绝的和我们讲起他们过去的故事,个人的光辉历史,或者家庭的不幸,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倾诉欲。时间紧,任务急,为此我们专门找了些“志愿者”同学协助我们去做这个调研,当然他们也都受过前期的指导和训练。每天调研结束后,我们也随时根据需要召开紧急会议,反映当天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为以后更好的完成调研工作打好基础。调研结束后,我们也对问卷做了严格认真的筛选,剔除那些漏答的及背景资料填写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全部问卷资料经核实后进行统一编码,使用spss一八.0管理和处理数据。3、数据分析3.1总体情况 在山东省济宁市

10、老年大学、济宁学院教师公寓等老年人聚集场所、济宁市陵城镇鲍庄村、陵城镇红庙村以及济宁、济南、潍坊、枣庄、莱芜等相关城乡地区随机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52份。其中男性老年人一三2人,女性老年人120人;城市老年人119人,农村老年人一三3人;有配偶同住的老年人一八1人,无配偶同住的老年人71人;独居的老年人86人,非独居的老年人166人;有经济保障感的老年人178名,无经济保障感74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114人,无慢性病的一三8人;有养老保险的老年人144人,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108人。(见表一)。表一 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性别男一三

11、252.452.452.4女12047.647.6100.0居住地城市11947.247.247.2农村一三352.852.8100.0婚姻有一八171.871.871.8无7128.228.2100.0居住安排独居8634.134.134.1非独居16665.965.9100.0经济保障感有17870.670.670.6无7429.429.4100.0慢性病有11445.245.245.2无一三854.854.8100.0养老保险有14457.157.157.1无10842.942.9100.0在年龄构成方面,60-64岁老年人占全体被调研老年人的47.2%,65-69岁老年人占34.1%,

12、7079岁老年人占34.1%,80岁以上老年人占8.3%(见图一);在养老方式方面,67.9%的老年人为家庭养老,29.8%的老年人为社会养老,而只有2.4%的老年人是依靠社区服务进行养老(见图二)。 图一 问卷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 图二 问卷调查对象的养老方式构成 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的平均分为37.19,标准差为6.294,说明老年人具有满意的社会支持度,差异显著。其中,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3.一三,标准差为4.083,表明老年人所能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较高。孤独总分平均数37.58,标准差9.605,表明老年人存在孤独感。抑郁总分平均数8.73,标准差为8.73,表明老年人接近轻度抑郁。(见

13、表二)表二 整体数据描述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 社会支持总分 孤独总分 抑郁总分 平均数 9.5 23.一三 4.56 37.19 37.58 8.73标准差 3.28 4.08 0.61 6.29 9.61 5.93.2不同性别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抑郁状况(MS)通过表三可以看出,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方面,男性老年人低于女性老年人,而在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男性老年人均高于女性老年人,说明女性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另外,数据显示,男性老年人的孤独感高于女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老年人。表三 不同性别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抑郁状况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14、支持利用 社会支持总分 孤独总分 抑郁总分 男 9.853.38 23.023.98 4.530.62 37.406.36 37.9010.27 8.546.04女 9.一三3.08 23.243.99 4.590.61 36.966.23 37.228.84 8.955.97T 3.170.一八 0.63 0.31 0.32 0.29* P0.05, * * P0.013.3不同年龄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抑郁状况(MS)表四数据显示,在客观支持方面,60-6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客观支持最小。在主观支持方面,60-6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呈现出下降趋势,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孤独感逐渐增强,且由接近抑郁发展成轻度抑郁,并且差异显著。表四 不同年龄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抑郁状况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 社会支持总分 孤独总分 抑郁总分 60-64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