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3662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岩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毕业论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超声波探伤在设备焊接缺陷中的检测和分析毕 业 论 文系 别: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论文题目:超声波探伤在设备焊接缺陷中的监测和分析 学生姓名 杨岩峰 指导老师: 评 阅 人: 成 绩: 2012年 6 月 2 日 第一章 绪论1.1超声波探伤简介超声波探伤也叫超声检测、超声波检测,是无损检测的一种。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不见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检测手段,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NDT)。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波,人耳能够感受到频率高于16赫兹,低于20000赫兹的弹性波,所以在

2、这个频率范围内的弹性波又叫声波。频率小于10赫兹的弹性波又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弹性波叫做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不能感受。 超声波的特点:1、超声波声束能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指向性。2、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和散射。3、超声波在异种介质的界面上将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利用这些特性,可以获得从缺陷界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从而达到探测缺陷的目的。4、超声波的能量比声波大得多。5、超声波在固体中的传输损失很小,探测深度大,由于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尤其是不能通过气体固体界面。如果金属中有气孔、裂纹、分层等缺陷(缺陷中

3、有气体)或夹杂,超声波传播到金属与缺陷的界面处时,就会全部或部分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探头接收,通过仪器内部的电路处理,在仪器的荧光屏上就会显示出不同高度和有一定间距的波形。可以根据波形的变化特征判断缺陷在工件重的深度、位置和形状。 超声波探伤优点是检测厚度大、灵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对人体无害,能对缺陷进行定位和定量。超声波探伤对缺陷的显示不直观,探伤技术难度大,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以及探伤结果不便于保存,超声波检测对工作表面要求平滑,要求富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才能辨别缺陷种类、适合于厚度较大的零件检验,使超声波探伤也具有其局限性。 1.2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振动

4、与波动是超声波探伤的物理基础。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波动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大类。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超声波就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波主要参数有波长、频率和波速。波长?:同一波线上相邻两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波源或介质中任意一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正好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常用单位为米(m);频率f:波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点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完整波的个数称为频率 ,常用单位为赫兹(Hz);波速C:波动中,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常用单位为米/秒(m/s)。由上述定义可得:C=? f

5、,即波长与波速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当频率一定时,波速愈大,波长就愈长;当波速一定时,频率愈低,波长就愈长。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主要在于频率不同。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能引起人们听觉的机械波称为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机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不可闻。超声探伤所用的频率一般在0.510MHz之间,对钢等金属材料的检验,常用的频率为15MHz。超声波波长很短,由此决定了超声波具有一些重要特性,使其能广泛用于无损探伤。1. 方向性好:超声波是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机械波,在无

6、损探伤中使用的波长为毫米级;超声波象光波一样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可以定向发射,易于在被检材料中发现缺陷。2. 能量高:由于能量(声强)与频率平方成正比,因此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一般声波的能量。3. 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超声波具有几何声学的上一些特点,如在介质中直线传播,遇界面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等。4. 穿透能力强:超声波在大多数介质中传播时,传播能量损失小,传播距离大,穿透能力强,在一些金属材料中其穿透能力可达数米。1.3超声波探伤设备的介绍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的检测、定位、

7、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广泛应用在锅炉、压力容器、航天、航空、电力、石油、化工、海洋石油、管道、军工、船舶制造、汽车、机械制造、冶金、金属加工业、钢结构、铁路交通、核能电力、高校等行业。超声波探伤仪、探头和试块是超声波探伤的重要设备,了解这些设备的原理、构造和作用及其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是正确选用探伤设备进行有效探伤的保证。一 超声波探伤仪1.作用超声波探伤仪的作用是产生电振荡并加于换能器(探头)上,激励探头发射超声波,同时将探头送回的电信号进行放大,通过一定方式显示出来,从而得到被探工件内部有无缺陷及缺陷位置和大小等信息。2.分类按缺陷显示方式分类,超声波探伤仪分为三

8、种。A型:A型显示是一种波形显示,探伤仪的屏幕的横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距离,纵坐标代表反射波的幅度。由反射波的位置可以确定缺陷位置,由反射波的幅度可以估算缺陷大小。B型:B型显示是一种图象显示,屏幕的横坐标代表探头的扫查轨迹,纵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距离,因而可直观地显示出被探工件任一纵截面上缺陷的分布及缺陷的深度。C型:C型显示也是一种图象显示,屏幕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代表探头在工件表面的位置,探头接收信号幅度以光点辉度表示,因而当探头在工件表面移动时,屏上显示出被探工件内部缺陷的平面图象,但不能显示缺陷的深度。目前,探伤中广泛使用的超声波探伤仪都是A型显示脉冲反射式探伤仪。二 探头超声波的发射和接

9、收是通过探头来实现的。下面介绍探头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及结构。1. 压电效应某些晶体材料在交变拉压应作用下,产生交变电场的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当晶体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产生伸缩变形的效应称为逆压电效应。正、逆压电效应统称为压电效应。超声波探头中的压电晶片具有压电效应,当高频电脉冲激励压电晶片时,发生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声能(机械能),探头发射超声波。当探头接收超声波时,发生正压电效应,将声能转换为电能。不难看出超声波探头在工作时实现了电能和声能的相互转换,因此常把探头叫做换能器。2. 探头的种类和结构直探头用于发射和接收纵波,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平行的缺陷,如板材、锻件探伤等。斜

10、探头可分为纵波斜探头、横波斜探头和表面波斜探头,常用的是横波斜探头。横波斜探头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缺陷,如焊缝、汽轮机叶轮等。当斜探头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角时,在工件中产生表面波,表面波探头用于探测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双晶探头有两块压电晶片,一块用于发射超声波,另一块用于接收超声波。根据入射角不同,分为双晶纵波探头和双晶横波探头。双晶探头具有以下优点:(1) 灵敏度高(2) 杂波少盲区小(3) 工件中近场区长度小(4) 探测范围可调双晶探头主要用于探伤近表面缺陷。聚焦探头种类较多。3. 探头型号探头型号的组成项目及排列顺序如下:基本频率-晶片材料-晶片尺寸-探头种类-特征

11、三 试块按一定用途设计制作的具有简单几何形状人工反射体的试样,通常称为试块。试块和仪器、探头一样,是超声波探伤中的重要工具。1 试块的作用(1) 确定探伤灵敏度超声波探伤灵敏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太高杂波多,判伤困难,太低会引起漏检。因此在超声波探伤前,常用试块上某一特定的人工反射体来调整探伤灵敏度。(2) 测试探头的性能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一些重要性能,如放大线性、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灵敏度余量、分辨力、盲区、探头的入射点、K值等都是利用试块来测试的。(3) 调整扫描速度利用试块可以调整仪器屏幕上水平刻度值与实际声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扫描速度,以便对缺陷进行定位。(4) 评判缺陷的大小利用某些

12、试块绘出的距离-波幅-当量曲线(即实用AVG)来对缺陷定量是目前常用的定量方法之一。特别是3N以内的缺陷,采用试块比较法仍然是最有效的定量方法。此外还可利用试块来测量材料的声速、衰减性能等。2.试块的分类(1) 按试块来历分为:标准试块和参考试块。(2) 按试块上人工反射体分:平底孔试块、横孔试块和槽形试块1.4国内外超声波探伤的现状、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历一个世纪,尽管无损检测技术本身并非一种生产技术,但其技术水平却能反映该部门、该行业、该地区甚至该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无损检测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统计资料显示,经过无损检测后的产品增值情况大致是,机械产品为 5%,国防、宇航、原子能

13、产品为 12%一 18%,火箭为 20%。例如,德国奔驰公司汽车几千个零件经过无损检测后,整车运行公里数提高了一倍,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可见现代工业是建立在无损检测基础上的说法并不为过。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和仪器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与应用。早在 1929年苏联萨哈诺夫提出利用穿透法检查固体内部结构,以后利用连续超声波在实验室研究成功。随着声纳技术的发展,美、英两国分别于 1944 年和 1964 年研制成功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并逐步用于锻钢和厚钢板的探伤。80 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机技术的快速发展,1983 年德国Krautkramer 公司推

14、出第一台便携式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 USD1 型,采用的是 z80CPU,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已显示出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强大的生命力。我国 50 年代初引进苏联超声波探伤仪,60年代初期先后形成了一些批量生产的厂家,80 年代初,国内各生产厂研制生产的超声波探伤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均有大幅度地提高,较好地满足了超声波探伤技术的需要。如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在1980 年推出了 CTS - 22 型超声波探伤仪,其主要性能指标与当时国际同类仪器水平相当。 近年来我国超声无损检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超声无损检测已经应用到了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其用途正日趋扩大。超声无损检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的基础

15、性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比如,用户友好界面操作系统软件;各种扫描成象技术;多坐标、多通道的自动超声检查系统;超声机器人检测系统等。无损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检测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图象化、小型化和系列化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我国已经制订了一系列国标、部标及行业标准,而且引进了 ISO,ATSM 等一百多个国外标准。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超声无损检测事业从整体水平而言,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专业队伍中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极大阻碍了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图象化的进展。由于经验丰富的老一辈检测工作者缺乏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总结,而年轻的检测人员缺乏切实的实践经验,这有可能导致现有的超声检测软件系统不同程度的缺陷,降低了检测的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