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3626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安全培训计划学校安全培训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重点分层次地确定安全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利用学校培训阵地,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工作。一、培训目标:1、对学生的培训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知道在校内、外的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常见事故,掌握在危险情况下的避险方法,初步具备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2、对教师的培训目标是。培训他们关心爱护学生,认真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熟悉并自觉遵守涉及安全的法规、规定,熟练掌握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的方法,具备准确分析安全与危险的判断能力,在紧急状况下_学生逃生避险的应急能力。二

2、、培训内容:本年度主要培训内容是:教师的安全职责培训;安全培训知识内容培训。1、安全职责培训的内容是。各处室安全职责;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体育教师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值勤教师职责。2、安全培训知识的培训内容。防火、用电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防毒煤气中毒方面的宣传和培训;防交通事故安全的宣传和培训;游泳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防地震和防地质灾害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防绑架、防诈骗、防拐卖等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防楼道挤压事故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防食物中毒的知识培训。三、实施途径在实施中小学安全培训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与家庭密切配合,争取公安、交警、城管、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

3、共同完成好培训任务。主要实施途径有:1、周、班会和活动课。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培训活动中,收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效果。2、学科教学和校园_培训。3、学校将按上级规定,每年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形式,派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4、学校违反有关规定,_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二)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和_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法规意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重点,以实现安全培训规模、质量、效益的综合提高为目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分级实

4、施,全员参与,全部覆盖,建立健全教职工安全培训工程_责任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师生的安全素质,减少事故发生,结合我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际,现制定全员安全培训计划。二、培训对象:全体教师三、培训内容: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四、方法步骤:1、统一规划、周密部署。学校制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并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2、落实责任、分级实

5、施。学校作为安全培训责任主体,将教职工培训纳入校年度工作计划,自行_对本校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家1长进行安全培训教育。3、完善制度,确保质量。学校将建立全员安全培训档案台帐制度,台帐内容包括: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学校全员培训计划、教职员工花名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登记表。4、认真督查,加强考核。学校安全培训计划(三)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学校安全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学校正常工作开展的保障。为认真_领导同志关于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牢固

6、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强化日常管理,狠抓各项科学预防措施的落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计划。一、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交通安全学校”和“等级食堂”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做到无重大火灾、爆炸、重大交通安全、_急性中毒、踩踏、坍塌等各类学校安全事故。二、主要工作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各教学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安全”二字深深地刻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懂得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

7、是不安全的,达到他们行为的规范化。任课教师,不管是什么课(包括室内室外课),都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坚守岗位,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若需要做实验,教师实验要规范,把安全问题考虑周全。经常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认真_全体教师、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的预防和_的处置及用水、用火、用电等安全等安全知识。要加强对职工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每学期要_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_的能力。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发现安全

8、隐患,要及时安排后勤人员和督促相关人员排除。牢固确立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意识。把学校安全管理列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议题,定期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及时处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加强对各部门、教职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制定和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市教育系统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上报并协助查处各类事故,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对每一起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

9、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要求处理。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认真执行每月一次、开学、放假前以及恶劣天气前后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全面排查重大危险源,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并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注重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和措施落实到位在注意教育性投入的同时注意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将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经费列入学校支出预算。按规定配足学校门卫,完善和规范学校消防、防盗、防暴等各类安全设施设备,为确保学校安全提供物质保障。学校重点单位,如实验室、阅览室、电脑教室、办公室,由相关人员督促检查

10、,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一)_与制度: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管理机构,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健全。2.制订本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3.制订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二)宣传教育:1.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的工作。2.综合学科教学,渗透安全知识教育,使安全教育内容真正进课堂。(责任人:各教师)(三)饮食安全:1.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严防学校群体性疾患的发生,卫生保健制度落实。2.加强学校饮用水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确保安全。3.学校不允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4.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坚持学生定期体检制度。(四)交通安全1.接送

11、学生的车辆必须符合公安、交警部门的安全标准,严格禁止无证、无牌、无安全保障的车辆接送学生,并落实相应制度2.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小学生交通安全小黄帽活动,学校邀请_部门有关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讲座。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五)校舍安全1.学校的校舍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及消防、卫生、规划、建设等各种标准。校内在建工程落实严格的安全措施,应逐步治理危房,破旧房。2.校舍安全的定期勘检检查,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立即制定修缮计划和方案,尽快修缮、加固或拆建、新建或封闭停用。发现危险校舍、建筑物、构筑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向主管部门和_报告,限期解决。3.

12、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建筑物必须按照现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疏散通道,做到不锁闭、不封堵、不占用,4.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六)活动安全:1、杜绝学生课间奔跑,打闹现象。2、总务处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对教室以及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对厨房、电脑室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学生用电,用水以及其他方面不存在安全隐患。3、杜绝学生携带刀具,棍棒,爆炸品等物品进入学校。4、结合安全教育周、119消防日、禁毒宣传教育及放学前“一分钟教育”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_危害等多方面教育。5.学校_师生参加各种_外出活动,都必须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安全负责人,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