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132059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管道功能性试验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试验:给排水功能性试验主要包括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和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又包括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和给水管道的冲洗与消毒。一、水压试验:(-)基本规定1、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分为预试验和主试验阶段,试验合格的判定依据分为允许压力降值和允在逡履L一般选用其中一项值或同时采用两项值作为试验合格的最终判定依据;2、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进行实际渗水量测定时,宜采用注水法进行;3、管道采用两种或以上管材时,宜按不同管材分别进行试验,不具备分别试验的必须组合试验,且采用不同管材的管段中试验控制最严的标准进行试验。4、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km5、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

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或预应力混凝土管等管道单口水压试验合格,可免去预试验段,而直接进行主试验阶段;6、水压试验前试验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使用闸阀做堵板,从下游注水,充分浸泡后再试验,浸泡时间规定:球墨铸铁管、钢管、化学建材管(即柔性)不少于24h;内径小于lOOOmn的磅管不少于48h:内径lOOOmn的磴管不少于72h0(-)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L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补压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接口、配件等有无漏水、损坏现象;(归纳:缓升至试验压一稳30分一漏压可注水补压一检查漏水)2、主试验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15min

3、z1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所允许压力下降数值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归纳:停止注水补压一稳15分压力降不超允许值-降压至工作压-保持30分无漏水就合格)二、严密性试验:(包括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基本规定L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湿陷膨胀流沙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全断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无压管渠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在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检验合格,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不进行闭水试验;3、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等于1500mm勺钢筋混凝土管道,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

4、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4、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段按井距分割,带井试验,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6口井),当管道大于700mm寸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5、闭水试验在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且管道未回填土前进行;闭气试验也在回填之前进行且地下水位低于管底150mm(特例),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严密性试验段灌水浸泡时间不少于24小时。(二)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1、闭水试验:(1)试验水头: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

5、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井口高度为准(即设计水头和管顶内壁的大值加2m计算)。(2)从试验水头到达规定水头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渗水量不超过允许值试验合格。2、闭气试验:闭气试验在规定时间测定管道内气体的压降值;管道内气体压力达到2000Pa时开始计时,结束时管内实测气体压力P,如P1500Pa则管道闭气试验合格,反之不合格。管径不小于1600mrfl寸,Pv500Pa时合格。供热管道功能性试验:供热管道的功能性试验包括强度试览和巴密性试验J一级管网及二级管网应进行

6、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热力站内所有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采用水作为试验介质。试验前应编制试验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等单位审查同意后实施。试验中所用压力表应安装在试验泵出口和试验系统末端。、强度试验:(-)基本规定1、 强度试验应在试验段内的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及设备安装前进行;管道施工完成后经检查除现场组装的连接部位(焊接、法兰等)外,其余均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强度试验。2、 当管道系统存在较大高差时,试验压力以最高点压力为准,同时最低点的压力不超过管道和设备允许承受压力。3、 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渗漏时,严禁带压处理。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及时排净管内积水,排水时防止形成负压

7、严禁随地排放。(-)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试验介质为洁净水,环境温度5c以上,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L5倍,且不得小于0.6MPa,充水时应排尽系统内的气体,在试验压力下稳压lOmin,检查无渗漏、无压力降后降至设计压力,在设计压力下稳压30min,检查无渗漏、无异响、无压力降为合格。(归纳:试验压力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八稳压10分钟后检查一降压至设计压力一稳压30分钟一检查)二、严密性试验:(-)基本规定1、严密性试验是在系统设备全部安装齐全且防腐保温完成检查可能存在的微渗漏。2、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且各种支架已安装调整完毕,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已达到设

8、计强度,管道自由端临时加固完成后进行。(二)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1为供热管的严密性试验,2和3为护管和供热站内系统,注意区别)1、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且不小于0.6MPa一级管网稳压lh内压力降不管路附件及设备无渗大于0.05MPa二级管网稳压3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管道、焊缝、漏,固定支架无明显变型的为合格。2、钢外护管(注意不是管道本身,是外面的护管)焊缝的严密性试验应在工作管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为空气,试验压力为0.2MP&试验时,压力应逐级缓慢上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lOmin,然后在焊缝上涂刷中性发泡剂并巡回检查所有焊缝,无渗漏为合格。

9、3、供热站内所有系统严密性试验前安全阀全开,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0.6MPa,稳压在1小时内,详检设备无渗漏,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开式设备只做满水试验;燃气管道功能性试验:燃气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应依次进行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可以看出管道功能性试验主要包括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其中管道吹扫是极其容易被忽视和遗漏的)、管道吹扫:管道极其附件组装完型在舱亟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气体吹扫或清管球清扫。每次吹扫管道长度不宜超过500m管道超过500m时宜分段吹扫。吹扫球应按介质流动方向进行。木靶板置于吹扫口5分钟内无铁锈

10、赃物则认为合格。、强度试验:(包括气压试验和水压试验)(-)基本规定L以设计压力(PN0.8MPa为界限试验介质分为清洁水和压缩空气,管道应分段进行强度压力试验,试验管道分段最大长度为中压A及以下(PNC0.4)的管道1000m次高压(0.4vPNC1.6)的5000m高压(1.6vPNC4.0)的10000m2、埋地管道回填至管上方0.5m以上并留出焊接口。3、经分段试压合格的管段相互连接的焊缝,经射线照相检验合格后,可不再进行强度试验。(-)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1 、气压试验(在管道设计压力C0.8MPa时采用该方法,即次高压B及以下)在管道设计压力c0.8MPa时,试验介质应为空气;除聚乙

11、烯管(1.5PN且0.2MPa)外,其余管道试验压力为设计输气压力的L5倍,但不得低于0.4MPa,1.5倍设计压力。当压力达到规定值后,应稳压lh,然后用肥皂水对管道借口进行检查,全部借口均无漏气现象认为合格。如有漏气,放气后修理。2 、水压试验(在管道设计压力0.8MPa时采用该方法,即次高压A及以上)当管道设计压力0.8MPa时,试验介质应为清i吉水,试验压力不得低于1.5倍设计压力。试压宜在环境温度5C以上进行;水压试验步骤:试验压力逐步缓升,首先升至试验压力的50%应进行初验,如无泄漏、异常,继续升至试验压力,然后稳压lh后,观察压力计不应少于30min,无压力降为合格。三、严密性试

12、验:(-)一般规定1、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合格且燃气管道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埋地敷设的回填土至管顶0.5米以上后才可进行;2、严密性试验是用空气压力来检验类似燃气压力下的管材和接口的致密性;3、试验压力应满足如下要求:(1)设计压力小于5kPa时,试验压力应为20kPa;(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5kPa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O.IMPa。(二)试验步骤1、试验设备向所试验管道充气逐渐达到试验压力,升压速度不宜过快;2、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缓慢上升至30唏口60滋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稳压30min,无异常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待温度、压力稳定后开始记录;3、稳压持续时间为24h,每小时记录不应少于1次,修正压力降不超过133Pa为合格;4、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应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复位,然后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用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不漏者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