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2586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可编辑)(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B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 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目 录第六章 数列1611 数列的定义1612 数列的通项5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9622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5631 等比数列的概念19632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2364 数列的应用26第七章 平面向量29711 位移与向量的表示29712 向量的加法33713 向量的减法3772 数乘向量41731 向量的分解45732 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48741 向量的内积55742 向量内积的坐标运算与距离公式5975 向量的应用63第八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66811 数轴上的距离公式与中点公式66812 平面直

2、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69821 直线与方程7382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75823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一78823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二8182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8682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二91825 点到直线的距离94831 圆的标准方程96832 圆的一般方程988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0285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105第九章 立体几何107911立体图形及其表示方法107912 平面的基本性质110921空间中的平行直线113922 异面直线117923 直线与平面平行120924 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124931 直线与平面垂直129932 直线与平面所成

3、的角132933 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135934 平面与平面垂直138941 棱柱141942 棱锥144943 直棱柱和正棱锥的侧面积146944 圆柱圆锥一149944圆柱圆锥二152945 球155946 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一158946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二161第十章 概率与统计初步1651034 一元线性回归165101 计数原理169102 概率初步1731031 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一1771031 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二1801031 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三1831032 频率分布直方图1861033 用样本估计总体190第六章 数列611 数列的定义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的有

4、关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2 了理解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入概念观察归纳形成概念讨论研究深化概念即时训练巩固新知等环节各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 1讲故事感受数列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我国有用十二生肖纪年的习俗每年都用一种动物来命名12年轮回一次2009年农历乙丑年是21世

5、纪的第一个牛年请列出21世纪所有牛年的年份 教师讲述古印度传说故事棋盘上的麦粒 学生倾听故事认识数列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数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和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展开讨论 新课 新课 新课 1数列的定义 把21世纪所有牛年的年份排成一列得到 2 0092 0212 0332 0452 0572 0692 0812 093 像 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项比如2 009是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2 093是数列的第8项

6、 举出一些数列的例子 大于3且小于11的自然数排成一列 45678910 正整数的倒数排成一列 1 精确到1010010001的近似值排成一列 1141411414 -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排成一列 -11-11-1无穷多个2排成一列 2222这些都是数列 2数列的分类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练习 1已知数列 则3是它的第 项 2已知数列1-1n1那么它的第10项是 A-1 B1 C-D 3数列的一般形式 数列从第一项开始按顺序与正整数对应所以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1a2a3an其中an是数列的第n项叫做数列的通项n叫做an的序号 整个数列可记作an

7、4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ann123与n之间的关系可用 an f n 来表示那么这个关系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n的取值是正整数集的一个子集由此可知数列的通项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的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 例如数列 1可记作其通项公式为 an n N 如果数列通项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定义域通常略去不写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给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板书定义 教师出示一组数列的例子 师数列45678910与10987654是不同的数列 而集合45678910与10987654是相同的集合 强调数列的有序性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教师利用上面举过的例子讲解 数列的分类 请学生指出上述数列中的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是有穷

8、数列是无穷数列 同桌之间讨论完成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数列 1 教师提出问题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 对于上面的数列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序号 1234 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公式an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强调数列的有序性使学生对数列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数列的通项公式埋下伏笔 重视举例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数列定义的理解 观察实例培养学生分类能力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列的定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数列的定

9、义 2数列的分类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生阅读课本P3P5上半部分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作业 教材P4探索与研究 学生课后完成 巩固拓展 612 数列的通项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 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例题解决法通过列举实例进一步研究数列的项与序

10、号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类题目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 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1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 2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 数列的一般形式 数列a1a2a3an可记作 an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an 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通项公式应用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则可依次用限定的正整数123去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求出

11、数列中的各项 例1 根据通项公式写出下面数列 an 的前5项 1an 2an -1n n 解 1在通项公式中依次取n12345得到数列的前5项为 2在通项公式中依次取n12345得到数列的前5项为 -12-34-5 练习一 根据下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5项 1an n3 2an 5-1n1 练习二 根据下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第7项和第10项 1an 2an n n2 3an 4an -2n3 例2 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357 2 3- - 解 1数列的前四项1357都是序号的2倍减去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n 2n-1 2数列的前四项分母都是序号加上1分子都是分母的平方减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