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12507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调查人:王理雪(组长)王晓晨、刘恒、万晶晶(成员) 调查时间:2013年7月20日调查地点:保定市北市区景园敬老院幸福园 调查对象:幸福园中的老人及管理人员调查目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必然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 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的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 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被送进了敬老院,那么他们在敬老院中 生活的状况如何,衣食是否满意,子女探望是否频繁,敬老院及社会给予了老人多少关怀。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人对养老院老人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刻意识到这群特殊的社会 弱势群体在享受自

2、己生活现状的同时也同样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为了了解敬老院中老人生活状况的问题,我们小组于2013年7月20日在保定市北市 区景园敬老院幸福园进行了走访调研活动,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7月20日早晨,我们一行人开始了暑期社会实践,这个活动一方面为了了解现如今敬 老院中的老人生活情况和他们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为了增强自己的韧性,接近并了解 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给他们带去热情和帮助。考虑到调查的可靠性,我们将这次社会实践 地点选在了离我们较近的景园养老院。去之前我们买了一串香蕉和一个大西瓜,希望可以 在炎热的夏天为老人们带去一丝清凉。乘22公交车到达了那儿,道路有点泥泞,走过一片 庄稼地,景园

3、敬老院就在我们眼前了,院子不大,活动的老人也寥寥无几。因为前一天我 们已经与景园敬老院的负责人进行了前期沟通,对敬老院的基本情况及敬老院中老人的信 息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我们一到那儿,李大姐就热情的招呼我们,说看这儿看老人不用 带什么水果,光是陪他们说说话他们就很开心了。从这句话以及略显荒凉的环境,我们隐 隐约约感觉到来到这儿的老人还是有点孤单的。我们的出现使略显寂静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年过古稀 的老人听到我亲切的喊他们爷爷奶奶,都非常激动。我们也被这群老人感动着,刚到不久, 一位奶奶就拉着我们去她那儿吃水果,每个老人都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这让我们激动 不已。从李大

4、姐那里我们了解到每年都会有几批学生来这里进行志愿服务,陪老人说说话, 帮老人打扫打扫卫生,老人们都很喜欢年轻人这些服务社会的做法。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实践任务,实践开始前,我们首先找到院长王大哥了解本院孤寡 老人的具体年龄和生活状态。院长告诉我们,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过70的,身体 也大都有残疾,残疾程度各有不同。在我们实际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行动不 便成了他们生活的最大障碍。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十分痛心。关于日常饮食方面,王大哥说,因为这里的老人很多牙口已经不好了,再加上由于经 济条件的限制,敬老院的餐厅中很少有荤菜,饭菜十分单调,但并不缺乏营养,平日里早 晨包子馒头小米粥,

5、中午晚上荤素搭配,有菜又汤,每逢过节,会为老人们包水饺。院长 表示,大家伙食都吃的一样,可能有些挑剔的子女也会定期来拜访送食,所以也没有很大 的问题。接下来李大姐带我们拜访了三四个老人的房间,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 谨,但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 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 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 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们通过和老人的交谈以及与护工的交流中知道了老人们进敬老院的原 因:A.子女方面:无法照顾老人,请保姆不放心B.老人自

6、己:(1)不想给子女增加压力 (2)不喜欢做家务(3)现有居住条件差(4)孤单寂寞(5)家里无医疗设施和无紧急 医疗措施(6)不喜欢与子女同住(7)餐饮不便(8)养老院管理规范(9)五保户老人。 这些老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聚在一起,也像一家人一般的生活着。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其实老人们在敬老院的生活都基本相似,一般都是5点多起床, 然后敬老院也差不多都是8:00左右吃早饭,差不多都是吃稀饭,中午晚上一般都是一荤一 素,开饭时间也都差不多,老人们一般睡的也比较早,一般晚上8:00就睡觉了,白天老人 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看电视,看看报纸,打打牌,打打麻将,互相聊聊天,偶尔社区会搞搞 活动参与参与。但是不少

7、老人还是反应在精神上有些许的失落和空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1)个别老人缺乏精神动力和生活积极性,精神状态不佳,过一天算一天,生活没目标没 追求;(2)院内没有可供老人娱乐的活动和设施,部分老人感到闲来无事;(3)部分老 人之间关系不够融洽,个别老人之间会经常吵架甚至打架,破坏了院内老人的和谐氛围; (4)个别老人对敬老院没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希望回家居住。有一位王奶奶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刚进入她的房间时看到,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她正 在用布绣一个坐垫,并不是简单的十字绣那一种,而是一层一层叠加着绣,老人说在他们 那个年代,女孩子都会做这种绣花的活,不像现在的小孩子什么都不会做。见我们有点不

8、 好意思,老人又继续说,不过你们是掌握了高科技的一代,手机电脑都会用,比我们要强 多了。就这样长一句短一句的交谈着,奶奶跟我们说她的故事,我们分享我们在学校里的 点点滴滴,她说在这儿其实挺幸福的,儿女也时常来看她。她理解儿女有自己的事要忙, 对这里的生活环境也很满意,说护工们都是别人家的子女但是像对待自己亲妈一样照顾她, 不愁吃不愁穿,伙食就那么几样但是总比自己动手做饭强。闲来就自己找点活儿做,和同 伴们唠唠嗑,也算是安享晚年了。和我们聊完天之后老人非要下楼看看,拄着拐杖扶着楼 梯把手,偏偏不要我们搀着,我们看着老人的背影,心里百般滋味。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老人们的生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发现

9、了敬老院的一些问 题:1. 部分寝室安排不合理,一些老人行动不方便,住的寝室却离洗手间很远,也有腿脚 不太好的因为一楼房间不够被安排在了二、三楼。我将这个问题给院长进行了反应,院长 说他也觉得不合理,只是老人住进来的有早有晚,住在一楼的老人都不愿意再搬到二楼去。 我和一位住在一楼的大爷进行商量,终于说服他跟二楼的那位大爷交换寝室,在我离开的 那天他们已经顺利交换,院长答应对其他不合理的安排进行调整。2. 敬老院护理人员略显不足,我们所在实践的敬老院虽然已经安排了医生,但并没 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这一点成为敬老院一个较大的缺陷。虽然有的老人有一位专门为老人 服务的护士,但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并不能得

10、到专门的照看,大多也只能靠自己,这样老 人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生活就很难十分的保障。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按照老年人口与护 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养老护理人员 约需要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职工仅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 人。不仅如此,护理人员的周转率非常高,很多老年公寓的人员周转率高达100%,个别老 年公寓甚至高达140%,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有相关的行业职业规划,一些专业学校应在此方 面加强人才培养。我们将这一点跟院长协商后,院长也说将改善此事。3. 向敬老院负责人咨询过后我们得知,我们所拜访的景园是一所私营敬老院,所有收

11、入都来自于子女或老人自己出的钱,根据需要护工服务的程度不同价格也从每月几百到一 两千不等,这些收入也只能勉强支撑着敬老院的伙食住宿水电等一系列费用。没有民政部 门下拨的款项,也少有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这对提供给老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很不 利的。据此,我们跟院长提建议,应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也要呼吁社会各界贡献爱心。 院长也说将该少此事。4. 院民寝室的硬件设施落后,并且不齐全。逢雨天路滑老人的安全没有保障,还有敬 老院防火设施不齐全,整个敬老院只找到五个灭火器,而且都安置在二楼,一楼没有安置, 对此院长给出解释,一楼由于打水比二楼方便所以没有安置。我告诉院长这是很大的安全 隐患,万一一楼起火

12、没有灭火器后果不堪设想。对此,院长也同意只要下次民政拨钱,首 先解决这个问题。5. 虽然敬老院近年来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我认为这也是 最重要的亟待解决的一件事,虽然有娱乐室,但只有一台大电视,对老人来说使用起来也 不是特别方便。我们决定向民政部门反映此事,然后安排电影下乡走进敬老院,活跃敬老 院的文化氛围。我还建议院长多订阅几份中国日报和齐鲁晚报进行传阅,还可以安排视力 较好的识字老人,定期为大家读报纸,使老人们的生活不至于太过单调。实践过程中,我对附近几个乡镇敬老院进行了询问,发现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并且发 现一床难求和养老公寓空置率较高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市内的公办

13、公营养老机构“一 床难求”,排队等床现象广泛存在;另一方面,一些相对高端的养老公寓却入住率偏低,经 营状况欠佳。一位民营敬老院负责人谈到,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扶持, 没有政策扶持我们全都无法为继。养老是个大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44亿,是世界上唯一 60岁以 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到迅速加快时期,预计到“十二五”期末, 我国仍将处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 的15%,届时,我国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龄化社会。总之,养老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 局部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问题。近年来,民政部门在老年服务方面做了

14、大量的工作,但 是,总的来说,盯了局部没看系统,我认为,要把养老事业统筹考虑,准确划分完全不能 自理老人、半自理能力老人和能自理老人。其中,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完全不能自理的 老人的需求,因为这不仅仅是老人个人的问题,也是家庭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对于 半自理老人,可采用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则应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完 成政府组织公共服务的真正的任务,解决这类老人的卫生健康医疗问题。对于更大一部分 能自理的老人,则是让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我们不可能时时陪在他们身 边,但至少一周有两天他们不会孤单。一生的奔波劳累,终于现在他们可以好好休息了。 或许不想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或许他们已经无家可回,总之他们来到了这里,希望的、 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和一点精神上的慰藉。都说人老了容易寂寞,度着空虚 的日子,在回忆里生活。或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希望我们至少能静下心,多拿出一点点 的时间来陪陪他们,让所有的善意尽情绽放,成为一个一个真正的善行,让我们的老人们 安享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