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12492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孔子说“教学相长”,能够说,老师既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这次利用暑期到惠州三下乡,能够说是我们这些准老师给那里的农村学生带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备课和上课几千年前有个哲人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代也有些人说“成功倾向于有准备的大脑”,我想,这确实是不无道理的。以前作为一名学生听课,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课堂上,自己的总体感觉是很多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楚。不过没有想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老师也是很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的。一趟三下乡之行,当自己作为一名准老师踏上讲台,我显著地感到了自己备课的不足,这不足来自于备课时间的不充分,也来自于

2、本身知识贮备的不充实。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水平,这才利于教学达成预期的效果,这点说起来似乎挺轻易,但要真正做到,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我一直在想,怎么老师在上了一节课或几节课后基础上能够摸清学生的基础性格呢?三下乡以来,经过跟队友交流经验和去听她们上课,我发觉,学生普遍反应上的好的课,老师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全部很巧妙,而老师本人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索。而老师则在课堂对学生的问答中对于她们的水平和性格有所了解。这又印证了教学设计和备课内容等方面课前准备工作是很关键的。了解学生,但怎么样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则又

3、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二)学生和老师有种看法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二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挚友般的。三下乡跟同学们十天的相处,我认为师生之间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确实能够建立友好的友情。学生们可爱、好学,同时支教队友间也会相互交流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能够立刻了解学生的心态,对应作出改变,比如增加第二课堂的课时(如音乐欣赏课、心理测试课等等),努力使上课的内容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我们给学生们带去了外面世界的出众,学生也对我们的热情给了回报,主动配合我们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也愿意跟我们反应她们的要求和提议。她们的合作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十天即使短暂,但相互全部付出了真诚和

4、热情。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沟通感情十分关键,这也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是我发觉因为老师的宽容和友好,有些同学会过于随便了,比如随便翻老师办公桌抽屉里的东西。其实她们未必认识到这是不正确,她们认为反正跟老师们那么熟了翻翻桌子也没相关系。仗着跟部分老师聊得来,课上睡觉、课下找老师聊天的也有部分同学。我记得在大学上课时老师教育学老师说过,老师永远不可能跟学生平等,因为老师要有威严,不然镇不住学生。我想,老师所说的“镇”不一定就表示专制,能够*,但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个不可侵犯的威严,才能在思想行为上对学生起到必需的约束,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最终一点感想记得聊天时有学生说她们全部很喜爱我们,喜爱我们教唱歌、搞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等课堂和活动,这些激起了她们的学习兴趣,而她们平时学校正常上课全部没有的。我想,很多老师听到学生这么的评介全部会感到欣慰。这趟三下乡之行,我们下乡的队友全部认真热情付出了,尽可能把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外面的出众向她们展现,激发她们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展望;我们无法预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带来多大的影响,不过能够肯定的是,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