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2430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听力理解和说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和说的基础,听、说者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听懂、能交流。一、影响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和说的的因素有:一般来说, 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主要分为: 语言性障碍与非语言性障碍, 其中语言性障碍包括语音障碍、词汇障碍和语法障碍; 非语言性障碍包括文化障碍和心理障碍。1、语言性障碍(1) 语音障碍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离开了它, 语言交际就难以进行。由于中国民族众多, 方言复杂, 各地的学习者在发音方面各有特色, 又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 所以往往很难辨认语流中的略读、连读、长音、短音、缩合、

2、重读、弱读、失去爆破、近似音等, 以致于听到英语材料中正确的发音, 却误以为是自己没学过的词汇。这是影响英语学习者听力提高的重要因素。(2) 词汇障碍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连接语言的最小单位, 是语言体系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没有词汇的积累, 就谈不上提高听力理解。在听的过程中, 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 但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 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从理论上说, 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 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 同时对英语常用词组、习惯用语、生僻词、俚语等也应熟悉。(3) 语法障碍由于许多学生缺

3、乏语法知识, 也会造成听力理解中的误解。例如“ remember to do sth ”表示“记着要去做某事”(动作还没有发生) , 而“remember doing sth ”表示“记得做了某事”(动作已发生)。如果不了解这些动词后使用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的区别,听时就很容易造成误解。句式的识别、信息词的捕捉都是为了理解说话人的意思。所以听者必须要有牢固的语法基础, 才不会错过一闪而过的信息。2、非语言性障碍(1) 心理障碍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好, 词汇量小、发音不准等原因,造成对英语听力没有信心, 在听力过程中, 就常会出现精神紧张、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厌倦等不良心理状态。结果是大脑出现暂

4、时“空白”, 本来能听懂的材料也听不进去, 影响到听力理解的连续性和正确性。有的学生则错误地认为听力理解是一种被动的语言信息接受过程, 因而常常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听力, 认为自己反正听不懂, 随便听, 听懂多少算多少。这种被动心理也势必影响听力理解的提高。(2) 文化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 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很大, 这就形成了运用语言的不同、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不同。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频繁地接触到西方文化信息,如果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即使听清楚每

5、一个词句也会出现误解现象,所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 因为文化知识的贫乏亦会造成英语听力的障碍。二、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听力理解和说障碍的办法1、加强英语基本功的训练纠正语音语调, 扩大词汇量, 巩固基本语法知识。首先, 教师应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要从音标入手,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尤其是连读、失去爆破、重读、弱读、节奏等方面。作为学生来说, 也应适当选读一些语音学方面的书, 对各种语音现象作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尽量克服母语和方言的影响, 对易混淆的音素、词句等采用跟读模仿的方法, 逐渐使自己攻克语音难关。其次, 教师不单要教学生单词及表达法,

6、 还要利用横向思维对该词进行词源及音、形、义连贯记忆。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 掌握好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从句等重要语法内容。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即用英语直接思维, 而不是把英语转化成汉语后再思维。因为听者在实际场合无法控制说话者的语速, 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说话者的意思, 并作出相应反应。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要选用语速正常或接近正常语速的录音作为训练, 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让听者运用听觉感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 或者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正确有效的听力理解需要听者积极地参与整个听力过程, 即:

7、 Hearing Messages UnderstandingMessages Remembering Messages Interpreting Messages Evaluating Messages Responding to Messages。这六个过程是美国的语言学家Judi 提出的, 被称为“HURIER ”模式。因此, 英语学习者在做听力练习时, 要养成一旦坐下来听音,就要专心致志地听的好习惯。每听一遍, 一定要目标明确, 要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 实际达到了什么程度。培养听力技巧。首先, 要学会预测。例如, 在听力开始前快速阅读各个问题的选项, 把握关键词, 猜测短文的大致内

8、容; 在听时我们要学会根据听力材料中已出现的语言提示, 来推测说话人即将表达的内容。通过有效的预测,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捕捉关键信息, 理解话语篇章的主旨, 并且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捕捉细节, 全面提高听力理解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其次, 要学会抓重点。听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克服这种错误心理。在听的时候, 除了全神贯注地捕捉重要细节, 还要学会“听话听音”, 既要根据上下文, 注意说话人的语气、语调, 体会其言外之意, 又要对某些没听懂的部分进行合乎情理的推测。2、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达手段, 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常会带来语言理解上的误区。有时,

9、同学们认为“听清楚了每个词”, 但就是不理解句意, 就是这个原因。要听懂语音材料, 必须跨越由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障碍, 必须有意识地去了解英美文化, 掌握他们的日常言语行为和语言习俗, 有意识地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努力排除汉语的干扰。首先应博览群书, 尤其是涉及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英文书籍, 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地理、风土人情等, 以增加对跨文化知识的敏感度。其次要充分利用英语电影、电视及电台等媒体直接获取相关信息。另外还要多读英文小说。因为小说中不仅包含了大量口语化的表达, 而且包含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内容。因此, 要全面提高听力能力, 必须在加强其他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听

10、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逐渐吸收过程, 欲速则不达。只有稳定情绪, 树立信心, 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取得进步。在课堂上, 老师应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鼓励学生放下思想负担, 正确对待听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树立信心, 克服心理障碍, 以达到减少疲劳和诱发兴趣的双重效果, 变压力为动力。此外, 教师的期待效应也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教师期待以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潜能为基础, 再加以教师适当积极的鼓励和暗示, 学生往往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激励, 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教师期待不是提出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要求, 就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 对学生采取过低估计。无论是哪种, 都忽视了学生的客观情况, 易造成学生的自信心丧失, 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