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232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总结心得体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布置与批改作业是教学流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有效落实“双减”,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作业,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

2、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一:作业功能。文件指出作业具有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的功能。这为作业的布置指明了方向。出题角度:多项选择题,考查作业布置的功能。二:作业设计符合科学规律。文件规定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出题角度:多项选择题,考查作业布置的依据。三:作业种类。作业的设计包括基础作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出题角度:多项选择题。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程度,据此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逐一进行布置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和评价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其次,要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加以鼓励和及时的给予评价。让优秀的学生有压力,让一般的学生对

3、学习有着自信和信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能够将作业分为3层:基础层: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成绩较差。提高层:没有太高自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比较好,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学生。发展层:知识接受能力强,基础扎实,成绩优秀。“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应体现分层理念,从传统的“大锅饭”向“自助餐”转变。作业设计的实施:作业设计要想做出可口的“自助餐”,教师坚决不能走“单兵作战”的老路,要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具体实施。要定期对教材、学情进行反思、梳理和诊断,同时要注重知识和年级(学段)之间的衔接,教师充分讨论、取舍,能够按单元或章节设计出最简约、高效的基础性作业,在此基础上,可设

4、计弹性作业或个性化作业;同一学科组老师之间能够交叉设计不同年级的作业,大家共同使用、更新;根据校情、学情可逐步尝试设计学科融合性作业。不同作业类型,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讲评方式,如全批全改、面批面评等。作业的类型和特点:要做到作业分层,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身心发展情况,尽量考虑到每一类学生和每一名学生。“双减”实施后,很多学校都在作业类型(分类)上下功夫,这种方向是正确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作业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主要完成必修作业(也称基础性作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必修作业+选修作业(也称选择性作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完成思维性作业(也称延伸性作业)。必修

5、作业侧重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选修作业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思维性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业评价和反馈:作为作业闭环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业结果的反馈和评价更加重要。第一,要做好作业统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自助餐”后,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应做好作业的分类统计。不但要统计完成情况,并根据完成情况向学生定期提出调整作业“套餐”的建议,还能够将学生作业选择和完成情况作为“学习进步标兵”“优秀学生”评价条件之一。第二,要加强作业评改。一段时间里,部分教师只注重作业的布置,轻视作业的评改。“双减”实施中,减轻校内作业负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提升作业评改即反馈效率。首先,作业评

6、改要及时,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由家长代劳。其次,要讲求方式方法。在课堂上可多采用学生互讲互评的方式来评讲作业,尤其是易错点、易混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问,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评改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在互评互改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补充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或错误,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最后,要重视作业评改的激励作用。学校或教师能够通过作业展评(展览)、“作业达人”评选、“书写模范”评选等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正向激励,激发学生持续高效完成作业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作业的自我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生是作业的

7、使用者与完成者,作业内容完成的先后顺序、时间安排、重难点突破、自我纠错与自我反馈等内容都是学生进行作业管理的一部分。学生在进行作业管理时,应明确了解他们现有的水平、学习目的和成功标准,以及如何进行学习。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有目标的刻意练习,不断尝试刚好超出自身当前水平范围的作业,聚焦不足,自觉地进行自我鼓励与自我纠错。当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管理方法时,其自我规划、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大大增强,其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也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下,学生应正确看待错误的价值,不要因为承认错误或者无知而产生过多的羞愧感,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分析问题,找到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修正与反思,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教师与家长应相信作业能够塑造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刻意练习与坚持的重要性,促进学生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的转变,有效地完成作业,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