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21031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HO定义安全医院标准如今,一个建设“安全医院”的行动正在中国四川地震灾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得益于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早在四川大地震发生的一个月后,WHO医疗体系重建专家组就于6月13日至16日对灾区进行了考察。在实地考察期间,专家组访问了成都市、都江堰市以及多个靠近震中的村庄,察看了两所城市医院、两个村庄卫生中心、一所区医院、一所野战医院,以及一个临时的居住点,评估了当地医疗体系运转的情况。根据几十年来共享的经验,专家组就地震灾区医院和人力资源的重建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议。 7月18日,卫生部举行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工作新闻发布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答记者问时

2、说:“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医疗卫生系统的重建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要优先考虑医疗卫生机构的恢复重建,并且要保障这些机构是最安全的场所。卫生部正在按照国务院所确定的灾后重建规划方案,会同灾区省份正在编制灾区医疗卫生系统重建规划。”并指出,“我们在灾区的卫生系统重建过程中,同时也考虑到根据我们研究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发现在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提醒了灾区的省份,应该做好这次灾区恢复重建的规划。” 安全医院新理念 WHO及泛美卫生组织专家组组长Jose Luis Zeballos博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医院的重建,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率先实施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确保灾害中医院的

3、安全”的理念。这意味着,建设的医院不仅能经受灾难的破坏,而且在灾害发生后仍旧能立即使用。这不仅保护医院里的生命,而且能够使医院救护伤者。我们的经验是,如果从一开始的设计阶段就贯彻这个理念的话,这样的做法实施起来并不昂贵。据Zeballos博士介绍,WHO应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的要求,为医疗卫生系统的重建提供技术援助。他们已经提交了一份建议。随着重建工作的开展,还会与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继续合作。他们向卫生部提出一个“安全医院行动”的建议,卫生部非常支持此想法。 过去,经常看到关于医院安全方面的报道,但都是关于医疗、用药、日常安全方面的。现在一场天灾让许多人都看到医院整体建筑安全的重要性。事实上,世

4、界卫生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在“安全医院”的定义上,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思考。不止是灾区重建需要如此,在很多医院都积极地扩张扩建的时候,都有参考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对安全医院的标准定义如下:“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和紧接着的阶段依然能够在自身的基础设施之上提供服务并全面运转的医疗机构”。总的说来,就是医院的设施运转正常;工作人员面对紧急情况训练有素,从容应对;医院的建筑结构安然无恙。 这与我们常讲的“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极其相似,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是“物尽其用”、不得浪费。医院建筑物不安全,浪费的不止是巨额的资金,还有无数的生命。 灾后重建新规则 应该说,政府的想法和WHO的建议是一

5、致的。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确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规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是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重要法律依据。 其中,条例要点包括这样的内容:毁损严重设施如有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将追究相关责任:汶川地震中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如果在工程质量上有重大问题,将追究相关责任;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等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

6、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学校、医院等设施抗震设防应有“特殊要求”: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 记者曾向有关建筑设计学专家请教灾前的四川大部分医院是否符合抗震标准。专家称,中国现行的建筑质量抗震标准是,应该说和北美、日本一些抗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国家相比,还是可以的。但是,中国目前也已经考虑是否重新修订这些标准,以适应更高的要求。在震后,各地都对现有医院及其他建筑物进行了检查、评估,总结研究下一步的重建工作。在这个时候,如果参考一下WHO的建议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岂不是“事半功

7、倍”的做法? 为此,记者特地向WHO驻华办事处提出询问,希望得到关于“安全医院行动”给中国卫生部的建议是什么样的。得到的回答是:WHO建议,对现有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进行脆弱性评估,再基于安全医院的考虑作出改造或重建的决定。在这点上,应当优先照顾偏远地区的基础卫生服务设施,而不是城市地区的;组织多学科的技术小组研究卫生基础设施的搬迁,在运用抗震标准来建造这些医疗机构之前应当先作总体规划和进行微分研究。医疗机构的重建进程应当考虑到卫生系统的改革计划,医疗卫生服务的复杂程度和卫生服务的联网。重建时应制定省级和县级医疗机构的合理化规划,以满足新的需求;强化中央和省级卫生部门中的应急准备和灾害管理程序,

8、包括院前和院内的备灾,并运用它来组织和规划医院的应急和有效应对重大紧急情况的工作。强化指挥中心、情况室和人员培训;组织到特定美洲国家(即墨西哥)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信息并亲自观察安全医院概念的实际运用。 WHO认为,如果中国政府现在开始建设“安全医院”,中国卫生部应该明示设计组,医院必须在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之后仍然保持运作。决定建筑物在地震中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它的形状或构造以及选定的结构体系。换句话说,设计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必须是考虑周全的。为了保持医院的运作,必须注意建筑物的非结构性部件和医院所依赖的非现场基础设施。应该有一家独立的、知识渊博和经验丰富的监察顾问公司来审查设计和施工期间的质

9、量控制体系。最后,应当培训医务人员掌握灾后的工作程序。 安全医院评估标准 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医院,其他地区的医院的建筑安全性,都成为公众的关注点。据WHO的观察,中国除地震灾区外的其他医院,如果想变为“安全医院”,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补救:首先应当对这些医疗机构作出脆弱性评估,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分析评价两种。最近公布的泛美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医院安全标准是一个可以用来作定性评估的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在短期内投入低成本对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加以评估。如果定性评估确定有改造的必要,那么紧接着就要进行分析评价。非结构性部件的改造通常花费不大,而且相对切实可行。而主要承重结构的改造价格昂贵且不切实际。如

10、果某个医疗机构需要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造,那么就可以考虑放弃这个设施或者降低它在医疗卫生系统中重要性(因为这个设施在灾后是不可靠的)。 中国的一些设计师也反思这场灾难的后果,呼吁要严格高度的重视建筑物防震措施,具体须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入手。事前,在建筑物尤其住宅设计方案中,对其抵御地震能力必须严格进行审核,对于存在问题的设计绝不放行。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对建住房抵御地震相关指标的审核还常常流于形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做法。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计算出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

11、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普通的一座八九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经过相关部门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事中,在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监督,防止开发商偷工减料,降低抗震标准。事后,则必须强化问责制度。同时,也应该注意对危房进行加固,防患于未然。费用不多,事半功倍 费用问题自然是安全医院行动是否可以落到实处的保证。WHO及泛美卫生组织工程顾问Tony Gibbs先生介绍说,一个医院的结构性成本主要是指钢筋、水泥、混凝土等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果这些不需要改造,那么如电线、管道、门窗等等非结构性部件的改造费用其实并不高,甚至在原来的成本基础上加1

12、就可以达到安全医院的标准。如果是重新建造的医院,需要从一开始如设计形状起就考虑要符合安全医院的标准,实际上是“多快好省”、“事半功倍”的做法,而经济成本,只要在原来预算的基础上加25就可以做到。这是因为,要达到安全医院的硬件标准,主要是建议在一开始建造医院时,在设计上就采用防震技术,例如地基隔离减能技术,以及在建筑物上层采取吸收能量设计,这些设计都可以有效地减少、避免医院(建筑物)因地震带来的损失。在日本,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也有应用。最重要的是,这些设计和技术都不会增加多大建设成本。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师周峻就认为,曾几何时,很多建筑师一度对建筑防灾(抗震、防火、逃生等)的相关规范

13、不够重视,甚至还带有抵触情绪。这次四川地震给我们上了现实的一课,让我们意识到其实灾难随时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建筑师们对哪怕一个踏步一个栏杆设计上的认真投入,都可能挽回很多人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防灾上的重视和研究是很不够的,这点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地加强学习。 的确如此,在国外尤其是一些拉美国家,对于安全医院的建设十分重视,并且早有行动。元月,在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世界减灾会议上,参会代表们对1994年世界减灾会议制订的横滨战略及其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总结了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框架。兵

14、库行动框架为全球减灾工作确立了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为了应付12月的海啸,中美洲预防自然灾害协调中心为不同部门的代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执行中美洲海啸预警系统的区域战略,并筹措资源用于订新中美洲区域减灾计划()。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一直协助各国执行兵库行动框架中关于确保在 年以前增进医院安全的建议,随后又提出保障医院安全的实用方针。一些国家认为实际上可以利用抗灾医院作为减少全面灾害风险的基准范例,例如安第斯地区各国(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已经将兵库行动框架纳入国家元首于7月通过的安第斯战略的执行范围。 以上述国家为例,Zeballos博士介绍说,前不久,他们在秘鲁帮

15、助建成一所社区妇幼保健安全医院,共25张床位。根据成本测算,从最开始设计到最后全部完成,所有费用约为80万美元。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安全医院的建设成本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拉丁美洲,建设一家三级医院,每个床位的全部成本费用就为813万美元不等。而建设一个社区医院,建筑成本每平方米5001 000美元。 当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兴建安全医院的成本就更不一而足了。但是,成本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在修建这些医院(包括其他建筑物)时,首先有一个关于预防、关于安全的理念。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

16、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克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