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2103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展望编制提纲(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展望编制提纲(参考)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以来,在中央、地方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煤炭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煤炭地质勘查。主要包括煤炭地质机制改革;地质勘查资金利用,其利用中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地方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和企业资金;煤炭地质勘查成果。2煤炭生产。主要包括煤炭生产能力及产量,煤矿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煤炭生产结构调整。3煤炭建设。主要包括煤矿建设规模及投产能力,煤炭采选业投资及完成情况,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进展。4大集团发展。主要包括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煤炭产业与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相

2、关产业融合,煤炭企业跨区域和境外发展,煤炭企业上市及资金募集。5煤炭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主要包括选煤厂建设、入选能力、入选量,煤炭企业所属电厂、焦化厂及煤制燃料(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等)项目生产和建设,煤矸石、瓦斯(含煤层气)、矿井水等综合利用。6煤矿技术面貌。主要包括采掘机械化程度,原煤全员效率,煤炭资源回收率,安全高效煤矿数量,千万吨级煤矿数量。7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煤矿安全投入;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成效。8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及进展,煤田灭火进展和成效,矿区环境治理的经验。9

3、煤炭工业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利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开展煤矿建设、煤炭转化和煤层气等项目的国际合作;煤炭出口。(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产业布局、开发秩序、生产结构、科技水平、煤矿安全、生态环境、企业负担等方面,结合本省(区、市)实际,阐述当前煤炭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三)面临的形势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调整、煤炭需求、安全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需求、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等方面,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分析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煤炭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次能源生产消费概况,煤炭在国民经济和一次能源中的地位和

4、作用。(二)煤炭需求预测能源消费特点和变化趋势分析;煤炭消费现状和需求预测。可选用主要耗煤部门法和弹性系数法等进行预测,重点对“十二五”期间新增主要耗煤项目及需煤量进行分析。(三)煤炭供需平衡分析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产量预测,在建煤矿投产能力和产量预测。煤炭供需平衡差。三、发展方针和发展目标(一)发展方针结合我省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炼概括发展方针。一是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确保能源安全;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煤炭勘探开发与煤炭布局、煤炭生产、煤炭转化、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关系;三是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淘汰落后

5、小煤矿等。(二)“十二五”及2025年发展目标1煤炭生产。煤炭产量及大型、中型、小型煤矿所占比例;煤炭资源回收率;原煤入选比例。2煤矿建设。“十二五”煤矿建设规模,其中“十一五”结转规模,“十二五”新开规模;“十二五”投产规模。煤炭资源基础地质勘查提交普查资源量。3产业集中度。煤矿企业数量控制目标;亿吨级、5000万吨级、1000万吨级的企业数量、煤炭产量及占的比例。4技术进步。大型、中型、小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安全高效煤矿数量、产量及所占比重;千万吨级煤矿数量、产量及所占比重。5安全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其中大型、中型、小型煤矿控制目标;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控制目标;煤矿职业病发病数量

6、控制目标。6资源综合利用。煤矸石电厂装机容量;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的规模;矿井水利用率。7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率,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利用量。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井下瓦斯产量、利用量。新增煤层气探明资源储量。8环境保护。矿井水达标排放率;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率;煤矸石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大中型煤矿企业和小型煤矿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9职工队伍。职工总数,其中原煤生产人员、选煤生产人员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四、主要建设任务(一)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统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区位、市场等因素,确定重点开发的矿区,明确其功能定位、发展模式、生产建设规模;煤炭资源勘查,矿区资

7、源接续。(二)建大关小,调整结构主要包括安全高效煤矿建设,现有煤矿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小煤矿,关闭资源枯竭和自然灾害严重的矿井等。(三)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主要包括基地内矿区总体规划,统筹煤炭生产、加工转化、输送通道、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四)培育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主要包括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做强做大煤炭产业,煤炭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煤炭企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大型煤炭企业跨区域发展,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接续等。(五)加强科技创新,振兴煤炭工业主要包括煤炭资源勘探、大型矿井建设、重大安全事故防治、煤炭洁净加工转化、环境污染控制、煤矿信息化和数字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六)综合治理,提高煤矿安

8、全生产水平主要包括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安全技术发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等。(七)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煤矸石、矿井水、粉煤灰等资源综合利用,减轻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八)推广洁净煤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包括煤炭加工技术、矿区洁净燃煤及发电技术、煤炭转化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等。五、环境影响评价一、煤炭生产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分析矿井水、煤矸石排放、地表塌陷和地下水径流破坏。二、煤炭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和措施1预防或减轻煤炭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2恢复治理煤炭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六、主要措施和

9、政策建议一、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二、政策建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煤矿机械化率在2015年将达到75%,而2009年相关数字为60%,增长空间明显。附表1 煤炭消费量、产量及调运规划 单位:万吨2005年实际2008年实际2009年实际2010年预计2015年预测2020年预测2025年预测一、煤炭消费量 其中:1电力 2冶金 3建材 4化工 5民用 6其它二、煤炭产量(一)按所有制划分 1国有独资 2国有控股 3民营煤矿(二)按井型划分 1大型煤矿 2中型煤矿 3小型煤矿三、煤炭净调入(调出)量(一)调入量() 其中:铁路 公路 水路(二)调出量() 其中:铁路 公路 水路注:大

10、型煤矿120万吨/年,30万吨/年中型煤矿120万吨/年,小型煤矿30万吨/年。附表2 2009年在籍生产煤矿产量规划 单位:万吨/年、万吨煤矿名称处数隶属关系所属企业或地(市)地质储量(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亿吨)主要煤种瓦斯等级核定能力2009年实际2010年计划2011年规划2012年规划2013年规划2014年规划2015年规划2020年规划2025年规划报废/关闭时间合 计一、产能120万吨/年1矿2矿二、120万吨/年产能30万吨/年1矿2矿三、产能30万吨/年(未参与资源整合) 地(市) 其中:1国有独资2国有控股3民营煤矿 注:130万吨/年以上按煤矿为单位填写,30万吨/年及以下按所有制填写;2隶属关系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民营”三类填写;3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煤矿填写所属企业名称(名称应简化,如“陕煤”),民营煤矿填写所在地(市)(如“榆林市”)。附表3 2009年底在建煤矿产量规划 单位:万吨/年、万吨煤矿名称隶属关系所属企业或地(市)设计能力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亿吨)主要煤种开工时间投产时间2010年计划2011年规划2012年规划2013年规划2014年规划2015年规划2020年规划2025年规划合 计一、新建矿1矿2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