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12079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目 录1 变压器试验71.1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71.2绕组泄漏电流和变比试验101.3绕组介质损耗试验121.4绕组直流电阻测试161.5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181.6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252 高压介损试验312.1做额定电压下介损的必要性312.2额定电压下做高压介损的升压方式312.3额定电压下反接线做高压介损332.4成套设备主要技术指标332.5高压介损作业指导书352.6高压介损补偿电容量计算402.7备注412.8参考文献443 断路器试验453.1断路器绝缘电阻试验453.2断路器回路电阻试验473.3断路器耐压试验503.4ZN85-40.5型真空断路器机

2、械特性试验564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试验594.1PT试验前工作594.2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试验594.3变比极性试验614.4绝缘电阻试验(220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绝缘电阻)624.5介质损耗试验654.6空载及伏安特性试验714.7三倍频感应耐压试验725 电流互感器试验755.1绝缘电阻测试755.2介质损耗试验775.3伏安特性试验805.4直流电阻试验825.5变比、极性试验846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86 6.1 CVT绝缘电阻试验 71 6.2 CVT介损及电容量试验 897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试验94 7.1 避雷器绝缘电阻测量 94 7.2 直流1mA电压U1mA及

3、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量试验 96 7.3 避雷器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测量试验 98 7.4 避雷器工频参考电流(选1mA)下的工频参考电压测量 1008 电缆试验103 8.1 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 103 8.2 电力电缆直流耐压及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105 8.3 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 1079 接地装置试验11010 安全工器具和绝缘油试验114 10.1 绝缘油试验 114 10.1.1 绝缘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测试 114 10.1.2 绝缘油工频耐压试验 115 10.2 绝缘工器具试验 117 10.2.1 绝缘手套试验 117 10.2.2 绝缘靴试验 118

4、10.2.3 绝缘操作杆试验 119 10.2.4 验电器启动电压试验 1211 变压器试验1.1 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试验目的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变电站和用电部门最主要的电力设备之一,是输变电能的电器。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行缺陷,如瓷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金属接地等缺陷。经验表明,变压器的绝缘在干燥前后,其绝缘电阻的变化倍数比介质损失角的变化倍数大得多。所以变压器在干燥过程中,主要使用兆欧表来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从而了解绝缘情况。变压器绝缘电阻试验步骤:测量绕组绝缘电阻时,应依次测量各绕组对地和对其他

5、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值。(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填写第一种工作票,编写作业控制卡、质量控制卡、办理工作许可手续。2) 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后开工3) 准备实验用仪器、仪表、工具应在合格周期内序号名称数量1电动兆欧表1套2试验警示围栏4组3标示牌2个4安全带2个5绝缘绳2根6低压验电笔1支7拆线工具2套8湿温度计1支9计算器1个10放电棒1支11现场原始计录本1本4) 检查试品外壳,应可靠接地5) 用绝缘操作杆带地线上去将被试设备放电6) 放电后,拆除被试设备高压、中压、低压引线,其他检修人员撤离现场7) 检查试品外观,清洁表面污垢8)

6、试验现场周围装设试验围栏,必要时派专人看守9) 接取电源,先测量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试验要求,电源线必须固定,防止突然断开,检查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动作。10) 抄录铭牌,记录天气情况和和温、温度、安装位置、试验日期。(2)仪器的选择: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使用5000kV兆欧表2) 测量有引出线的铁心及夹件的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3) 测量套管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3)接线图:将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兆欧表的输出L端接被试品端,E端接地,G端接屏蔽,测量顺序为:1) 低压对地及高压、中压(abc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2) 中压对地及高压、低压(Am

7、BmCmOm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3) 高压对地及中压、低压(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4)接线步骤:1) 检查兆欧表,将其水平放稳2) 接通电源,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示应为“0”3) 开路时,接通电源,应指“”4) 断开电源,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地线连接5) 兆欧表的高压端上接屏蔽连接线,及一端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指示应无明显差异。6) 将高压侧A、B、C、O连接线短接起来,同理中压、低压短接7) 将非测试绕组接地;先接接地端,后接被试品端8) 将兆欧表接地;先接被试品接地端9) 使用专用带屏蔽的绝缘护套线,一端接“L”,“G”接屏蔽,别一端接被试品的测量端1

8、0) 接通电源,选择电压5000V,测试,放电,关闭(5)拆线步骤:1) 断开仪器总电源2) 对被试绕组放电3) 拆除高压测量线及其他短接线4) 拆除仪器端高压线,接地线5) 拆放电棒试验注意事项:(1)测量绝缘同电阻时,对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的绕组用2500V绝缘电阻表,其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0M,1000V以下者用1000V绝缘电阻表。(2)为避免绕组上残余电荷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测量前或测量后均应将实测绕组与外壳短路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少于2min。(3)对于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应充满合格油并静止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方可进行试验。一般110kV及以上变压器应静止20h以上

9、;3-10kV的变压器需静止5h以上。试验数据判断分析及常见问题:(1)范围:1) 35kV及以上且4MVA及以上测量吸收比2) 220kV及以上或120MVA及以上测量极化指数(2)周期:交接时:110kV及以上3年110kV以下6年大修前、后投运前必要时(3)试验要求及规程规定:1) 绝缘电阻换算同一温度下,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或前一次试验值 的70%;2) 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当R60s大于3000M时,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3) 极化指数在常温下不低于1.5;当R60s大于10000M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4) 预试时可不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不合格时增加测量极化指数,二者之

10、一满足要求即可。(4)说明:1) 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2) 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3) 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绝缘电阻值按下式按算R2=R11.5(t1+t2)/10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绝缘电阻值。4)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5) 封闭式电缆出线或GIS出线的变压器,电缆、GIS侧绕组可在中性点测量(5)测试数据异常原因和现场处理1) 采用专用屏蔽型测试线2) 外绝缘表面泄漏的影响。采取清扫、电吹风、屏蔽等措施,重新测试。空气温度不宜高于80%。3) 残余电荷的影响,被试绕组接地并充分放电。4) 温度的影响。必要时换算到同一温度下比较。5)

11、 检查测试线是否破损、断线等。调整测试线与非被试测绕组及接地部分的距离。6) 兆欧表是否有故障,或更换兆欧表重新测量7) 绝缘电阻偏低和吸收比、极化指数不合格可以考虑是;测量绝缘不良、整体受潮、绝缘油严重劣化、外部绝缘部分脏污、空气湿度较大等。8) 绝缘电阻偏高和吸收比、极化指数不合格可以考虑是;测量线断线、绝缘老化等。1.2 绕组泄漏电流和变比试验试验目的泄露电流试验和测量绝缘电阻相似,但因施加电压较高,能发现某些绝缘电阻试验不能发现的绝缘缺陷,如变压器绝缘的部分穿透性缺陷和引线套管缺陷。10kV及以上且10000kVA以上油浸式变压器。试验设备ZV直流高压发生器厂家:苏州海沃科技试验接线图

12、1 变压器泄漏电流接线图试验步骤1) 高压绕组(A、B、C、N)短接,低压绕组(a、b、c)短接。分别用红线、绿线引到下面的尼龙绳上。2) 可靠接上接地线,对高压侧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并把低压套管引线(绿线)接地。3) 微安表安装在倍压筒顶部。4) 接ZV专用接地线、放电棒接地线、倍压筒接地端子地线、大功率机箱的接地端子。5) 用专用电缆线连接倍压筒和大功率机箱。6) 用专用高压输出屏蔽线一端插入微安表上端的连接孔中,另一端和高压套管的引线(红线)可靠连接。7) 接通电源。8) 开机操作:将过压整定为所加电压的1.151.2倍。如所加电压40kV,则过压整定为48kV。在10、20、30、40kV时记录电流。9) 试验结束,先用电阻放电,然后接地放电,才可拆线。试验标准一般与同类型设备数据比较或同一设备历年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并结合其他绝缘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