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11892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服给药操作流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法(oral administration )是将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起到局 部或全身作用,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目的的方法。为最常用、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 法,但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也不适用 此法给药。【学习目标】1 .掌握取药、配药程序2 .能正确实施发口服药,并会按药物性能指导患者服药3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关心、同情患者【目的】达到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大流程】核对评估一准备用物一配药发药-整理记录【小流程】编号操作步骤要点备注说 明分数1核对医嘱双人核对医嘱和口服药执行单,

2、准确无误。42评估解释1、评估病历: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 入院时间、入院原因、启元药物过敏史、既往史;各项 化验后元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 征是否正常2、评估患者:评估病情、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 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呕吐及禁食等。 告知患者目的,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使患者能积极配 合3、患者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嘱患者准备温开 水4、评估病房环境:环境清洁、光线适宜、用物放置整 齐53准备用物发药车、药物、口服药执行单、药盘、药杯、 (必要时 准备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包药纸)、饮 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弯盘、冷开水84

3、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45配药如需护士自行配药,应遵循以下原则(现一般都是从 药房取回的药品)固体药一一用药匙取药,或者二人查对已经从中心药 站取回的口服约。Z液体药一一用量杯量取,摇匀药液,取量杯,一手拇 指置于所需刻度上并使之与护士视线平齐,另一手持药 瓶,瓶签向上,倒出所需药液。油剂或不足1ml按滴计算的药液,可先加入少量温开101010水于药杯内,再用滴管吸取药液(1ml以15滴计算)6发药前核对二人核对口服药执行单和药物(注意严格执行:二查七 对)57发药1、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床号、姓名,询问是否已准 备温水,如没有,护士应主动为患者到水,并保证水可 以入口,再发药,看着患者将药咽

4、下。2、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将药物研碎 溶解后由胃管注入。3、若患者不在病房或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 暂不发药, 并做好交班。4、发药后再次核对,患者服药后收回药杯,取舒适卧位休息。5、药杯及时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清洗后备用6、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若有不舒报要及时地按呼叫器,护士也会随时巡视病房,如有问 颈随时与医生联系。7、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再次核对,在发药清单上签 时问、全名,并注意字迹清晰。1010108整理记录1、回治疗室处理用物2、洗手、记录49注思事项(1)发约前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如做手术、特殊检查等 必须禁食者暂时不发药,并做好交接班。(2)发

5、药时1)同一患者的药物应一次取出药盘, 不同患者的药 物/、可同时取出,以免发生差错。2)如患者提出疑问,护士要认真听取,重新核对, 确认无误后再耐心解释,协助患者月汴;不能自行服药 的危重患者、儿童应喂服;3)鼻饲者将药研碎,用温开水溶解后从胃管内灌 人,再注少量温开水将管壁内药液冲净;4)如患者突然呕吐,应查明原因,再行处理;5)麻醉药、催眠药、抗月中瘤药更应注意观察;6)如患者不在或因故暂时不能应将药物带回 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3)指导患者按药物性能正确1)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服用时 应避免匕牙齿接触,可用吸水管吸入,服后漱口,如稀 盐酸溶液、铁剂等。2) 铁剂:服

6、用时忌饮茶,以免形成铁盐,妨碍铁剂 的吸收。3) 健胃药物:宜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 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4) 助消化药和对胃后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 利10于食物消化,减少药物对胃粘膜的剌激。5) 磺胺类和发汗类药物:服后多饮水,以防因尿少 诡胺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发汗类药物服后多饮水可 增强药物疗效,以助降温。6) 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有安抚作用,故服后 不宜饮水,以防降低疗效,若同时服多种药,则最后服 用止咳糖浆。7) 强心甘类药物:应在服用前测脉率和脉律(或心 率和心律),如脉率少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出现异常时, 应暂停服药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发药后 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相应处理。没有评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