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1547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总结报告土高初级中学申向斌 自从我县提出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积极的参与响应,积极的学习、思考、研究 、探索。回顾这艰辛探索“之路”,有成效与亮点、有问题与困惑、有思考与对策,现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成效与亮点 对高效课堂,我的思考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为了更好的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为自己立下了目标:“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对高效课堂模式与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我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思想。 1、加强学习,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经过多年的教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在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总是以为自己的教学经

2、验也较为丰富,教学方法颇为恰当,教学成绩比较理想受这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故而认为“我的课堂即是高效课堂”的固执观念。 通过学习学校教务处组织了关于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高效课堂观摩,让我深刻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找到课堂低效或无效的主要表现,重树新的教学信念,更加明确: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做,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过程;课堂损失课外补的做法只有死路一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能使自己陷入穷途末路。 2、坚信高效课堂,重新树立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实施之前,在我的头脑中,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新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3、,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忧,比如:教师讲学生学生都学不好,现在让学生自己学,能学好吗?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解决,学生有这个能力吗?让学生讨论问题,还不是给了学生玩耍和说闲话的机会 通过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与培训,我发现我的担忧是没有经过实事验证的担忧,也是经不起实事验证的担忧。比如说:“教师讲的多的问题”:有的内容学生自己一看就明白,而教师却在哪里还一遍又一遍的去讲,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抵住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内容的确有点难,很有研究的价值,学生很想凭靠自己的实力尝试去解决,结果教师又讲了,这样失去了问题的神秘性,使得结果平淡无味,如果让学生去探究,得出结论,不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4、而且使得学生能感受到探究过程的快乐,他们通过探究会深刻的体会到“有努力,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思考,我的思想经过激烈的斗争,使我坚信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我积极地投入到高效课堂研究和实践中打下了思想基础,作好了理论准备。 二、学习高效课堂模式,探索高效课堂过程。 高效课堂的实施,不仅需要有理论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如何变成现实,这就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尝试,反复的反思、归纳、总结,得出符合自己风格,适合自己的学生“胃口”的高效课堂模式。 在理论的学习上,我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参加我县组织的体验式培训,反复研究会宁县高效课堂建设培训手册,通过网络视

5、频,观摩名校成功的高效课堂模式等各种手段,为自己“创建高效课堂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把学到的理论,在自己的课堂中转变为现实,我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快乐的过程。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尝试高效课堂的过程,学习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第三章第二节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入上我播放了一段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视频,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有的同学还不由的喊出“刘翔,加油”,从他们的眼神中反应出来对刘翔的崇拜,对祖国的热爱,在引入上顺利过关,收到了很好的效益。接下来要让学生学习“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叫了我班两名同学(李明,张霞),让大家设计方案,如何比较他们俩正常行走

6、的快慢?有的同学不经仔细思考就喊出来了“李明走的快”,我问:“为什么?”,学生答“李明个儿高,体力好,一看他就快”,把我一下子弄懵了,我思考了总有半分钟才想出了对言“个儿高,体力好,就一定走的快吗?”这时大部分同学才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这个问题,如何设计方案比较。方案设计完成后,在展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设计的方案漏洞很多,很难实施,然后我只能采用点评与质疑的方法,使得学生的方案更进一步的完善,在一次又一次的精彩的点评、质疑、对抗中,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最后形成比较合理的方案,刚要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实验,下课铃响了,一节课下来感觉给学生没教会多少学习的内容,感觉很失败,但有也有一点

7、安慰,学生掌握了一种设计方案的方法,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有了深刻的体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回过头来在想想,一节课的时间,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有了能力的提高,有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思想,有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比机械的记一些知识如更有益。在高效课堂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太多的问题,例如:自主学习的内容讨论完后的展示,组内出现你推我让,不愿展示自己成果的现象;有些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有“单打独斗”,不跟组内其他人合作的现象;为了获得更多的分数,问题一出来不细心思考,抢着回答问题的现象,评价方式不合理,使学生受到伤害的现象,我在一个又一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改进着教学策略与

8、方法,改进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模式适合我的学生的“胃口”,使得教学方法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当然,我也在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演讲、激烈的争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总结着自己成功的经验。我的高效课堂就这样慢慢的在艰难而快乐中成长。 三、 导学案的编写得到优化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导学案的编写成了我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编写些什么内容?该怎么编写导学案?为了进一步解决高效课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2013年6月,我校组织部分学科带头人参观陕西宜川县中学高效课堂模式;学习他们创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及导学案的编写方法。返校后,学校教务处立即召集各学科组举行研讨,积极开展教学案导学研究,我们将“自主学习、自主探

9、究”确立为我们教研工作的主题思想,通过编写“导学案”等来推动教研工作,来推动教学改革,新学期开始,由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学科部分教师带头开始导学案教学尝试;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效果较好。导学案在我校基本全面铺开。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打破了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强化能力培养。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强调课堂达成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形成教与学的优质高效、良性循环。四、 开展高效课堂的收获学校一轮又一轮的举行高效课堂过关课,高效课堂竞赛课,县上又举行高效课堂竞赛,片区举行高效课

10、堂竞赛,片区高效课堂微课程演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的刻苦钻研的成果,时不时的会闪烁出亮点。经过两年来的探索,积极努力,我的课堂教学向高效课堂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2013年1月荣获全县中小学优质课竞赛初中组一等奖;2013年被评为会宁县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课堂应用教学能手;2013年5月荣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教师奖;2014年被评为我校高效课堂片区代表,在片区教研活动中多次发表论坛,获得大家的赞同。 第二部分:问题与困惑当然,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课堂气氛有回归平淡的趋向。 课改的课堂另一大亮点就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打

11、破以往的学得学、玩的玩,看得看局面。课改最初,学生们对新的上课方式,好奇,兴奋,在课堂上作了一把主,所以乐此不疲。但时间久了,审美疲劳,没了新鲜感,逐渐的课堂气氛没了最初的的活跃,尽管教师也为此费尽心机,但奏效不明显,比如加分制,在七八年级课堂气氛的调动中作用挺大,但对九年级学生却收效甚微,他们对分数不太感兴趣,这样希望通过加分调动课堂气氛的初衷就很难达到了。为此我也很苦恼,所以就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调动课堂气氛,为此就讲得多了一点。这又违背课改少讲的要求。二是学习能力差异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怎么办? 优秀学生具备自己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种课堂模式下,他们会越来越优秀,可欠缺学习能力的学生

12、,惰性强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的,会不会越来越差,一旦形成严重两级分化,会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三是导学案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编写教学案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导学案的实效性有时还是有欠缺。导学案原本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因班而异,因人而异,但如果使用机械,就会使使课堂缺少了一些悬念,缺少一些精彩生成部分。同时,导学案上的习题,使学生课业负担又有加重的危险,这使得导学案成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对此我们有些迷惘。 四是如何使高效课堂与精彩课堂不冲突。由于高效课堂模式化的特点及教师课堂活动的减少,很多课堂沉静有余,精彩不足。而一节高效课堂也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如何使高效课堂与精彩课堂兼而有之

13、,也是我们应深思的。第三部分:对策与打算 高效课堂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至于出现的问题,通过最近一段时间认真思考和分析,我发现并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注重的思想出问题,而是使用高效课堂模式的人在出问题。使用高效课堂的模式的人,对高效课堂学习、理解的不够透彻,钻研、掌握的不够深刻,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探索的经验薄弱,对高效课堂中解决问题的手段,有生搬硬套的嫌疑,不能活学活用,导致问题重重。为了使高效课堂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健康成长”,我将加倍学习高效课堂的有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高效课堂各种教研活动,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认真分析钻研,哪些知识我能应用,哪些知识我不能应用,能运用的如何应用,使得高效课堂获得更高效益,然后再在课堂上再实践,再总结,从而消除疑虑,解决以前出现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