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14275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史学方法类试题逐渐进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研究好此类试题对于备战高考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指阐释】史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历史与历史学:历史:广义历史,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历史学:研究物质变动的学科,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

2、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也因此,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历史学的功能:经世致用,“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在强调着历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的启示和帮助。2.史料的分类: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文献(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

3、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杂志,信件等。口述史料: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图片、影像史料:如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另一种分法:第一手史料: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影像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第二手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部分图片、影像史料。3.获取史料的途径: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4.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

4、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5.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6.主要史学范式(史观)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

5、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文明史范式: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全球史范式: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

6、因素。近(现)代化范式: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革命史范式(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社会史范式: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

7、分析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7.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合理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落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8、这时,生产关系就必须作出调整或变革(表现为统治者的改革或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工具(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阶级斗争理论: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注意选择题中的“根本目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例题分析】1.历史离不开史料的支持,客观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最容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A.发生的地点 B.事件的经过

9、C.事件的结果 D.事件的影响解析:D。事件发生的地点、经过、结果具有客观性,而事件的影响是后人对事件进行评价,往往掺杂着个人的主观因素,所以不同的人就会对一个事件的影响产生不同的评价。例如对于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曾国藩认为这是农民暴乱,对清王朝的统治造成极大的危害,应当剿杀,因此组建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孙中山认为是一次重要的反封建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坚实的基础。2.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 )A.

10、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发掘的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辨别中国人祖先的由来C.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的社会特征D.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探测古墓内部遗存状况解析:B。A为资料,C为理论,D为技术。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解析:D。ABC三项都不是研究李鸿章的原始资料,只有D项是原始资料,最具有历史价值。4.某史学研究者据周代青铜器上的一条铭文:“伏受大命伐夏祀有九州,处禹之土”,就

11、得出了“国家产生与部落战争密切”的结论。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解析:B。周代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周代历史的实物,属于第一手史料,该史学研究者对铭文理解准确,结论合理,但是还需搜集更多的史料来证明。5.关于历史学习的方法,西方著名学者埃尔顿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历史的真实性,先入自见的危害大于证据之不足或细节之谬误。在他理解这些证据之前,他不问也不应该问具体的问题。”下面几种学习方法最符合埃尔顿观点的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史由证来、论从史出C.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12、 D.重视调查研究解析:B。材料的观点是要求先通过研究大量的史料再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而不是先有结论,再研究史料印证观点。6.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形成了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等文明形态,对这三种模式评价正确的是()A.都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B.都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与提高C.都坚持实行市场经济D.现在都还在继续发挥重大作用解析:B。此题就是运用文明史范式对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给以正确评价,A项适用于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C项适用于西方模式、中国模式,D项适用于西方模式、中国模式。7.(08全国卷)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

13、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解析:D。历史的价值在于对现代的借鉴意义。8.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把史学说成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是过去的事情跟前进中出现的目标之间的谈话”。正因为如此,历史学的最大价值在于( 0A.丰富知识、提高学养、厚积薄发 B.回首往事

14、、已古为师、传承文化C.借鉴古人、启发思维、开阔视野 D.以史为鉴、服务现实、开创未来解析:D。历史的价值在于对现代的借鉴意义。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以为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10.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

15、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11“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以下对他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A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历史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B历史认识过程中应尽力追求真实的历史C历史不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D判断也是偏见的组成部分12.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中国通史对分封制的评述B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D九章算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