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114244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文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毕节市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2010年10月22日毕节市杨家湾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我代表杨家湾煤矿,向今天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汇报内容:一、矿井 根本建设情况杨家湾煤矿位于毕节市杨家湾镇三合村境内,326国道北侧1 公里处,隶属毕节市杨家湾镇管辖,为私营合伙企业。矿井建设规模为15万吨,矿区面积2.564Km2。设计开采M18、M23两层煤层,拥有资源量864万吨,可采储量392万吨,矿井服务年限15.4年。设计投产工程量为5123m,投资836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28亿余元。杨家湾

2、煤矿原为农村生活用煤矿井,2006年经毕节地区规划,贵州省六厅委联合下发“黔煤办字200697号文件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批准整合为毕节市11号矿权煤炭开发规划矿井之一。煤矿在获得工程批复后,委托贵州煤矿设计院进展了储量核实,于2007年5月取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藏字200792号“关于贵州省毕节市11号矿权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委托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展开采设计、安全专篇设计,于2007年12月取得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字2007473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2008年1月取得贵州煤矿安全监察

3、局水城监察分局黔煤安监水字2008005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安全专篇的审查意见。2008年2月取得毕节市煤炭管理局毕市煤字200807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开工建设的批复后,于200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矿井。在矿井建设中,因遇地质变化原因、征地等原因,报请原设计单位进展了开采设计、安全专篇设计的修改变更,于2010年11月取得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发2010749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开采设计变更的批复,2011年1月取得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分局黔煤安监毕2011012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至2011年2月底,我矿完成了开采设计、安全专篇设计工程内容,组

4、织编制了联合试运转方案,向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申请联合试运转,于2011年3月2日取得毕地工能复201112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镇杨家湾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批复文件,矿井正式进入联合试运转。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委托盘江煤电集团煤矿设计院进展矿井安全验收评价,出具了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委托煤炭工业盘江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视站进展矿井建设质量认证,出具了质量认证书。委托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矿井主要设备和安全设备进展了安全性能检测,出具了各设备的安全检验报告或安全测试报告。委托毕节地区地方煤矿勘察设计队进展了矿井质量标准化验收评级,评定杨家湾煤矿质量为三级,取得了毕节市安全生产

5、监视管理局毕市安监复201124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的批复。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开采煤层M18、M23进展了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不安全性鉴定,出具了“贵州毕节市杨家湾煤矿M18煤层、M2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不安全性鉴定报告,结论为突出煤层,矿井为突出矿井。向毕节市安全生产监视管理局申请了矿井防突专项验收,结论为验收通过,取得了毕节市安全生产监视管理局毕市安监复201123号“关于对毕节市杨家湾煤矿防突专项验收的批复。我矿自2008年2月获得开工建设批复以来,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我矿全体股东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已 根本完成

6、了矿井开采设计、安全专篇设计的工程内容,并在施工建设中确保了安全生产。目前,我矿联合试运转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矿井安全条件 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三类,不易自燃。 煤尘爆炸不安全性鉴定:无爆炸不安全性。 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稳定性一般。开拓掘进范围内地层属本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三段(P3l3)。岩性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粘土岩,共含煤512层,其中M18、M23为全区可采煤层,煤层较稳定,构造单一,煤层厚度变化大,不稳定。顶部M18煤层层位固定,特征明显,为长兴同龙潭组第三段分界的标志层,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

7、为三段和二段的分层标志,本段厚6076m。为本矿区含煤地层,产植物化石。M18煤层厚2.53.0m,平均2.75m。倾角49,平均6。下至M23煤层间距约6.0m,煤层构造简单、稳定。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M23煤层厚1.71.9m,平均1.8m。煤层构造简单、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水文地质情况矿井涌水量本矿旱季涌水量正常涌水量约10m3/h,雨季最大涌水量约30m3/h。.矿井水害调查分析:经调查矿区范围内一采区范围无小窑开采史,东翼二采区浅部有小窑开采史,小窑开采在1720m标高以上,估计存在较大面积的采空区,老窑采空区积水量较大,受雨季大气降雨影响,地表水通过采

8、空裂隙、基岩裂隙、断层裂隙带向井下补给水源,在雨季透过采空区巷道涌入井下的水量较大,二采区采掘中应加强探放小窑水和断层、裂隙水工作,严防老窑透水事故。水文地质开拓掘进巷道范围岩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第三段岩层组,为一弱含水岩组。岩性为一套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粘土岩组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以裂隙充水岩层为主。三、安全管理机构、制度情况矿级管理人员:矿长1 人,生产副矿长3人、安全副矿长1人、机电副矿长1 人,总工程师兼采矿工程师1 人,通防技术员1 人、测量技术员1 人,实习技术人员1 人。职能科室:设立生产技术科、安全监察科、通防科、调度室、办公室、财务室、后勤部、工会、采煤

9、队、掘进队、巷修队等职能科室。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矿井培训配备安全员12人、瓦检员12人、电钳工9人、爆破工12人、绞车司机8人、监控员4人、调度员3人、防突工6人、抽放工4人,探水工4人,均持证上岗。矿井根据机构建设和岗位设立情况,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矿井管理人员、特种操作人员均经资质机构培训取得资格证持证上岗,生产工人均进展了进矿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安康体检,凡培训考试、体检不合格人员一律不准上岗。对在矿职工坚持了每月进展不少于2小时的培训教育。四、矿井系统建设情况矿井开拓系统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10、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首采区布置一个采面,两个掘进工作面投产。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采用机械抽出式。风井井口安装FBCDZ172110KW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采用调频调速控制,目前调制频率为4042Hz,矿井有效风量为32003500m3/min,负压为12001300Pa,各生产工作面分配风量合理,矿井备用风量充足。局部通风已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矿井通风系统整体意识超前优于设计。运输系统运煤系统主井安装DL100型固定架皮带一台,安装长度670m。首采面运煤为:工作面溜子运输巷2部40T溜子运输巷1部40T溜子溜煤斜巷主井皮带井口煤仓分选筛装车

11、外运。排矸、运料系统副井口绞车房安装JTP1.61.5型提升绞车一台,副斜井安装30Kg/m轨道运输。井下排矸使用V型侧卸式矿车装载,从各采掘地点人工推车到副井井底车场,绞车提升至井口后,人工推车至矸石场。地面材料从材料库装车人工推车至副井井口,绞车下放至井底车场后,人工推车分运到各工作面。排水系统排水管路及水泵从地面污水处理厂至副井铺设主排水管路两趟至井底水泵房,管径150mm,水泵房安装D468型水泵3台,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供电井下主水泵供电实现双回路,采用660V低压供电。一供电与井下机械MY150mm2供电电缆共用,电缆从地面变电所660V低压开关柜接线,由主井至

12、+1665m标高井下配电硐室,设分总开关,再接线至井底+1641m标高水泵房,另一路MY150mm2电缆从地面变电所660V低压开关柜接线,由主井直接至井底水泵房。水仓容量井底水仓设置为主水仓和副水仓。主水仓容量约320m3,副水仓容量约210 m3。供电系统双回电源一回路10KV电源引自撒拉溪兴隆变电站,二回路10KV电源引自白家哨变电站。变电设备地面变电所安装6台变压器,两台中性点不接地KS11315/10/0.69KV变压器供井下机械、排水电源,两台中性点不接地KS11100/10/0.69KV变压器供井下“三专电源,两台中性点接地S9400/10/0.4KV变压器供地面机械及照明电源。

13、风井主扇及抽放泵站由井口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接线,架设10KV外线至风井广场,安装两台中性点接地S11400/10/0.4变压器供电。自备电源:在未形成双回路前,配有2套300KVA柴油发电机组,外线紧急停电时,启动自备电源可满足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的要求。井下低压供电电压为660V,从井口变电所铺设两趟机械电源电缆至井底机电硐室,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再从机电硐室配电至各用电设备;从井口变电所铺设两趟三专电缆至井底配电硐室,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再从配电硐室配电至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井下供电电缆均采用MY矿用电缆。压风系统压风设备:GL20/8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风量:20m3/min,工作压

14、力8Kg。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管路:10810无缝钢管。压风机副井副井井底车场区段运输石门辅助运输上山。支管中:653.5热镀锌钢管。压风自救在+1665m标高主副井之间设置一处避难所,安装压风自救袋25套。在1801采面运输巷设置一外避难所,安装压风自救袋15套,在1801回风巷运料绞车处安装压风自救袋5套。1802运输巷、1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每隔4050m安装一组7套压风自救袋。通讯系统设备:配置HJD80型程控交换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机设在矿调度室。通讯网络地面: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各职能科室、地面各重要岗位,安装矿内部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硐室、机电硐

15、室、斜坡巷道上下信号硐室、探水作业地点,安装防爆 。安全监控中心地面监控中心与调度室并处,安装有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采用KJ73N监控系统。装备两台主机,共设有8台大分站,配置甲烷、温度、一氧化碳、风速、负压、水位、开停、开关、烟雾、粉尘等各类传感器共110多台,实现24小时不连续监控井下的安全状态,系统从2008年7月投入使用后运行正常。监控系统供电实现双回路供电,不连续电源引自变电所直流电源,可保持20小时以上不连续供电。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106人员定位系统,装备两台主机,共设有识别分站12台,配置识别卡300个。系统于2011年4月安装,正在试用阶段。视频监控系统采用DVR Client视频监控系统,地面装备摄像机10台,井下4台。瓦斯抽放系统地面抽放泵站在风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