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1394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流行病学(pdeiology )课程号:50408230课程属性:必修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学分:3分总学时:学时 理论学时 32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6学时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各专业的一门主导课程,也是预防医学各学科的方法学基础。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本课程利用的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全书共28章,其中涉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1章内容为本课程要求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流行

2、病学的意义、研究范围和工作任务;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流行病学的观点和方法,开展病因研究、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人群健康和疾病调查,以及预防效果评价等工作,并能结合实际,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出建议。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与生存频率;疾病负担指标;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疾病的分布:横断面分析,出

3、生队列分析*;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周期性、季节性、长期趋势的定义;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与特点、描述性研究的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研究类型与用途;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生态学研究概述、生态学研究的类型、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确定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人时的计算*、率的计算;效应的估计;常见偏倚及其

4、控制;优点与局限性。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匹配、匹配过头、衍生的研究类型*;一般实施步骤: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确定样本量;研究因素的选定与测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统计、统计性推断、功效;常见偏倚与控制;优点与局限性、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概述:定义、基本特点、主要类型、主要用途;临床试验:概念和目的、分期、特点、设计和实施;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概念、主要目的、设计类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效果的指标;优缺点、注意的问题。第七章 筛检概述:筛检的概念、目的与应用、筛检的类型、实施原则、伦理学问题; 筛检试验的评价:筛检试验的定

5、义、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筛检效果的评价:筛检效果的评价指标(收益、生物学效果的评价、卫生经济学效果的评价)、筛检评价中存在的偏倚。第八章 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定义、种类、测量*、控制;信息偏倚:定义、种类、测量*、控制;混杂偏倚:定义、混杂因素及其特点、测量*、控制。第九章 病因及病因推断病因的概念:人们对病因的认识历程、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病因分类、病因模型、病因的作用方式;病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病因研究的方法、病因研究的主要步骤(Mill准则);因果推断:因果关联的推断步骤*、因果推断的标准。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述:定义、流行概况;传染过程:定义

6、、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的结局;流行过程:定义、基本环节、疫源地与流行过程、影响因素;预防策略与措施:策略、措施、传染病暴发的应急措施;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预防接种、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新发传染病:定义、流行特征、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附:学时分配流行病学总学时8节,讲习比例为:1理论部分共 32 学时实习部分共 1 学时绪论 3疾病的分布 3描述性研究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 筛检 3偏倚及其控制 3病因及病因推断 3传染病流行病学 1.疾病的频率测量 2.疾病的分布 3.现况研究 24.队列研究 25病例对照研究 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27.筛检试验评价

7、 8偏倚及其控制 29.疾病因果判断(灵活安排)四、教材詹思延主编:流行病学,第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五、参考书目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8.沈洪兵,齐秀英主编: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曾光主编:现场流行病学,气象出版社,20Rothman K: Epdelogy , OxrUniverity Pres,2002Gris: Epideiology 2d E, W.B. Sandr Company, 00六、成绩评定平时考核成绩占0,理论考核成绩占5%。 系: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编写(修订)人:杨春霞 2014年5月8 日内容总结()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概念、主要目的、设计类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效果的指标(2)筛检概述:筛检的概念、目的与应用、筛检的类型、实施原则、伦理学问题(3)筛检试验的评价:筛检试验的定义、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4)筛检效果的评价:筛检效果的评价指标(收益、生物学效果的评价、卫生经济学效果的评价)、筛检评价中存在的偏倚(5)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预防接种、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