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0961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南脐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共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摘 要赣南脐橙,江西特产。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85%,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被我国果业界喻为“加入 WTO之后中国柑桔业的希望所在”和“中国脐橙之希望”。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进行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赣南脐橙产业加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成为该地区产业创收重要增长点。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看到赣南脐橙加工业正面临着国内外双重的竞争与挑战。针对产业区域广,生产经营主体多,市场竞争激烈,赣南脐橙产业现代化的道路应当坚持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协调广大果农和

2、果品公司以及各县市之间的利益诉求,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赣南脐橙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关键词】赣南脐橙 产业经济 区域经济1.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情况概述赣州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试种脐橙,自1981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引种纽荷尔等8个脐橙良种以来,赣州大力实施“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战略,经过38年的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得到壮大,2003年2月12日,农业部正式发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将赣南列入赣南湘南桂北优势产业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鲜食脐橙生产基地。目前赣州全市果业总面积263万亩,其中脐橙158万亩,预计今年脐橙产量将超过112万吨。

3、赣州已经发展成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农业部于2002年将赣南脐橙列入国家九大优势产业的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同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赣南脐橙列为全省农业十大优势产业和二十个重点扶持品牌之首。一是产业规模大。2011年脐橙种植面积达174万亩,产量达133万吨。脐橙产业发展后续能力强劲,预计到“十二五”末,赣南脐橙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成为单一区域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脐橙主产区。根据图1所示,赣南脐橙的果业面积从2000年开始一直保持增长,增长率在2002年最高达到50.9%,但从2003年开始增幅呈下降趋势,最新2009年脐橙果业面积同比增长3%,经过初期

4、大规模的种植开发后,果园开发土地在逐渐减少及价格回落令果业种植面积增幅下降。赣南脐橙产量从2000年以来保持增长,从2000年的5万吨到2009年的112万吨,但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见图2。赣南脐橙产业主要分布在寻乌、安远及信丰三个县,据赣州市果业局统计,2009年寻乌种植面积为亩,安远脐橙种植面积达到亩,信丰种植面积为亩,占全省将近50%,这三个地区在赣州南边,气候土壤因素加上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使其基本形成产业化规模。二是果品品质较好。独特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孕育出世界一流的脐橙果品。赣南脐橙果大皮薄,橙红色艳,肉质脆嫩,酸甜适中,清香爽口,荣获“国优产品”、“中华名果”、农业部“优质农产品”、

5、“优质果品”等称号。国内外专家对赣南脐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外观和品质均已超过美国“新奇士”脐橙。2. 赣南脐橙产业S-C-P分析2.1赣南脐橙产业市场结构分析2.1.1市场集中度分析一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脐橙产业发展的需要。脐橙种植点多面广,单体规模小,虽然成立了覆盖市、县、乡、基地四级的果业协会,但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系紧密”的“抱团式”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加工营销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没有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二是脐橙产业组织中各行为主体间组织关联度低,合同不规范,利益关系不协调,导致履约成本高。果农与脐橙经营公

6、司的关系并不固定,两者之间是一种完全松散型的买卖关系,经营公司和果农都可自主选择合作对象。三是果农与经营公司之间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没有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表现在生产领域内, 脐橙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四是脐橙采后处理配套产业和设施不足。2013年赣南脐橙经过产后处理,包括清洗、防腐、分级打蜡、包装等处理后进入市场的果品不到15%,且大多由外地客商采购后实施产后处理增值。2.1.2产品差别化分析一是具有很好的品牌效益,但品牌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2011年,赣南脐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赣南脐橙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价值达32.11亿元,居柑

7、橘类品牌第一。赣南脐橙连续2轮列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品,获得中华名果等称号,被评为全国“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首,赣南脐橙品牌驰名全国,响誉海外,成为全国区域性公用品牌的楷模。截止目前,赣南脐橙的商品名称仍有近 10种之多, 其中有赣南脐橙、信丰脐橙、信丰安西脐橙、香峰脐橙、赣南脐橙王、三百山脐橙等,存在多、乱、杂的问题,品牌不能形成合力, 严重影响赣南脐橙的整体形象二是品种结构单一。目前全市主要品种是纽荷尔、华脐和朋娜,纽荷尔脐橙的面积占到脐橙总面积的88%,朋娜、奈维林娜分别只占8%和3%。三是产品熟期比例严重失衡,中熟品种过多,早熟晚熟品种太少。11

8、12月成熟的中熟脐橙品种高达99%,10月前和12月后成熟的品种不到1%,成熟期集中造成采摘上市集中。加之,贮藏加工能力建设不足,鲜果扎堆销售、果农低价抛售的现象严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果农效益受损。2.1.3进入壁垒分析一是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中国加入WTO前夕,国家农业部提出“赣南:加入WTO之后中国柑橘业的希望所在”。入世十多年来,赣南脐橙不但没有被国外同行击垮,还成功把“新奇士”挤出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不但走进了国内所有大中城市市场,而且远销港、澳、东南亚、俄罗斯、中东、蒙古、印度等31个国家和地区。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实现了我国加入WTO之后抵御国外脐

9、橙入侵的战略愿望,成为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二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采后贮藏加工能力大为提升,全市建有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销售企业192家,果品分级生产线194条,分级处理能力2295吨/小时;大型贮藏冷库20万吨,简易通风贮藏库56万吨;大中型果品批发市场3个;橙汁加工企业3个;出口企业(注册包装厂)48家,出口注册基地67个,基地面积16.8万亩。2.2赣南脐橙产业市场行为分析2.2.1营销策略分析一是采取“点对点”销售,有针对性,但处于自由分散状态。2004年前,赣南脐橙的销售局限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主要以四川、湖北等脐橙占主要销售地位,到2008年全国318个30

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赣南脐橙销售。2009年11月21日,首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展示展销会在赣州科技馆北侧广场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其他柑橘主产区湖北、重庆、广西3省(区)的厂商以及西班牙佛美萨等境外知名厂商参展。脐橙节还将活动办到了省外。11月24日至12月5日,以赣州18个县(市、区)为单位,将在各自的全国各大中主攻城市举行赣南脐橙营销洽谈推介会。具体安排为章贡区在广东佛山市,定南在广东中山市,崇义在海南海口市,南康在陕西西安市,赣县在宁夏银川市,上犹在甘肃兰州市,会昌在山东淄博市,安远在北京市,瑞金在辽宁沈阳市,龙南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信丰在浙江杭州市,寻乌在上海市,宁都在安徽合肥市,石城

11、在福建福州市,全南在重庆市,于都在四川成都市,大余在湖南长沙市,兴国在广西南宁市。市场营销过于分散和混乱,基本上处于自由分散状态, 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营销体系。二是市场营销体系不全。市场开拓深度不够,二线以下城市基本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渠道;国外市场渠道不畅,尤其是自营出口没有形成体系;脐橙果品的交易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固定销售渠道少,过多依靠“上门收购、上市推销”,直销、配送等快速、便捷的现代营销模式没有形成,营销队伍建设滞后,物流体系不发达,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直采直供、网络销售等节本营销平台还不完善;营销龙头企业不大不强,在“果园果品果业合作社果业龙头企业销售市场经销商终端消费”各个

12、节点上没有建立起价格形成合理、利润分配公平的完整销售链条。2.2.2定价策略分析一是缺乏定价权。到目前为止 ,政府、协会和果农没有科学的营销策略、营销方法和销售网络 , 无法与国内、国际大市场接轨。每年的脐橙销售基本上依靠中山杨氏、深圳永华等几个经销商 ,这样不仅果农没有定价权 ,甚至会出现假冒商品。二是随行就市,国内价格变化持续走低。从2000年到至今,赣南脐橙价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由于当时脐橙种植及产量都很低,供不应求令价格达到每公斤7元左右,而之后随着种植的大面积扩张,由于是2008年的雪灾,大量脐橙积压使得价格降到3元/公斤左右。2.3赣南脐橙产业市场绩效分析随着规模开发的果

13、园陆续进入丰产期, 以及广大果农果园管理水平 的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每年都将有 3040 万吨脐橙产量的增 长,预计到“十二五”末,产量可达 300 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 主产区,比 2011 年的 133 万吨增加 167 万吨,增长 125.6%。 产量规模的快速大幅递增凸现出市场销售压力和风险。 (1)贮藏能力严重不足。赣州现有标准贮藏库库容 20 万吨,按总产量的 2/3 贮藏至春节期间和春节后销售的目标, 目前缺口 68 万吨, 随着产量递增, 至“十二五”末缺口将达 180 万吨。尤其是现有的 56 万吨简易贮藏库设施简陋、贮藏期不 长、腐烂率高,按标准贮藏库改造的任务艰巨。 (2)

14、精深加工建设滞后。产业精深加工产品不成规模, 缺乏鲜橙汁(NFC)和汁胞等更多产品的加工,导致残次果等 不符合标准的果品无法加工转化, 直接进入市场, 拉低并冲击 优质鲜果的价格。 (3)市场营销体系不全。市场开拓深度不够,二线以下 城市基本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渠道; 国外市场渠道不畅, 尤其 是自营出口没有形成体系; 脐橙果品的交易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 固定销售渠道少, 过多依靠“上门收购、 上市推销”, 直销、 配送等快速、 便捷的现代营销模式没有形成, 营销队伍建设滞 后,物流体系不发达,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直采直供、网络 销售等节本营销平台还不完善; 营销龙头企业不大不强, 在“果 园果

15、品 果业合作社 果业龙头企业 销售市场经销商 终端消费”各个节点上没有建立起价格形成合理、利润分配公平 的完整销售链条。 (4)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脐橙种植点多面广,单体规模 小,虽然成立了覆盖市、县、乡、基地四级的果业协会,但没 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系紧密”的“抱团式”现代 产业组织体系。加工营销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辐射带动 能力有限, 没有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的龙头企业。 2、抵御危险性病虫害等技术风险的能力不强。质量监控 和产业自身安全防控体系不全, 危险性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尚 未建立, 危险性病虫害防控资金投入严重缺乏。 赣州临近我国 东南沿海,进

16、口水果入市距离短、种类多,外来危险性病虫害 传入的风险较大, 同时生产投入品的危害越来越大, 加之科学 预警机制不全, 赣南脐橙产业面临危险性病虫害爆发的巨大威 胁。 3、果园基础设施差,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脐 橙园建设标准低,水、电、路等果园配套设施不全。98%的果 园建于山地丘陵地带,山地果园基础设施不配套,有 80 万亩 以上的果园不通路,120 万亩果园不通电;有灌溉系统的果园 只有 32 万亩,仅占全市总面积的 18%,大部分果园灌溉水源 依赖自然降雨蓄水,不具备基本的抗寒防冻、抗旱能力。果园 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大,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造成果园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经济效益下降。2.3.1产品技术水平分析。一是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附加值低。目前赣南脐橙加工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即通过清洗、消毒、烘干、打蜡、再烘干、分级、包装。因此,销售的也仅仅是鲜果,在整个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