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0751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大班社会教案:垃圾车引发的争论背景:在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主题中,孩子们背上书包体验着上小学的自豪感,对小学生活既向往又疑惑,许多孩子都问:“小学到底是上样的呢?”我们便组织孩子们去参观小学。在参观小学的路上,孩子们被停在路边的垃圾车吸引住了,引发了一些争论。实录:我顺着孩子们的视线望去,原来是垃圾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津津有味地议论着什么。我想:此时,我何不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让大家来讲一讲垃圾车的事呢?“垃圾车里的垃圾运到哪里去了呢?”随着我的提问,我们谈到了垃圾燃烧场,又谈到了家里的垃圾扔哪里,以及小区里对垃圾的分类,垃圾桶上的不同标记。班中的卿卿提到“塑料瓶子是不能烧的”

2、,安安问:“为什么不能烧呢?”“是不是瓶子烧不掉呢?”孩子们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笑了一笑,觉得还是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比拟好,就没有马上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带着疑问,一起看斌斌拿来的百科全书,图茂并文的百科全书解决了孩子们的问题。“那么大一个垃圾桶,叔叔把垃圾倒进垃圾车里会很辛苦的。”阳阳感慨道。这时,卿卿说:“不辛苦的,因为我看到垃圾桶底下有轮子,垃圾车上有钩子,这样可以把黑桶钩起来,倒起来就方便了。”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观察的那么仔细,连细小之处都注意到了。我想,有活力的课程就应该这样,主动追随幼儿的生成活动,才能使幼儿真正有所收益。反思:大班的孩子们,由于积累了一定

3、的生活经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直接刺激,可以引发他们的间接经历;一个孩子的经历可以引起其它孩子对相关经历的回忆、联想甚至推论,从而产生“一呼百应”、“举一反三”等现象。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缜密的知识作为 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老师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 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给孩子。当孩子生成问题时,老师的有效回应便成为问题能否保 持、能否开展、能否深化、能否解决的关键。幼儿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形象性,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大量的感知的根底上的,老师只有擅长抓住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地鼓励幼儿自己寻找途径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获得经历、知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