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十五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0742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发展十五计划(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 一、前 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生产服务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设计、施工、管理、运输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和提高,为我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生产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持,交通科技的进步是交通行业整体发展的强有力的技术保证。目前,我国正在加快进入WTO的一系列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日渐临近,为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和坚定不移地实施党的十五大提出的“

2、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交通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交通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1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以及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以明确我省今后交通科技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交通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今后一个时期是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时期,这一

3、时期交通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富民强省、二次创业”和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并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多渠道吸纳科研资金,改革科研管理办法,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各方科技资源,遵循“目标明确、适度超前、重点突出、集中攻关、引进消化、重在应用”的原则,针对我省寒冷气候的特点,明确主攻方向,在关键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二) 总体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交通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1. 建立

4、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主动性和技术创新能力,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逐步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引入到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十五”期末,要基本完成科研机构体制的企业化改革,到2015年,要形成完善的交通技术创新体系。 2. 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科技投资结构。省交通厅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国家、交通部、省科技厅等各方面的支持,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投入要力争在“九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到二番即:7,000万元15,000万元;到2015年,要力争再翻一番。 3. 改革

5、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引入竞争等市场机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有条件的要逐步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到2005年,招标项目要达到30%,到2015年要达到70%。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也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不断完善。 4. 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质量和效率,集中力量,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到2005年,在现代化管理手段上有所突破,全省交通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全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省与地市级的远程办公自动化,在人事、计划、资金、工程建设、科教、养护、客货运输服务等方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在全省交通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研究基础上,有条件的路段基本实现一卡通联网收费;围绕“十五”期间公

6、路建设实现“五个贯通”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开展科技创新和攻关。在高等级公路建设方面:继续研发、引进和推广改性沥青路面、粉煤灰水泥砼路面、引气砼路面以及基层结构材料组成等技术,以减缓路面裂缝,增强路面稳定性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中、小交通量的公路建设方面:研究、提出适合我省省情的路面结构,重点研究引进、推广油砾石技术、固化土技术、碎石土基层等。在桥梁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寒区低温条件下有关斜拉桥斜拉索防护措施,桥面砼与钢梁结合技术可靠性等具有寒区特点的技术难题以及我省中桥合理结构型式的研究。在养护管理方面:基本形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方面的成套技术;研发推广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

7、;桥梁、路面管理系统研发、推广应用。制定适合我省省情的相关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包括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系统设置方法、公路建设项目质量通病防治和不良地基处理对策等。到2015年,在管理水平上和技术开发能力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寒区公路交通研究开发能力上力争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和发达国家21世纪初水平,基本实现黑龙江交通现代化;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10%15%。 5. 完善激励机制,采取人才战略,积极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投身于技术创新当中,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尽快制定出台交通科技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及细则,建立起我省交通科技人才库,同时要推进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

8、,建立健全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各级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前基本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交通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到2015年,建立起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主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人员分布均较为合理的、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我省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交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主要任务为实现以上工作目标,我省交通科技“十五”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交通技术创新体系。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的源动力,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确保我省交通直属企业建立起适合自身和行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开发机构。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基本构筑起符合市场机制

9、的,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机构、高等院校、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公益性研究机构等有机结合的交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省交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科技投资结构,改进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提高科技开发的行业组织性、协调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大投入,重点攻关。搞好重点方向、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在关键技术上要有创新和大的突破。积极跟踪国内外交通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结合我省寒区特点开展技术攻关,在旧路面养护维修和材料再生、中小交通量网化公路筑路材料与典型结构、公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集装箱运输智能管理系统、港航电子商务系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引进

10、开发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紧紧围绕我省完善“OK”型公路主骨架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架的技术等级和服务功能,以及中心城市辐射公路的路网建设等各项任务,开发先进适用的成套建设与维修养护技术,为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增加效益、保障交通安全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方向是: (一) 前瞻性的交通软科学研究 1. 对交通事业(政策、体制、行业评价等)有重大推动和发展导向作用的项目 联运系统及中转枢纽的规划建设研究; 中心城市集装箱网络发展建设研究; 现代物流业研究; 加入WTO对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2. 行业基础性管理决策技术系统方面的研究 路面、桥梁养护管理及维修改造决策分析系统的应

11、用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养护管理体制的研究; 现代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二) 重点技术攻关项目 1. 公路路面结构部分寒区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相关技术的研究。 2. 公路路基部分 寒区公路低填浅挖路段路床稳定综合技术的研究; 寒区公路不良地质段路基综合处理技术的总结; 寒区利用旧路帮宽升级项目的新旧路结合技术研究; 寒区高路堤与深路堑的合理边坡坡度与稳定防护技术。 3. 筑路材料部分 沥青路面采用地产石料抗剥落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改性沥青在寒区公路中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在寒区应用技术与推广; 土壤固化技术在寒区公路中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碎石土在公路路基和基层中的研究与应用

12、; 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与推广应用; 油砾石技术引进开发应用; 引气混凝土路面在寒区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4. 道路维修养护方面 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早期损坏调查分析及其对策; 寒区高等级公路路面损坏、维修成套技术的研究; 寒区旧沥青路面混合料再生成套技术; 沥青路面快速修补技术; 路面抗滑力快速恢复技术; 寒区路面清扫和除雪设备。 5. 桥涵部分 寒区斜拉桥桥面混凝土与钢梁结合技术可靠性实验研究; 寒区斜拉桥斜拉防护措施的研究; 寒区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推广应用; 我省中桥(3050m跨径)合理结构型式的研究。 6. 公路运输部分 运输管理标准体系的研究; 快速客运与路面适应性的研究; 客货运输

13、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汽车检测站检测设备维护及管理应用系统。 7. 交通管理信息技术与交通工程部分 黑龙江省交通行业信息网络工程及子系统的研究;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工程总体实施规划的研究(含网络化一卡通联网收费技术); 交通工程CAD技术开发与标准研究; 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8. 水路运输部分(GPS)导航系统在我省船舶上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技术在水路运输工作中的应用开发; 适合我省特点的运输船型研究; 适合北方船舶应用的橡胶护舷材料的研究; 水工建筑物防冰技术研究; 航道勘测设计CAD技术; 航道分析与水情预报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14、 9. 地方规范的制定、修订部分 寒区公路设计施工补充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研究制定; 寒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 GPS在公路测设中的应用。 四、2015年远景规划根据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至2015年期间要继续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依靠科技进步,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科技进步自身发展规律的,集科研开发、中间试验、成果应用推广系统化的新型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体制,适应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产业结构的服务化,社会经济生活的信息化和产品结构的高技术化等总体发展趋势。发展面向交通行业的高新技术及产业,使我省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技

15、术构成有重大改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加强科技进步对推进交通运输生产和建设的作用。具体任务是: 1. 针对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在“九五”、“十五”期间开发应用的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宏观决策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形成黑龙江省的现代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2.采取航测、遥感技术与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公路、航道规划设计与勘测设计的现代化。 3. 结合寒冷地区的特点,解决公路冻害问题,努力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开发优质高强的复合、改性材料和新型工程材料。 4. 本着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做好旧沥青混合料的工厂化集中再生和现场再生工作。 5. 开发引进新型车船用燃料和新型动力车辆及船舶,开发适用于省内主要干支线交通的安全、舒适、快速、单位能耗和运输成本低的运输装备。 6. 进一步完善以货运枢纽站为中心的现代化运输网络系统,为货主提供全过程的配套服务。 7. 大力推进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