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10631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报告(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第一章 前言一、规划背景从空间上分析,泰州位于沿海与长江“T型开展轴的结合部,交通较为便捷,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距泰州仅20多公里的苏中机场已纳入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呈现出良好的开展势头。泰州经济开发区是泰州经济开展的主战场和工业经济的集聚区。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大的开展框架指引下,开发区获得了快速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体形成了“一区四园的空间框架,规划面积到达64.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其中,春兰工业园4.42平方公里、高新技术园12.68平方公里、民营科技园5平方公里和滨江工业园9.9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春兰、L

2、G、中源机电、康翔铝业、中海油等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家电、车件和电子产业、石油化工等产业的空间相对集聚。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一体化的开展进程中,泰州经济开发区作为江苏省“四沿战略中沿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面临着难得的开展机遇。“十一五以来,开发区开展步伐较大,开展规模和速度、招商引资力度均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当初“十一五规划设定的目标,急需对现行规划进展优化调整。同时,目前开发区产业开展过程中在产业特色、企业分布、资源配置、产业产品链、配套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开展协调,整体上梳理、优化开发区内的产业产品链是开发区面临的最为突出的课题。据此,

3、有必要在泰州经济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的根基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研究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开展。纵向层面,“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有没有到达预期的设定目标;横向层面,与全省136个开发区相比,泰州经济开发区位列何处,在哪些特定领域具有特定的优势。同时,将泰州经济开发区放到江苏省的小“T型开展轴以及长三角大“T型开展轴中分析,有哪些产业泰州更加适合开展服务业层面泰州经济开发区更加适合开展哪些业态,需要对周边的港口规模和能力进展比拟分析。在综合开展研究的根基上编制开发区内的产业开展规划,为后续开发区招商、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等作依据。二、规划研究目的通过本次规划研究报告的编制,争取能够在两个层面到达以下的

4、规划研究目的:1、从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以及长三角、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开展角度出发,宏观上明确泰州经济开发区在新一轮经济开展中的产业开展定位与路径;2、使在研究报告根基上提炼形成的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开展规划成为泰州经济开发区新一轮产业开展、招商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成为开发区国土、建设、环保、规划等政府部门的指导性文件。三、上位规划分析1、城市规划总体上,泰州经济开发区内部不是连续分布,由高新技术园区、春兰工业园、滨江工业园以及民营工业园组成,其总体规划很难进展整体规划。因此,开发区现有规划编制均是依托四个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春兰工业园、滨江工业园以及民营工业园进展。每个园区的功能定

5、位如下:高新技术园区根据高新技术区的开展条件、战略地位的要求,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的功能定位为:泰州市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区,集生产、管理、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商贸服务、生活居住等配套协调开展的新区组成局部。滨江工业园区具有良好生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现代滨江工业园的典范。春兰工业园区以春兰集团轻型机械、自动车、电子、家用电器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民营科技园建设成以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加工、服装等为主的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竞争实力,一个集工作、生活于一体,环境舒适的工业园区。2、“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泰州经济开发

6、区2006-2010年经济社会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产业开展章节中明确提出:“形成以石化、家电、车件、纺织、电子电器、乐器等为重点的制造业集群和以仓储物流、汽车交易、餐饮娱乐为核心的服务业集群。其中产业开展方向的选择主要依托现状的产业根基,缺少具有带动性、规模性的新兴产业门类选择。3、规划解读泰州经济开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前三年内对于开发区的经济快速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城市规划中的对各个园区的功能定位还是“十一五规划中对于经济社会开展的定位与导向均在一段时期内很好地指导着开发区的全面开展。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凸显、泰州参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的地位发

7、生变化、开发区自身包括中国医药城的快速开展以及滨江园区中海油气、光电新能源等重点工程的落户开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构造及开展方向。现有的规划定位和产业开展方向均已不适合未来开发区的开展实际,需要重新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开发区的整体产业开展方向及开展路径,为后续政府招商、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四、规划主要内容本产业规划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依托开发区各个园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十一五开展规划以及现有产业开展速度和规模,重点抓住空间、设施、产业三个要素进展研究分析,在深入研究开展现状的根基上,结合现状外围产业开展大环境以及泰州经济开发区已经落户的工程对产业开展导向的改变,一方面对“十一五规划中的

8、产业开展章节进展调整,一方面依据现有开发区产业开展的趋势和外围环境进展重新调整规划。空间明确经济开发区未来可供开发的空间有多少高新技术开发区、春兰工业园、滨江工业园以及民营工业园各自的开展空间有多大以后这些待开发空间重点开展哪些产业与招商严密结合的同时,还要和现有的产业链进展整合。配套设施在现有“一区四园的开发区框架中,现状产业开展以及未来择定的产业门类开展对根基设施的要求有没有进展整合的可能性包括水、电、污水处理、热等等。产业现有的产业如何进展升级优化开发区在规划期内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如何定位对“一区四园内的现有企业进展全方位调研,如何全面整合开发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需要做哪

9、些事情五、规划依据1、产业构造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12.2;2、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开展的意见,江苏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苏计产业发20031096号,2003.9.11;3、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4、江苏省沿江开发规划纲要,江苏省人民政府,2003年;5、江苏省沿海开发纲要,江苏省人民政府,2007年;6、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泰州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7、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调整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泰州市规划局,2006年;8、泰州市

10、土地利用规划1997-2020调整稿,泰州市国土管理局,2007年;9、泰州市沿江开发规划,泰州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2002年。10、泰州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一五规划,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5年11、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分区规划2006-2020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6年;12、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分区规划2006-2020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6年;13、泰州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部南京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年;六、规划范围一空间范围本次泰州经济开发区的规划空间范

11、围为整个开发区的全部管辖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春兰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园以及滨江工业园区的规划全部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为64.2平方公里。二行业范围根据泰州经济开发区内部现有产业开展现状及特征以及未来开发区大的产业开展定位,结合在长三角、江苏沿江地区大的开展环境下面临的开展机遇,确定本规划产业门类主要包括:n 石油化工n 汽车零配件n 机械n 生物医药n 电子信息n 新材料n 新能源n 物流n 软件信息服务行业n 其它配套产业七、规划期限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与国家和地方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相协调,中远期到2015年,分为两个规划时间段作为产业开展的时间节点。其中远景设想到2020

12、年。近期:2008-2010年;中远期:2011-2015年;远景:到2020年。第二章 开发区产业开展环境一、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特征及趋势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开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特别是进入1990年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在更大范围内向全球扩张。伴随着这一进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

13、经济联系越来越严密,国际分工和一体化程度也越来越高。2、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构造重构生产系统与全球金融和全球市场相连接,制造业发生全球性转移,导致了全球性生产和全球市场的扩展以及全球资本的流动,为开展中国家依托自身比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加快实现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外来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小投资规模的企业空间转移向以大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网络扩张演变,跨国公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兴旺国家在继续向开展中国家转移传统制造业的同时,遵循产业梯度从高向低的波浪式垂直转移向持续的技术扩散转化,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地向有市场和本钱优势的国

14、家和地区转移,导致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而且研发环节和服务贸易也开场以“外包形式向外转移,生产性服务业财政、法律、咨询、会计和广告公司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部门,促进全球产业构造向以知识、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构造演变。3、经济全球化可导致地区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别离和重构,反映在全球生产方面就是生产组织的片段化或分散化。一方面是控制全球生产、消费、投资、金融网络的功能向全球核心城市集中,全球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越来越集聚于那些富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

15、向全球城市体系的分级扩散,而且这种集中与扩散不是一个对称的构造模式,会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规模较大地区的人口会流向规模较小的地区;二是规模较大地区中的局部产业会转移到其他地区,从而使规模较大的地区变得更加专业化,在总体上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4、经济全球化重心已向中国等地区转移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势不可挡之势向新兴市场国家倾入千百亿美元的投资风潮已经停歇,外国直接投资将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带,如中国、韩国、墨西哥和拉美,大公司已将直接投资转向公司的收购和兼并。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活力最盛的地区之一。“9.11事件后,中国尤其是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沿海地区,成为世界上投资最安全的地区,迎来一个国际投资的新高潮和产业专业的新高潮。这次产业的全球性转移将有可能区别于80年代、90年代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而大规模的高新技术行业甚至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将更为青睐中国,青睐中国的沿海地区。5、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受国际化渗透全面、影响深远的地区从世界上其它国家沿江地区开发和开展的客观规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