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10545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手”撑起灵动的课堂 -例谈手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摘 要】 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在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的同时,对一些知识如能巧妙地使用手势语言,运用自己的双手来辅助解说,不仅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使他们通过视觉方式获得更多的形象信息,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达到最佳状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关键字】 手势 生物课堂 教学 2005年春晚的“千手观音”舞蹈的表演震撼了全国,尤其是当演员们组出“盛世开屏”的画面时,千只纤手曼颤,千只慧眼闪烁,人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这样的节目面前,似乎所有的语言

2、都显得苍白无力,至今她们优美的手势还历历在目。舞蹈是肢体的艺术,演员就是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容,引起观众共鸣。而教师也是演员,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教态变化技能认为:教师的手势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以手势助说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遇到慷慨激昂的议论,配合寓有鼓动性的手势,可以激励起学生情绪;在侃侃而谈的叙述时,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手势,也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有时教师在表达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或运动方式时,很难将其用语言描述清楚,因为很多时候这部分

3、知识是我们见不到的。借助手势语言可以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静止的图片信息动态化,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合理、巧妙地应用手势语言,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手势语言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用具体的实例分析手势语言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一、手势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在生物课上教师的两只手十个指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空间位置上作不同的形态和动作。这些形态和动作不仅可以表示某些生物的形态特点、基本结构、生理过程,而且由于它比较形象,给学生以可见可及的真切感,学生会情不自禁跟着老师做,且做完之后,往往有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把与手势相应的知识牢记在

4、心。(一)手势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富有变化的手势动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难点,恰当的运用手势变化,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加深印象,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时,教师可用双手并拢表示联会现象,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方面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同源染色体。然后把双手分开,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一只手的手指则可代表有性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他们会发现有性生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一边跟着比划

5、,一边体会有关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手势可以展现生物的形态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表达生物形态结构、大小或动植物的运动方式时,往往感觉词不达意或欠准确,若用手势来表达就很容易。有时只是一个手势或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出语言和文字难以展示的内容,同时还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更直观、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神经元的结构”一节,可用手势极其形象地表示:教师伸出左手,掌心面向学生,五指伸开表示一个神经元细胞,手指为短而分枝多的树突,手臂为长而分枝少的轴突,手掌则为神经元细胞体;在手掌中心画一个小点,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手腕以上部分就是粗大的轴突;如果把衣袖表示髓鞘的话,那么胳

6、膊加上衣袖就是神经纤维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神经细胞这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抽象结构了。(三)手势可以形象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书本上的知识都只是用静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而它往往表示的是一种处于动态下的现象。那么手势就可以把处于静态中的知识动态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讲解“动物细胞分裂”时,通过下面的手势来表示:两手的拇指与拇指,食指与食指相对形成一个圆,表示动物细胞,然后拇指与食指慢慢靠近表示细胞膜向内凹陷,当两手拇指与食指接触时,两手用力向外拉,表示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且子细胞很小。再如:在 “关节的结构”一节中,可用以下手势表示关节

7、的结构:左手握拳,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表示关节窝,右手大拇指表示关节头,右手拇指和左手拇、食指之间的空隙表示关节面的结构。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关节头是略凸的一面,关节窝是略凹的一面。正常情况下,关节头镶嵌在关节窝里,使关节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如果拇指从左手空隙中滑脱出来,可以表示脱臼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感倍增。(四)手势可以展示生物的生理结构特点有些生物学知识是较难懂的,我们称之为教学难点,一般来说,这类知识出现的名词较多,学生易混淆,借助手势,我们可把这类知识简单化。如:在讲授“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时,可以运用如下手势:左手握拳,伸出拇指表示入球小动脉,小指表示出球小动脉,剩下

8、三指握起表示肾小球,手掌剩余边缘表示肾小囊,整个左手表示肾小体,胳膊表示肾小管。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大,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的膨大部分。当手势打出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手势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及特点,可以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参与中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二、手势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手势语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有刺激存在时,一般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单调的刺激易使人疲劳,注意力分散。呆板、毫无生气的交流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手势是一种生动的刺激,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就可以丰富课堂

9、的活泼、生动与和谐。中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针对这一特点,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手势动作,有的放矢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循环系统”时,其中有关血管种类和分布的知识可用手势演示如下:教师平伸双臂,两手指张开相触成网状结构,这样,左右两臂表示相伴而行的动脉和静脉,相连接的手指则表示位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动脉血表示从手臂流向手指,静脉血表示从手指流向手臂,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血液的流动方向是从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由于这种手势简便实用,因此,连个别上课分心的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主动跟老师学做手势。三、手势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在

10、教学中运用我们灵活的双手,可以把许多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对学生来讲,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比言语的、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识记。手势动作不仅能使教师的授课绘声绘色,生动形象,而且学生在“看”中记住的知识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会更为深刻,更加清晰。例如,在“气孔”的讲授过程中,保卫细胞是很抽象的,而对于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控制气孔的开闭就更难以理解,在学习时,可将两手掌弯曲相对,表示一对保卫细胞,两手间的空隙就表示气孔了。随着两手弯曲程度的大小,两手间的空隙也随着变化,将两手五指并拢两掌心相对表示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关闭,将两手五指并拢回缩两掌心分开表示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

11、解气孔的张开与闭合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四、手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手势语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的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上每一节课前,我都针对教学内容精心备课,期望通过一定的手势教学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动物细胞的分裂”一节,可用以下手势表示:两手的拇指与拇指,食指与食指相对成一个圆表示动物细胞,

12、然后拇指与食指慢慢靠近表示细胞膜向内凹陷,当每个手的拇指与中指接触时,两手用力向外拉,表示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且子细胞很小。通过引导学生跟教师一起用手势做与本课相关的动作,学生在听听、做做的热身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乐中学,学中乐,把学习当成了乐趣。五、手势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情感是搞好学习的无形动力。生物课要上得有生气,体现本学科的特点,一个能善于利用手势动作进行教学的教师势必也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学习“液泡的功能” 时,为了说明液泡吸水后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有利于枝叶展开,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我先让两手臂自然下垂,身体作松垮状,然

13、后说当植物细胞吸水,液泡充盈时,突然向上举起两臂,身体做精神抖擞状,表示植物坚挺。此时,学生会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同时对液泡的这种功能印象深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采取符合学科特点、姿态动作幅度适当、不刻意追求华丽夸张效果的手势很值得我们推崇。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手势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教的方面,手势无需课前准备,它可以将眼看、手做、脑想、口说、耳听、身动等多种感官的活动融为一体,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语言,不受限制,想做就做,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同时手势与其他直观性教学手段相比,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效展开,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的方面,学生可以同教师一起互动演示,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突破了重难点,实现快乐学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